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都将注意力转向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因为我国各个行业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所以这种情况下各个行业中都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也比较落后,过于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学生职业素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132-02
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年轻而充满活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国的教师应当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并重视工匠精神视域下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中逐渐出现的一个新型精神概念,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校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为在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学生都意识到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1]
因此,在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就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二、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一直到目前为止,很多学生和教师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意识到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学生,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忽视工匠精神视域下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现阶段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开展学生职业素养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只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很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只有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严重忽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踏入社会自然而然就有了自己的规划,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中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于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2]但是现阶段为了转变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僵化观念,就需要在校园中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相关活动并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重视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实现路径
在对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实际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实现路径作出全面阐述,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第一个需要分析的方面就是积极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第二个需要分析的方面就是完善学校课堂建设,接下来笔者就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1)积极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开始重视工匠精神视域下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为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单单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教育,那么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比较片面、单一,导致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确定好自己的职业方向。[3]因此,现阶段在我国的各大校园中,为了落实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需要多积极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在对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将其主要分成三个步骤来进行: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多了解自己的学哥学姐开展的相关活动,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自己作出一套完整的职业规划,并向学生询问看看学生是否确定好自己的学习发展目标。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的片段,让学生对职场生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可以聘请社会上的行业专家来为学生讲解职业素养的具体内容,通过专家的讲解让学生对职业素养有一定的认识,并为自己的职业素养培养作出规划。只有采取这样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对于职业素养培养的兴趣。最后,在特定的时间,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演讲活动,让学生走到讲台上讲述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给自己作出一个职业规划列表,这样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未来的目标,找到学习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前社会很多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文化课优秀的人才,还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在課堂中不断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是当前重要的教学任务。
(2)完善学校课堂建设。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忽略了职业素养(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32页)教育。现阶段我国要想发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但是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也是国家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能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很多学校对此已经逐渐达成共识,并开始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并探索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式。在对工匠精神视域下学校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方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都采用如下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学生讲述一些与职业素养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最大限度上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第二种方式就是在现阶段的技术课堂上加强职业素养的渗透,通过日常的技术教育以及实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工匠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注意到在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学生的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是刻不容缓的。因此,教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然后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从而在工匠精神视域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而是需要重视工匠精神视域下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技能,从而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源.阐发“工匠精神”走向融合共赢——第二届全国职教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会议综述[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3).
[2]臧勇,张晓冬.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3.
[3]肖红梅.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4).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