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来梅看德国自行车

2018-03-03 05:10刘少才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自行车道德国人德国

文/刘少才

不来梅是德国北部的一座古城,人口66万,是不来梅州的州府、第二大港口城市、第五大工业城市和西北部的中心。市内地势平坦,公共交通四通八达。不来梅公交公司经营的8条有轨电车线和44条公交车线承担着不来梅市区的公共交通,一些私营公交公司还提供地区性的大巴服务,过河还有轮渡线,可以说整个市内公共交通无死角。但到不来梅却惊奇的发现,全市到处有骑自行车的人群。原来整个德国为了环保,早就倡导导骑自行车出行了。

不来梅高效的自行车专用道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乡下有一口号“要想富先修路”。不来梅人骑自行车出行最初是“要骑行先修路”,截止到现在,不来梅全市拥有560多公里与机动车道平行的自行车辅道。在公园、绿地和堤岸一般也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此外,从汉诺威、明登市经过不来梅一直通往北海,近500公里长的威悉河自行车道,还有从不来梅通往汉堡市、约150公里长的自行车道都是四通八达的德国长途自行车道网络的一部分。因为不来梅地势较为平坦,加之市民对骑自行车出行习以为常,就连不来梅市长也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导致全市居民骑自行车上班、上学、购物、郊游、踏青等都离不开自行车,所以,不来梅属于自行车使用率最高的德国大城市。

不来梅的自行车道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的。也就是在那个年代,德国人就认识到汽车尾气污染不是小事,就在全国倡导骑自行车出行,并率先解决自行车专用道问题。而我国在70年代还是自行车大军随处可见,可是进入80年代后,全国兴起私家轿车热,很多人扔掉了自行车,开起了小汽车,小汽车热到现在还没有降温,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尾气污染,不少城市被迫加宽机动车道,取消自行车道。

德国的长途自行车道

长途自行车道,对我国来说更是天方夜谈了。即便有人长途骑自行车远行,走的多是国道省道的应急道。而现在全德国有200多条,7万多公里的自行车道,路旁会不断出现大都会的旅游胜地以及穿过自然景区的浪漫之路。德国的长途自行车道穿越不同地区,因此这将是一个不简单的选择:喜欢高强度的单车旅行者可以骑自行车攀登阿尔卑斯山,而喜欢轻松游的单车旅行者则可以选择山坡葡萄园。如果是家庭度假,那么蜿蜒曲折、沿着河流的道路可能是你最理想的选择。 如果骑着单车来一次休闲度假之旅,景区、农庄、森林、河畔湖畔水边都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那地方都有吃住行一条龙服务。很多外国人看到德国人骑自行车出行,感觉到他们真会生活。当然,在德国高速公路上,也能看到汽车尾部或汽车顶上有固定的装置载有自行车,他们是将车开到预计的地点后,存了汽车,才开始骑自行车旅行的。

威悉河自行车道被欧洲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称为“童话般的威悉河自行车道”,很多欧洲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甚至慕名而来,就是想亲身体会一下这500公里的童话世界。从威拉河和富尔达河汇流的地方开始行程,在这条德国最受欢迎的自行车道上几乎没有斜坡,它穿过各种各样的地区。威悉山地有许多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能让人一睹为快。越过湿地、沼泽和高燥地就到了不来梅。威悉马什的田园生活陪伴着自行车手一直到达诺丁哈姆。从这里可以渡过不来梅港,在到库克斯港之前继续驶过12公里长的沙滩。或者骑过布特亚丁根半岛,到达“下萨克森州浅滩”国家公园。

资料上说,这条沿河自行车道很少有斜坡,大部分为柏油马路或与水相连。交通流量很少,并且由于良好的基础设施特别适合于新手和一家人一起骑行。该自行车道连接威悉山地的中等高度山地地形和北德的低洼地。人们可以沿着下威悉船路一直行驶到威悉河口,总长度515公里。

自行车是最受欢迎的代步工具

改革开放前,假如你没去过德国,想象的德国多是靡靡之音,灯红酒绿,奇装异服的资产阶级情调的社会。假如改革开放后你还没有机会到德国,想象的德国大街小巷是锃亮的保时捷、宝马、奔驰、奥迪,摩肩接踵,闪闪发光。当你现在去德国,会惊奇的发现德国不是自由王国,他们致所以经济超前,整个国民都是以事业为重的,穿着休闲,不土不洋。特别是你梦中的汽车王国,香车美女印象只是一种凭空想象,真实的德国交通是一个自行车之国。小汽车在德国每家至少有一辆也是真,但只是实用的代步工具。而自行车在德国,却是个时尚之物。8110万人口的德国,自行车保有量据说在6000多万辆,有的家庭里是人手一辆。又帅又酷的年轻人、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满头银发的老年人,都会骑着自行车上学、上班、购物。

