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史小英,王维萍,刘云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已成为我国成年人(20~65岁)致盲的首要因素,且发病率逐年递增[1]。糖尿病诱发DR的病理机制至今仍未阐述清楚,目前普遍认为主要与视网膜缺血、缺氧、血液流变学及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2-4]。DR具有明显的“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盲率高)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5]。DR的发生和发展与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情况密切相关,特别是直接影响DR的硬性渗出[6]。目前临床上治疗单纯型DR合并高血脂主要采用贝特类调血脂药联合羟苯磺酸钙的方案,但疗效不甚满意,尤其对TC、L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效果不理想。因此,本研究拟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单纯型DR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
1.1 病例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脂单纯型DR住院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散瞳眼底检查和荧光素血管造影确诊入选患者符合第3版《实用眼科学》中DRⅠ~Ⅲ期的相关诊断标准;血清总胆固醇≥5.72 mmol/L,甘油三酯>1.70 mmol/L;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增殖期DR;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如视网膜黄斑水肿、青光眼等);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对照组59例)和B组(观察组5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DR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经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及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后,纳入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101115Z9)治疗,10丸/次,3次/d,连续使用两个疗程(8 w)。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10 mg/次,1次/d,连续使用两个疗程(8 w)。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底改善情况及荧光素血管造影结果评价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7]。显效:视力提高≥2行;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情况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视网膜毛细血管的血管渗漏基本消失,无灌注区显著缩小。有效:视力提高≥1行,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渗出、出血部分减少或吸收;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及无灌注区均有所减少。无效:视力及眼底病变情况基本无改善或加重;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及无灌注区未见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血脂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CHEMIX-180,希森美康公司)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试剂盒购自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59)
1.3.3 血液流变学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肝素抗凝,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型号:LBY-N6Compact,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变化情况。
1.3.4 不良反应观察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B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P<0.05,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TG、TC、LDL-C均明显降低,而HDL-C明显升高(P<0.05),且B组的改善幅度均大于A组(P<0.05,表3)。
2.3 两组血流变学改善情况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B组的改善幅度均大于A组(P<0.05,表4)。
2.4 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两组均出现1例便秘不良反应,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单纯型DR是DR的初期阶段,是由于患者的血-视网膜屏障受到损害,造成视网膜微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出现视网膜渗漏,引起黄斑水肿,使视力受损。如果单纯型DR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逐步演变成增殖期DR,造成视网膜不可逆转的损伤,最终导致失明。因此,早期给予单纯型DR积极的治疗干预,防止向增生期DR转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DR的预防和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国内外研究证实,复方丹参滴丸通过改善视网膜微结构、保护及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液流变性、抗凝及抗血栓形成、调节血脂、抗炎症等作用,发挥对DR的治疗作用[8-9]。高血脂与糖尿病是影响视网膜血流量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两者经常同时存在,且有研究证实,TC和LDL-C与DR密切相关[10]。高血脂会造成血液的黏稠度增加,改变红细胞的脂质层结构,使红细胞刚性增大,从而降低其变形能力,当通过微血管时,造成血流阻滞,进而使微循环障碍,引发组织缺血,最终导致视网膜病变[11]。因此,控制血脂与控制血糖对高血脂单纯型DR患者同样重要。
阿托伐他汀钙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和增加肝细胞表面LDL受体数目,而有效降低TC及LDL-C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单纯型DR合并高血脂的总有效率高达93.22%,且显效率显著提高,表明疗效确切。同时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TG、TC、LDL-C均明显降低,而HDL-C明显升高(P<0.05),且B组的改善幅度均大于A组(P<0.05);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B组的改善幅度也均大于A组(P<0.05),表明联合用药不仅在降低TG、TC,提高HDL-C水平等方面可协同增效,而且在改善视网膜血流量、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血液黏度等方面也效果显著。
表3 两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n=59)
表4 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比较(n=59)
综上所述,单纯型DR合并高血脂患者应同时控制血糖和血脂,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而且还可有效改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1]王海敏,田德增,韩雪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6,9(8):49-50.
[2]Song SJ,Wong TY.Current concepts in diabetic retinopathy[J].Diabetes Metab J,2014,38(6):416-425.
[3]韩琳娜,李一梅,谢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5,37(2):382-384.
[4]郝晓璐,侯豹可,姚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检测[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10):1068-1071.
[5]Smolek MK,Notaroberto NF,Jaramillo AG,et al.Intervention with vitamins in patients with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a pilot study[J].Clin Ophthalmol,2013(7):1451-1458.
[6]张健.辛伐他汀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高血脂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9):1111-1114.
[7]刘家琦.实用眼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80-484.
[8]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等.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340-343.
[9]Joe Y,Zheng M,Kim HJ,et al.Salvianolic acid B exerts vasoprotectiveeffectsthroughthemodulationofheme oxygenase-1 and arginase activities[J].J Pharmacol Exp Ther,2012,341(3):850-858.
[10]杨继玲,邵毅,裴重刚.调脂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4,30(2):216-219.
[11]汪思斌.调脂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2,9(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