陈帅宇
[提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开始在市场“冒泡”。由于缺乏经验,其在管理运营、收支分配、内部控制、产品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被暴露出来。如何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体制是当前社会需亟待解决的。本文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总结和探讨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方向和将会出现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管控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机构;金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4日
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状况
(一)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基本情况。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趋势仍在扩大。由于金融机构大多集中在城市,农村金融机构缺少激烈的竞争使农村的金融服务性能弱化,金融产品种类单调,造成金融体系的严重萎缩。因此,加快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市场,一方面不仅进一步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便于金融机构更好地掌握客户的信用情况,及时了解信息去降低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自身的特点来看,大量民间借贷的兴起体系较弱、体制不规范等问题容易引起双方发生纠纷,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将更好地提高客户使用资金的效率,使借贷纠纷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从某个层面来说,信息不对称隐性问题的谜团也就油然而解。
(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历程。1978年12月至今,我国顺利召开了几届全会,会议内容着重围绕国民经济市场的发展方向来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根据政策实施的内容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它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从城市走向农村的观念开始萌芽,为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政府降低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制,同时也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
2、经营调整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在这一阶段,农村金融改革逐渐成为农村金融的重心。
3、转变发展阶段: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国家加大了对金融改革的力度。在这一阶段,政府降低了对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门槛,农村金融机构成为改革的主心力,金融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
二、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规模有限,知名度不高。由于我国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农村地域范围比较窄。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地域观念的限制下,普通百姓对其了解较少,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寸步难行。大量民间借贷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局面的紧张,投资者纷纷撤资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本就规模范围比较小,在投融资方面的操作出现问题后,更加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大型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让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严重的困境,许多客户对农村金融产品的陌生程度以及对其利率分配结构的怀疑,使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流失了大量的客户。归根到底是其知名度没有打开,金融机构投资风险太大、成本管理费用较高,客户不愿冒险去购买金融产品与储存现金,导致双方的信任程度比较低。就老一辈农村群体而言,他们很难接受自己赚的辛苦钱投入金融机构,商品安全风险太大。而且就近年的发展趋势来说,各类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普遍进入试点运营,但大多数消费者对金融机构业务的知识获取权缺乏,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
(二)运营成本高,资金不足。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建立较晚,信息阻塞,观念趋于传统化,需投入大量资金去运营与宣传。成本运营较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前期建设成本高,农村城镇选址建造与宣传,好的宣传与占地位置的优势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户与投资者对本金融机构的关注,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后期资金运作成本创造了良好的前提;二是机构内部运作管理成本。小型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及监管体制混乱,人员整体素质与城镇相比较低,为改善这种局面需花费大量资金。由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平台尚不完善,需要借助其他机构的平台去完成一系列的流程,并给予一定的报酬,这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运营压力。
由于规模小、网点单一、业务种类少等因素,使资金来源不足已成为现阶段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通病。中小农村银行流动性风险比较大,资金来源严重依赖理财、存款等业务。假如处理不好,一些小型金融机构可能会因流动性风险的因素而接近倒闭。随着利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利率风险的趋势会加大,这也对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冲击影响甚大。同时,由于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渠道窄、资金规模有限、取款困难、业务能力有限、信用名誉不足等势必会流失大量客户。这样看来,小型金融机构吸收资金的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总而言之,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成为了其发展的绊脚石,进一步阻碍了业务发展。
(三)缺乏金融人才。城市的金融市场机构对金融人才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学历至少为本科,学科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服务水平较高。相比之下,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对专业人才要求较低,从业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学历都普遍不高。归根到底主要是因为农村机构自身的特性,如小型规模、工资普遍较低、培养少。由于金融管理人才出现缺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员工培训制度和服务制度仍需完善,变革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亟待解决。
三、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机构总体素质偏低,结构分布不合理。与我国的大多数改革相同,中小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趋势暴露出了种种病态。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较大主要在于其法人治理结构的松散,如监督管理机制较弱、高管滥用职权、政府干涉经营、市场门槛过低、信息不對口等。重新调整市场分工,即使不是有效解决中小金融机构的“妙药”,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中小金融机构不得不作出如此抉择。与城市金融机构相比,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学历、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普遍不高,人员结构参差不齐是整个队伍素质低的原因之一。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对员工的培训少,使其业务学习能力、业务技能、业务经验差,并且学习氛围不够,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高利益诱惑的背后,使一些素质低的业务人员有机可乘,给金融机构带来困扰,甚至影响其机构的信誉。由此可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导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endprint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管理的混乱是目前大多中小金融机构的短板。就目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而言,传统业务处理模式仍在沿用,办事效率低下、监督管理力度不够,账目核对与审查往往出现较大的差错。完善管控监督机制和运行机制、变革技术操控、明确分配职能、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仍需亟待解决。金融产业的核心是资金的配置,金融产业结构决定金融的功能,而产业结构又是资金配置的结果。因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行业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促使我国金融机构变革金融体系并进行一定的调整升级。
