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导写

2018-03-03 02:26冯永忠
中学语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苏轼小学生孩子

冯永忠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篇源于清华附小六(4)班公众号的文章《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在微信朋友圈爆红。学生们利用电脑程序对苏轼的喜好、苏轼诗词中出现的高频词、诗人的成就与影响等进行分析,最后形成了《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等一系列研究报告,这些堪比大学生论文的研究成果引发广泛热议:

一时间,为学生的积极探索与学校的大胆引领点赞的人成千上万,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炒作?小学生做研究要不要如此“高大上”?小学生假期是不是更应注重生活体验?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时评类材料,属于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时既要关注事件,更要关注热议:

点赞是因为对苏轼进行研究的主体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或成人;研究结果是形成了“堪比大学生论文”系列研究报告。由此看来,是为创新点赞,为小学生的勇气点赞,为小学生研究的“高大上”点赞,为学校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而点赞……

怀疑则有三类:炒作、小学生研究不需要“高大上”、小学生应注重生活体验。其实三类怀疑主要针对的是两方面:一是利用电脑程序进行研究忽视了生活体验,而文学是有温度的,不应是冰冷冷的数据;二是小学生的研究本该立足小学生生活实际,而不是故作高深,研究所谓“高大上”的内容。如果忽略了活生生的“人”的存在,让小学生研究自己本来就不懂的内容,不得不让人怀疑学校布置作业的动机,很可能就是为了炒作。

写作此题首先要选准角度,是点赞还是否定,要旗帜鲜明;然后要深入挖掘,既需要全面审视材料,逐层分析问题关键,又需要探求事件背后原因,使文章更具深度。

【佳作展示1】

当少年遇见苏轼,

是创新还是噱头?

熊家坤

运用大数据计算分析苏轼的作品,计算出苏轼代言景区具体品牌价值精确到个位,对高频词作了统计排列……一群小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试图通过数据分析大文学家苏轼,探测研究这位辉映中国一千多年的泰斗级人物的情怀和精神世界,这种做法实在是叫人惊讶。

对于尚处在识字断句阶段的孩子来说,能够读懂“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句已经相当不错了,要他感悟“大江东去”的豪迈,玩味“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体会“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苦痛,可能就真在为难孩子。

能流传千年的文学作品是经过无数人咏叹,最后沉淀下来的瑰宝。作者独特的人生阅历、审美观、特定的心境,都是难以复制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怀也是唯一的。让小学生通过科技来研究苏轼,不但很难有收获,更会让他们养成凡事都靠科技而不在意自身积累的习惯。阅读文学作品本应该是一字一句流入心间,而不是一条一条现在屏幕之上。运用大数据将文学作品成块或者一截一截展现在我们眼前,从形式上看,已经违背了阅读和学习的本质。如此剥离一篇完整、情绪连贯、一气呵成的文学作品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运用机械、呆板的数据分析人文,更是一种常识错误,这种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多少现实意义呢?

长辈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固然可以理解,但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有点操之过急,无异于拔苗助长。与其做这类看似“高大上”的研究,倒不如培养孩子的兴趣,成立兴趣班,从事一些孩子智力、学识相当的活动,稳扎稳打,打牢基础。

我们一方面感叹孩子们失去了童年,另一方面却又干着一些违背成长规律、一厢情愿的事情。孩子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沐浴春风、充满好奇、“不识愁滋味”的年纪,却非要像一个个 “老学究”,摇头晃脑“念天地悠悠”“无处话凄凉”,而不得要领,无论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不妥。

文学巅峰是要一点点用心积累、长时间才能到达的高度,文人情怀是要靠真切的生活体验才能感悟的,孩子可以仰望、为之奋斗,而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生吞活剥,一步登顶,却四顾茫然,步入一个误区、陷入一片盲区。

