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妮妮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视为思想基础,将体验式训练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以此来进行体验、感悟、成长革命传统文化体验教学活动的组织,真正体现出层层递进的特点。对此,各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优化走、访、演和写等一系列体验活动的灵活组织,以此来促进思政教育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革命传统文化 体验式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151-02
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具有丰富且独特的内涵,以及更理想的教育启发作用,其在学校体验时思政教育活动中的恰当引用,不仅能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化以及生活化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充分反映出对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精神的不懈追求。因此,为了将革命传统文化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来加强其在体验式思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一、体验式思政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
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基础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内容。这些理论的精神成果,不仅能够实现从大众、民族,以及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向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渡,也能够体现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整个建设过程,将其不同丰富、发展的各个阶段充分突显出来。[1]党的十七大着重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构建,从整体上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同时还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建设出拥有丰富、先进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从不同角度去完善人民精神风貌。所以,必须重视起对革命历史的学习与巩固,在现代思政教育中有效融入革命传统文化,进一步优化革命精神的弘扬,基于此来真正构建出可以充分满足现代社会文明发展要求,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特点与需求的文化精神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思政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有力支持,也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对于体验式学习来讲,其能够发挥出“活动及互动、个人独特体验、循序渐进的体验学习体系”等一系列优势特点,强调要通过分享来进行经验的总结,为问题的分析解决提供科学导向。这一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往往都需要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或者是通过各类游戏的组织来完善。体验式教学法的精髓是利用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大化的收获,其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最大区别就是:强调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相关知识的构建,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与进一步成长。同时,传统文化的宣传还要重视、优化对社会互动、积极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借鉴,以更开放、欣赏的角度去看待每位学生。[2]
二、革命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首先,有助于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和内容。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思政教育不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思政教育形式较为单一。而对于革命传统文化来讲,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革命遗址、文献和纪念场所等物质形态的文化,也有革命精神、红色影视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内容。通过将其有效引用到思政教育过程中,呈现的红色旅游、主题活动等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也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3]
其次,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通过引用革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事例来组织各项思政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学知识产生更透彻的理解,且能够更轻松地掌握,也能够将其在学生思想价值观、道德品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基于革命传统文化的学校体验式思政教育实施途径
(一)注重体验
着重强调的其实就是通过走、访、听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加强革命传统文化氛围的深入体验,使其对革命精神内涵产生更深刻的感受。“走”的体验,可以通过“拉练体验长征路”等类似活动的组织来实现,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走完相应路程,通过对长征途中艰险任务的模拟来真正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程中的艰辛,也能够对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产生正确认识,树立起不怕苦与难,只要不放弃,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信念。“访”可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革命老区访问团队的建立来实现,通过对将军故里的走访,以及对一些经典的革命故事、人物事迹的体验来激励自身不断前进。“观”则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烈士故居以及革命根据地旧址等一系列教育基地去深刻感受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经历的革命艰辛,充分感受到其具有的高尚品质,以此来不断拓展思政教育深度,从不同角度来领会老革命家的爱国情怀、坚强意志。“听”则可以定期进行革命传统经典故事大讲堂的组织,积极邀请一些革命老红军以及思政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到学校开展相关讲座,以此来营造出更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氛围,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3]
(二)加强感悟
着重强调的是通过演、写和讲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内化自己的真实感触、所见所闻,并积极表达出来,以此来不断增强学习效果。在“演”这一方面,可以通过革命歌曲经典演唱会、音乐剧表演等一系列艺术类活动的灵活组织来引导更多青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进而在加强体验的基础上,对革命传统经典的魅力有更深刻的感悟,为其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写”这方面,则可以紧紧围绕革命传统文化开展绘画、书法等各类活动,通过不同形式来描述建国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且还要充分利用校内宣传栏、网站等平台来加强宣传,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讲”这一方面来讲,可以通过对“我的青春故事”组织形式的借鉴,开展关于革命传统经典故事的访谈、演讲活动。在演、讲、写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感悟成果,也是其内心不断成长的重要过程。[4]
(三)真正成长
真正的成长是要在行动上有所体现的。而“承”与“行”则可以充分表现出学以致用。首先,“承”主要是对革命传统思想的继承,将集体主义精神这一宗旨充分发扬出来。可以多组织一些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拓展创造良好条件。“行”主要指的则是,可以围绕革命传统思想来开展一系列志愿者活动。比如,“捐献一张废纸、奉献一份爱心”义务捐献活动,以及“校园卫士”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革命传统思想、精神在实践行动上的落实,也能够在不同方面温暖校园和社会,进一步优化思政教育,也能夠将体验式思政教育模式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对此,教师应给予充分重视,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5]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开展的体验式思政教育活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表面虽然呈现出了一番热闹的景象,但却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难以将革命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对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科学引用,广大思政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基于此来开展更有效、系统,且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活动,促进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争.高校体验式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6(3):135.
[2]袁薇.基于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评《体验式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J].当代教育科学,2015 (20):2.
[3]徐福林,梁芷铭.高校体验式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13):52-54.
[4]尹莉.打造高职院校思政课体验式教育课堂——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为例[J].学理论,2015(3):204-205.
[5]陶漫,胡文靖.浅议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和拓展[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 134-135.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