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贫穷,卑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时,我们都是平等的。”丁当在她喜爱的书里找到的答案令人动容。这些流动女性,怀着对城市的憧憬早早离家,却被迫在工厂严苛的管理和剥夺中成长起来。无疑,几乎毫无尊严的过去是难以被忘却的,可贵的是她们没有永远陷在自卑里,而是积极与黑暗的状态决裂,放声歌唱自己的渴望与心声,甚至在创作中特意用上欢快的歌调来给过去那段时光蒙上滤镜……平淡与温馨的表面下,沉淀着底层人民在苦难面前的勇气、毅力与智慧,心酸之余,带给我们温暖、感动与力量。然而,无论是谁的世界,都不能只存有精神食粮,如何获得“面包”、提升她们在物质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都是不容回避的真问题,值得各方关注并支持。
—海港灯光(读第3期《一个女工之家的歌与惑》)
现在很多剧喜欢以“大女主”的标签撇清与玛丽苏剧的关系,但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本质上并无任何创新与突破。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区别于传统的男性视角叙事,玛丽苏剧(大女主剧)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时间长了,难免让人厌烦和吐槽。其实女性叙事角度不是没有空间可挖,但无论如何,找准定位、好故事和追求创新很重要。要甜、苏,就别打着“女性主义”、“励志传奇”类的口号;要表现女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就别让其总要借助男性甚至嫁给一个“高富帅”实现逆袭。否则,难免不伦不类。
—小紫荆(读第3期《玛丽苏剧:完美女性的想象与超越》)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全面振兴中,确实因经济结构不合理耽误了整体发展。我是东北人,对实际振兴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很着急,毕竟是东北一分子,它荣我荣,它耻我心中不得劲。在我们这里,招商引资是常有的事,但实际运行中,会大打折扣,甚至有的真变成了一纸空文,说话不算数的投资着实成了“摆设”,令企业无法说清。东北振兴,中央已经出台了若干意见,说出了实际问题,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审时度势,衡量自己的发展后劲?怎样调整结构,使其更具合理性?这些都需要各个层次人士好好考虑。找出真问题,制定新的发展策略、祛除阻碍发展的瓶颈,打通最后一公里,迈出新的步子,这才是东北真正振兴的必然之路。
—魏文祥(读第2期《东北发展的真问题》)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作为管理者是需要一些管理智慧的,大到国家小到单位或家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也就是说家国天下不过是人和人的一種关系,因为一个人显然不是家,更不是单位、国家。所以能处理好这其中人和人的关系,就能很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做好这些的前提是修身(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说得再怎么高深莫测,晦涩难懂,也无非只是分配好责任义务和权力报酬。再换句话说就是“干活的时候不要总是盯着别人,吃饼的时候也不要只想着自己”,必定能够使人心悦诚服。
—马登富(读第2期《汉朝,架构中国2000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