德国人一般家里都有至少一辆汽车,汽车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尽管很多时候,汽车只是在周末出游或全家出动的时候才开出来。自行车是在汽车之上一种更自由和方便的出行方式,比如去趟住家附近的超市或咖啡馆、在校园里从宿舍去图书馆等等,不是说买不起汽车才不得不骑自行车。

其次,德国人骑自行车,更多是厌倦了四轮之物的束缚和禁锢,想要去掉框框回归自然。但在德国,由于城市空间不大,空气清新,自行车反而是更为清新、便捷的交通方式。马路上还有专用的自行车道,不需要与汽车和行人、摩托车抢道,人们当然会愿意亲近自然。所以归根到底,马路秩序和行路道德,是决定自行车能不能在一个国家真正普及的关键所在。在德国,各种交通工具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强者”更是会专门尊重“弱者”,如自行车这种环保、自由、方便、实用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不受人喜爱呢?

自行车在德国,更像是一种娱乐工具,被热爱生活的人们变出了无穷的花样。双休日看德国自行车最有代表性,人们都会骑着自行车出门,晨练、遛狗、购物,或者就是到河边来喝杯咖啡,在马路餐桌发发呆。自行车是他们与自然亲近的一种方式。第一眼看上去,德国自行车们颜色都很“炫”——玫红、鹅黄、翠绿、湖蓝。

不少德国老人退休后,也会骑着自行车长途旅行,观赏风景,享受人生。德国制造的专门用于长途骑行的自行车,比一般的自行车看起来更厚重结实,车后座两边都有防水的厚行李袋,可以存放衣物和杂物,上面可以上锁。车把上有精确的里程器,还有地图袋,可以随时查阅路线,非常实用。

德国人的自行车文化与情结

德国的小朋友学骑自行车,也比中国小孩要早。据说平均1岁半就开始了,多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学习“骑自行车”。德国孩子在两三岁左右就会被父母放在一种没有脚踏板的小自行车上,双手扶着车把,双脚轮流着地学习保持平衡。到了四五岁就可以骑着自己的小自行车跟父母一起出门了。

另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德国人还会在自行车后面装上一个“儿童拖车”,小朋友可以这样跟着父母一起出去“兜风”,不像中国一般是把孩子放在自行车大杠或者后座的儿童座椅上。中国父母对孩子似乎更“保护”,德国父母则比较“放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的自行车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并不是因为德国人骑的都是新车。相反,不少德国人的自行车是骑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甚至在家族中可以传承下去。原来,在德国,不论你的坐骑是童车,还是山地车、变速车、(母婴)亲子车,都是用一种专用清洁剂清洁的。德国人休息时常常用专用的刷子来清洁自行车,而且不惜花钱买最好的清洁剂。

德国的自行车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坚持着,也曾有过一个回归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宣传推广那么简单,是需要很多软环境配套的。德国自行车对于正处在“汽车”和“自行车”两种文化矛盾冲突和环保挑战之中的中国,具有非常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由汽车时代回归到自行车时代,或者严格地说,由汽车时代回归到自行车+汽车时代是欧洲普遍的交通趋势。这可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各国人民或先或后必然走向的一个文明阶段。眼下向自行车文化回归搞的热火朝天的是北欧诸国,因此可以说北欧在追求现代文明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可否认,放着汽车不坐,去骑自行车,既自行车使用最普遍的国家,也正好是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1980年在德国的不来梅举行了第一届欧洲自行车推广大会。大会上,欧洲近30个城市的与会代表签署了宣言,承诺将在城市中大力推广自行车的使用。大会宣言一致认为,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噪音、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节约化石能源和发展可持续旅游等方面,自行车的使用和推广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宣言的这些内容,概括了推广自行车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意义。

猜你喜欢
自行车道德国人德国
“全球最长”太阳能自行车道投入使用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为何日本骑车者众多却罕见自行车道?
修建自行车道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广西城市道路增设专用的步行和自行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