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娅萍
【摘 要】课程依靠“田园”校园文化的素材,以“快乐播报”为平台,深入课堂,回归课外,撷百花,齐争鸣:创 “青青播报园”;习方法,强素养:聚推“优秀导播团队”;搭平台,展风采:造卓越播报品牌。通过丰盈多元的播报内容,教会学生习得方法,创设多渠道平台,介入跨学科的整合,引领学生走进校园的一草一木,格物躬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大胆表述,谈吐得体,从而培养朝气蓬勃、知书达理的未来公民。
【关键词】快乐播报;都市田园;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6-026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6.113
1 课程的背景
“快乐播报”课程的提出,是基于时代发展需要下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新样态。它以唤发儿童自然天性为底色,以激发学生探究能力为策略,通过新样态的播报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培养能说会道,谈吐优雅的未来小公民。
“都市田园”是我校倡导“绿色童年”办学理念下设置的新样态的校园文化,通过引进空中花园培育区域、农业水稻培育区域、水产养殖区域等板块,把自然生态引进校园的角落,在“共生”视野下,恢复儿童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向自然学习经验,激发创造力,提高思维能力,在丰富多彩的践行中让学生变得有态度,有观点,能真实的认识世界。这既是校园文化的特色,又是新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都市田园”校园规划现有的自然教育资源,确立了“都市田园-快乐播报”课程的开发,以学校特色课程“田园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进行特色课程的架构与实施,希望在校园中打造一方情趣与理趣相结合的“都市田园-快乐播报”口语社交平台,让儿童在其中尽情舒展、自由成长。
2 课程的实施策略
我们依靠“田园”校园文化的素材,以“快乐播报”为平台,深入课堂,回归课外,通过丰盈多元的播报内容,创设多渠道平台,介入跨学科的整合,引领学生走进校园的一草一木,格物躬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大胆表述,谈吐得体,从而培养朝气蓬勃、知书达理的未来公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实施:
2.1 撷百花,齐争鸣:创 “青青播报园”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年级学识情况,播报内容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理性,合理设计,根据年段特点螺旋上升,层层推进,阶梯式培养学生观察世界、表达世界的综合能力。
1)内容
低段:根据低段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玩的天性,播报内容以游戏类话题、生活小趣事、经典启蒙话题、古诗词吟诵、讲故事为“快乐播报”内容。让学生以玩促说,让播报促经典诵读,从低年级就培养孩子大胆发言、敢于表现的良好品质。
中段: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观察生活,对自己日常所见并能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并乐于表达的习惯。重点播报话题以日月星辰、四季交替、动物百科、生物科学、传统节日、生活百科、美文诵读、生活见闻等为内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全方位观察生活、探索知识的能力。
高段: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言语表达的氛围。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博,体验人间温情,提升生存智慧,初步形成理性的科学发展观。重点培养学生从万物运转、实事政治、幽默人生、校园速递、生活智慧、励志演讲等角度去播报,旨在培养具体共情心、创造力、故事力、交响力的未来小公民。
2)形式
(1)一句话播报:以一年级为主。重点培养说一句完整的话。
(2)百字播报:以二、三、四年级为主。重点培养段落表达的意识,从而把话说清楚,把意思讲明白。
(3)诗词传声:贯穿一至六年级。随着年级升高,从简单浅显的古诗,向词,至散文的转变,让中华经典浸润孩子的童年,滋养孩子的人生。
(4)百家争鸣:以五、六年级为主。形成多元共享、合作共存的自然优化和谐的言语氛围。
2.2 习方法,强素养:聚推“优秀导播团队”
1)多元课堂是土壤
“快乐播报”根植于语文口语交际而存在的。课堂是孩子習得口语方法的有效、便捷、主要的场所。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展开:(1)语文课堂:结合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创设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全程参与。课堂中不但培养听说技巧,还培养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2)超市课程:每周三下午专门开设两节“快乐小主播”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较专业、系统的训练。(3)社团活动:通过开展各种社团实践活动,如体验收银员、主持人、警察…… 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
