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古典舞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剧目创作从开始的“追寻古风”到八九十年代“重技术而轻审美风格 ”的创作倾向,到如今“坚守民族与现代结合” 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缺憾教训。本文以笔者对中国古典舞教学实践和剧目创作的探索与思考为依据,以原创作品《且吟春语》为例,通过对其创作背景、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审美特征等进行详尽的分解、剖析与研究,以期达到弥补现今中国古典舞剧目缺憾与不足的目的,并对多元化时代背景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舞剧目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舞蹈意境 舞蹈语汇 风格特征 审美特征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原创作品《且吟春语》是近年来国内创作的一部在学界及社会上均产生了一定影响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该作品荣获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群舞表演一等奖、创作三等奖,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剧目创作三等奖,辽宁省第三届“鲁艺杯”舞蹈比赛中国古典舞群舞表演一等奖,辽宁省第四届“荷花杯”舞蹈比赛创作金奖等诸多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奖项。笔者作为编导之一,在创作过程中,对其思想基础、创作过程、艺术意蕴、表演技巧等各个角度及层面均进行了大量审慎思考与研究,在此作品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笔者又对先前得到的创作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与更加深入的探究,并形成了更为系统、成熟的观点。今成文付梓,供学界同仁参考。
一、 《且吟春语》的创作缘起
《且吟春语》创作于中国古典舞学界新思潮不断涌现的2009年,正值中国古典舞编创风格与思想由民族化向民族与现代相结合转变的历史节点上。
宏观上来看,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中,既有如《罗敷行》、《点绛唇》、《霓裳梦》、《爱莲说》等以古典文学作品为素材、以当代审美观指导艺术表现的写实作品,又有如《乡愁无边》、《碧雨幽兰》等以表达情感为核心方法、相对淡化具体情节的更贴近现代表情艺术表现手法的写意作品,但上述作品均深刻反映出了这种中国古典舞创作思想“现代化”的变革方向。
但从具体体裁分支来看,各种表演形式中,女子群舞对于中国古典舞整体审美及学术思想的演进则相对不敏感。如《踏歌》、《桃夭》、《楚腰》等多数诞生于当时的颇具影响力的作品皆是以基于传统舞蹈审美思想的舞蹈语汇及表现方式进行创作的。将现代表现手法与审美观融入女子群舞的创作依然处于初步的理論与实践探索中。为扭转这种学术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使女子群舞创作获得新的思想与动力,业内专家和诸多创作者也进行了大量努力,女子群舞领域涌现出了一批诸如《俏花旦》、《英台初妆》等结合了当代舞蹈艺术审美语境创作的优秀作品。
质变由量变触发,由于基于现代审美观与理论的创作方式依然处于研究阶段,相关作品虽然不乏个别具有相当艺术高度的作品,但在作品总量上却尚未达到产生系统性创作理论、触动整个女子群舞体裁创作方向产生变革的程度。笔者与其他两位编导都意识到了与时俱进、以创新理念指导转变创作观的重要性,正是着眼于此,才萌发出要创作一部能够反映当代中国古典舞学术与艺术前进方向,同时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将民族性、审美性、技巧性、创新性有机结合,可以为中国古典舞女子群舞理论与创作实践发展产生促进意义的作品的想法。
二、 《且吟春语》的题材甄选
任何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必然反映出一个优秀的题材。忽视选题的重要性而导致此阶段出现问题,其对于整个作品艺术价值、思想价值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虽然一个出色的选题无法保证作品一定获得成功,但一个有问题的选题却一定能使作品失败在起跑线上。
在正式开始选题工作之前,笔者先行对中国古典舞自诞生开始的创作规律、发展规律、经典作品进行了梳理性研究,并对此前自身在教学、表演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提出思考,进而确定选题的价值约定。
1.选题的社会意义
艺术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文艺观的重要体现,“为了艺术而艺术”思想催生的作品在艺术功能上是存在缺陷的。衡量一部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时不能单纯从艺术本体进行考量,更应从艺术功能理论出发,对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估,才能得出关于艺术作品价值的客观结论。