(二)融资困难,利率管制较严。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要及时改变信贷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并提供优惠贷款服务。从而进一步简化金融贷款管理,与金融部门进行沟通,提高服务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必要时要发挥协调作用,为金融机构和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首先,由于新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时间短、前期资金短缺、宣传力度小,大多数投资者不愿意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其中;其次,小型金融机构地域规模小、人流量少、储存利率比较低、融资渠道困难。与许多新兴市场一样,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在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民间借贷的大量兴起与小型金融机构的竞争突出,再加上小型金融机构信用体系不完善,借贷困难已是常态。如何解决借贷难的问题是当前金融市场应着重入手的。
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减弱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随着我国不断的变革创新,取消对金融機构利率管制的局面已不再是传说。现阶段,利率市场的主核心是建立与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利率机制,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三)政府相关体制不完善,信用体制滞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城市银行相比,缺少政府的大力支持,无法享受到与农村信用社同样的税收优惠。同时,优惠的财政补贴资金覆盖面不够,没有明确规定对村镇银行发放贷款进行贴息。众所周知,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任何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首先,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管制较松,没有明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其次,民间借贷的膨胀使我国金融市场混乱,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从目前的形势不难看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通病——松散。由于地处农村,准入门槛较低,大量小型金融机构蜂拥而至,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大,监管难度较大。同时,我国金融监管中县级以下的比较薄弱,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而政府部门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监管条例,缺乏经验,对其约束也较少,这也增加了监管的成本费用与人力管理难度。
每一个企业的背后都离不开信用这个话题,金融机构也是如此。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是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重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实物的支持,而金融机构的发展是建立在信用环境下。由于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新型产物,各种缺陷都暴露在大众之下,如资金短缺、内部监管机制松、安全风险大、信用体制滞后等,大多数客户对其持怀疑的态度。为了解决农村的信用体系问题,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档案建设与宣传教育,改善全社会的信用环境和服务水平。
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优化策略
(一)强化品牌意识,培养新进人才。众所周知,品牌是企业的核心之一,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隐形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品牌建设是一场硬战,它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生产、销售、宣传等。品牌效应的好处在于它成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没有认识到品牌所具有的独特性,在宣传过程中没能建立起品牌架构方案,其品牌也就无法焕然一新,致使品牌的单一性明显。因此,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需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市场调研,明确市场定位,变革品牌管理体系,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竞争优势。
大力实施“劳神、增能、成才”三步走的战略是缓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人才缺口的第一步,同时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激励竞争机制,加强人才的培养、选拔。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首先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让其尽快适应新环境;其次要对员工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提升,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最后要制定长远规划用人方向的目标,使员工更加热爱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以争先创优的工作劲头带动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
(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制度。由于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产品的单一性,造成大量客户的流失,创新新型金融产品是很有必要的。适应市场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机构与金融环境及市场相融合的必然趋势。坚持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围绕客户的需求来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业务,大力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群体,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应不断推出小微信贷产品,突出快捷、高效的信贷服务特点,并适当给予利率优惠政策,认真总结遇到的各类问题,为继续深化创新提供了条件。
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久远,但农民享有的福利却很少,城乡差距的扩大使农村金融的发展依旧很慢。随着金融变革的推广实施,小型金融机构仍分不到“蛋糕”,大型金融机构吸收大量资金使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求紧张的局面。高利贷的猖狂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内部金融制度的规范化问题,学会洞察分析内部管理制度的薄弱环节,密切关注机构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断优化金融体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的管理效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建.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2]孔莹.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收入情况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张毓卿,周才云.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度量与控制[J]理论探索,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