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萍,皮 超,蒲 霞,康 敏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 泸州 646000)
医学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肩负着为医疗机构、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院所等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使命,是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1]。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习工作的总结,不仅反映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科研成果,而且直接反映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快速增长,研究生培养质量出现下滑趋势,学位论文质量也随之下降。如何保证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已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的一项重要工作。
创新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点、亮点,但近年来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在选题方面缺乏新意,方案设计缺乏前瞻性、创新性。
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需框架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表达准确、书写规范。研究发现,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普遍存在论文格式不规范(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表述不专业、口语化,英文翻译不准确[2]的问题。
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可信度不高,重复性差,抄袭现象严重。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但研究生生源质量却无法保障,从而影响了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3]。由于价值取向不同,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努力程度也不同,作为研究生学习期间的重要成果——学位论文的质量也会有所差异[4]。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重临床、轻科研的思想根深蒂固[5],对选题没有深入研究,应付了事,只想拿到学位即可。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导师指导情况息息相关。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导师除了临床工作外,还有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等,时间、精力有限,用于指导学生的时间大大减少。部分导师对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够,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开题、进展情况指导不够[6]。
学校缺乏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部分研究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术价值观,不能自觉遵循学术规范,学位论文选题不新颖;而学校对论文开题把关不严,中期检查不到位,评审、答辩环节走过场,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7]。
重视专业素质培养,从招生抓起,严格遵守复试及录取制度,建立公开、公平、规范的复试录取制度,杜绝“暗箱”操作。学生应端正写作动机,实事求是。增加论文写作基础、信息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的课时,开设相关讲座,避免因课程设置不合理而影响学位论文质量。
导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论文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导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科研能力和责任心对论文指导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应建立导师遴选制度,全面提升导师素质,调整导师结构,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明确导师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导师在学位论文选题、设计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期间严格把关,提出建议,定稿时严格审查,真正履行导师职责。
制定学位论文质量标准,规范学位管理程序。首先,要求学生以规范的形式作开题报告,严格实行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制度。其次,严格执行导师中期检查制度,避免走过场。最后,严格审核论文答辩资格,执行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建立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并逐渐扩大校外盲评比例,将论文送至第三方质量监督机构进行评审,开展第三方论文评审工作。另外,建立学术不端惩防体系。
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基础和关键,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不仅反映研究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而且反映其创新思维和学术水平,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应从多方面构建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全方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新世纪输出优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佳,郭静,王岚,等.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S1):7-8.
[2]蒋秋燕,吕震,唐乾利,等.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问题及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5(22):56-59.
[3]朱小平,邬丽莎,尹思源.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27-29.
[4]周玲.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97-99.
[5]刘娅,叶运莉.临床医学规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8):1-2.
6]朱小平.医改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4):332-334.
[7]杨培涛,谭骏珊,王帅,等.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