少年遇见苏轼,顶多是个噱头。这样的创新,不要也罢。

[点 评]本文层次井然,思维严谨。先是化用材料,还原事件引入;由引用诗文做难易比照自然得出观点;然后着力分析“利用科技来研究苏轼”的弊端,反复阐明阅读应有规律,层层深入;后运用因果思维,揭示事件背后动因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并进一步指出成人教育孩子的尴尬,有力抨击了“操之过急”的心态,使文章有了更宏阔的视野。加之处处注意辩证分析,即便其观点在不要“这样的创新”,但并不是非此即彼,显示出良好的论辩风采。

语言上简洁明了,干净利落,颇见力度;而且多有引用,使论述更增意蕴,确为难得的佳作。

【佳作展示2】

小头脑也有大思考

粟映涵

一群小学生竟能作出《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等一系列高品质研究报告,实在让人忍不住拍掌叫好,一“赞”为快。

小学生们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无疑该被赞扬,他们年纪虽小,但只要有热情,肯求索,小头脑也有大思考。

很多人对于小学生的印象还停留在 “打打游戏”“翻翻漫画”等标签上,而那些高品质、深层次的报告论文,则是大学生或学者们的“特属”,这显然是一种误区。

我们现在对于小学生,不能施加繁重学业压力,但也绝不是要鼓励他们成天玩乐。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索能力,在这一点上,清华附小做出了榜样。在别的孩子们还在对苏轼进行“恶搞”的时候,附小的孩子们却已经通过自己的探索,对苏轼有了更深的认识,甚至做出《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的研究报告,让更多的人认识苏轼,了解苏轼,形成了社会“正效应”。

有人问,小学生的研究要不要如此“高大上”?当然要,当一个人有能力做到“高大上”的时候,为什么不去鼓励他做呢?要知道,教育不是揠苗助长,但也绝不是局限成长。

可能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是担心孩子们是被学校逼迫的。但让我们看一看,这群孩子作出的报告质量极高,富有深度,见解独到,仅凭“逼迫”而去做的话,是达不到这样的成绩的,更需要自身的兴趣与不懈的探索。

不要总是说“小学生们应该是什么样”“不需要是什么样”,这样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束缚,对孩子们形成了压制。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其能力的提升不也推动了祖国的进步吗?因此,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赞扬鼓励他们这种积极探索的行为,而要去质疑去担忧呢?

甚至有人说这种研究是一种炒作,但相反,他们这种认真求索的态度非但不“作”,反而能在社会上带动起“求索”的正能量。

即便这真是一种炒作,但这种肯费时费力进行炒作的人,比起那些成天在网络上“四处留记”的键盘侠,那些闲暇之余就打游戏看小说的人,反倒更能塑造人,更能传播知识,对社会的作用更大。那这样看来,这种炒作又有何不可呢?

小学生们的成果是在学校的积极引导下和自身努力的共同作用下获得的。对于这样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社会上应该提供一种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小学生们的进步,同样引起成人的思考,社会的思考——如果连小学生都能有这样的成果,那我们这样的年长者是不是应该更努力呢?无形中,整个社会都能被带动。对有如此大作用的行为,难道不该点赞吗?

小头脑也可以有大思考,也应该有大思考。

[点 评]此文持“点赞”态度,赞学生“小头脑也有大思考”,赞学校为“大思考”创造条件,鼓励其探索,培养其兴趣。文章有的放矢,注重批驳,在正面阐述观点后一连批驳了多种怀疑论调,尤其在批驳“炒作”说时,作者宕开一笔,认为即便是炒作,也很有意义,也无妨,如此思维合情合理。更难能可贵的是,文中竟处处是警语:“不能施加繁重学业压力,但也绝不是要鼓励他们成天玩乐”“教育不是揠苗助长,但也绝不是局限成长”……这些无不体现了作者良好的思维素养。全文娓娓道来,毫无匠气,自然流畅,值得点赞。

猜你喜欢
苏轼小学生孩子
从善如流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我是小学生
孩子的画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