2)名师引路指方向
(1)新闻直播间:组织学生观看优秀播报视频,模拟场景,提高专业修养。(2)名师讲座:努力寻求“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内外兼修,提升口语交际素养。(3)播报礼仪小课程培训:每周三中午定期进行培训,从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等进行精准指导,全员参与,人人提高。
3)同伴合作共成长
(1)合之乐: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实践体验课程。每组以3-5人合宜,人人参与实践,再根据现场实际问题讨论,达成共识或者保持不同意见。从而拓展活动空间。(2)辩之乐:通过专题辩论会,让思辩形式来促进学生播报能力的提升。在评议中,学生互相交流,敢于争论,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培养了口语交际的信心。(3)励之乐:通过多形式激励措施,如开展“声之美”“文之美” “礼仪之美”“同伴点赞”“优秀播报员评选”等形式,让学生树立自信,进一步感受播报之乐趣。
2.3 搭平台,展风采:造卓越播报品牌
为了能更大的提升学生的播报素养,全方位塑造学生个人内涵,打造学校精品课程的品质,树立“都市田园快乐播报”的品牌意识,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以活动造品质,以活动树品牌的理念,从课堂到课外,从场景到展示,从现实到虚拟,全方位开展活动。
1)课堂播报:课前5分钟播报
各年级各班级以周主题、月主题为内容,按学号每天5位学生依次播报,每次播报时间1分钟。要求每位学生提早准备,精选内容,仪态大方,展现良好面貌。低段播报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中高段逐渐从内容设计、播报方式的呈现方式是否新颖性突破,旨在培养学生的优质的口语品质及创新力。
2)外景播报: “都市田园风”栏目
以学校“都市田园”空中花园、养殖园、生态园、科技园为活动场所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一草一木,关注学校的环境文化,充分利用百科园的生态特点,用好播报素材,让“快乐播报”与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广泛整合,全面融入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的大环境中。
3)活动性播报:红领巾在行动
为了造就“快乐播报”品牌意识,我们精心培养一批“优质小导播”负责“红领巾广播”的播放工作,同时还主持、接待校内外各级名类大型活动、领导参观、公益活动等事项,让学生走入社会,培养具有时代气质的未来小公民。
4)虚拟空间播报:与科技同在
我们本着“多元整合,精彩纷呈;各显其能,魅力无限”的原则,与学校科学组共同开发后台制作技术,实行扫二维码实时播报:实行实时扫码,实时播报,实地介绍。校园的各个角落都会设置小巧的二维码图片,只需一扫,就能进行实地介绍,里面小导播甜美的嗓音便会响起,很好的起到了宣传学校品牌的目的,让科技遍布学院路小学的角角落落。让每个学生形成“我与科技同在,科技与我同在”的创新意识。
3 课程的成果价值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发现依托校园“都市田园”文化素材下口语交际课程的开发,收获多多,多方受益。
1)学生能有效且深入的对学校的“农耕园”“水产区”“苗圃园”等领域进行介绍,为了能把各个区域介绍清楚,更好的打响学校的文化建设品牌,学生会通过观察、探究、表达,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形成敢说、会说的积极态度。
2)以“快乐播报”为载体,通过拓宽口语交际的情境,探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使学生在思维、心理、态势语等多种技能得到相应的锻炼,从而唤醒兴趣,超越自我,培养知书达理的未来公民形象。
3)激发了教师的课程创意,提高教师课程整合的能力,创建了以“田园”为中心的“自然美育”,从而更好的打造学校“都市田园”特色课程品牌。
“快乐播报”在学校“都市田园”这片校园文化的滋养下,有了这群活泼可爱小导播的加入,变得越来越丰盈,一群群知书达理,善思乐学,能说会道的“小绿童”正蓬蓬勃勃地遍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已经成为了学校对外连接的一張闪亮的名片。我思故我在,我们还将继续实践,努力开拓更优质的播报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美]Melvin Mencher.新闻报道与写作(第9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M].文化艺术出版社.
[4]解国记.既然当记者[M].新华出版社
[5]董生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时政播报”模式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6]黄朝霞.小窗口 大作为——例谈课前三分钟[J].知网,2017.
[7]聂虹.新闻播报的启示[J].辅导员(教学研究),2014(12).
[8]武丽娟.新闻播报:和学生一起真实的认识世界[J].基础教育课程,2016(6).
[9]黄海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有限途径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