故此,我们从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唯物艺术史观切入思考,得出了艺术的价值在于“无用之用”的初步想法。需要注意的是,“无用之用”并不是“艺术无用论”。王尔德曾经物质和精神价值的角度评说过艺术存在并发展的原因:人创造一件无用之物的唯一借口是:他热爱着它。而这种看似的“无用”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用,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审美、娱乐、教化等需求只能依托艺术,依靠具体艺术手段其中传达的信息,这是具体科学所不具备的功能。
在社会意义层面,人们喜爱艺术,通常是因为艺术向其传递了积极的思想,使其获得动力和愉悦感,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虽然历史上悲剧也是一种重要的体裁和表现手法,但现代几乎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悲剧作品的原因是这并不符合当代人民的社会精神生活需要。
故此,衡量尚未诞生的《且吟春语》选题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具有积极向上和生命力的社会精神意义。
2.选题的文化意义
文化属性既是艺术家的根本属性,又是艺术作品的根本属性。脱离文化属性谈艺术得到的一切观点都是不成立的。民族归属是植根于每位中国艺术工作者和受众心中最根本的文化符号,是我国所有艺术工作者最肥沃、最值得挖掘的艺术思想源泉,更是中国古典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材料之源。现阶段中国民族文艺事业的繁荣也说明了这一点。只有植根于民族艺术沃土,以充分的文化自信看待民族艺术财富,才能使作品与受众间产生更好的文化共鸣,真正创作出一部好的作品。所以,在选题时紧紧围绕民族化的选题思想,面向现代国家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舞蹈作品。
3.选题的美学思考
审美是艺术最重要的功能。美学思想使艺术作品富有意蕴,使艺术具有传播动力,使作品的教育、娱乐、宣传功能具有发挥的空间。一个具有强烈美学意义的选题是作品最终达到高水平艺术质量的第一重保证,其必然随着作品展开而贯穿其中,创作中对审美思想的进一步把握与深化将作品的美学意义进一步放大,最终才能获得理想的审美价值。故此,是否具有恰当的美学内涵成为了该作品选题阶段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4.具体的选题立意
在各位编导就选题问题进行了充分准备、历经数次磋商并交换意见后,最终将该作品的立意确定在如下方面。首先,将表现对象定位为“生命力”,将聚焦点定位在生命时间轴的初始阶段;而后将故事进行具象化处理与定位,在自然界中,春季是生命集中萌发的季节,是周而复始的起点,故此将故事场景设定为春季,借春之口言讲生命的故事。至此,此女子群舞作品的创作题目确定为《且吟春语》。
三、 对身韵设计的美学考量
舞蹈创作的前期工作为选题立意,着落点为身韵设计,衔接二者的中间环节是美学设计。美学设计将题材立意虚化为意境、神韵等审美思想,而身韵设计则是美学设计的物化。
1.意象之美
意象是意境与形象的统一。著名舞蹈家贾作光曾提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善结合”。笔者认为,“意”是艺术家在他所创造的形象中表达的主观思想情感,是艺术形象被赋予美感的前提;“境”则同时具备主观与客观双层含义,主观的“境”指故事表达中艺术形象所营造的主观环境,客观的“境”指故事背景中情节展开时所依托的客观环境。
舞蹈是一种结合了抽象与具象表现的表演艺术,也是一种形象艺术,依托艺术形象的具体形态变化,暨直观可感的动态人体传情达意与状物抒情、表达艺术思想与故事情节,在讲求意境的同时进行形式的表达。失去了意境的舞蹈只能称之为“动作组合”,而不能称之为艺术,只有实现意境与形象的统一,将创作者的情思注入舞蹈之中,实现“形”与“神”、“情”与“境”有机融合,方可确保舞蹈实现相应的艺术价值。
《且吟春语》的身韵设计充分考虑到上述思想与问题的落实,从标题可以看出,该题目具有高度抽象化特征,春本无语,那么“春语”何来呢?在具体创作中,想象力的解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万物复苏的季节,生命萌发离不开水,破冰的河流和贵如油的春雨滋养了即将萌芽的新生命,随着第一滴春雨飘下,自然界的生命满怀着期待和朝气开始绽放,大地也被披上了生命的颜色——绿色。至此,故事线条已经被大致勾勒出来, 通过一帧一帧充满想象力的对生命萌发细节的描绘,生命力的伟大开始被展现出来。
如在对生命萌发的描绘中,编导以被雨露滋养后破土而出的春芽这一视觉元素作为依托,以创新手法使用了民族戏剧舞蹈元素中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出女性之细腻的“袖”技法,先以单袖盘于肩上,以此来表达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后袖在旋律与节奏的变换中随之展开,使袖随着跳荡的音符盘绕交错地舞动,并将中国古典舞水袖技法运用其中,这不仅表现出作品情景交融、如梦如幻的诗画美感,更能使观众在舞蹈的诗情画意中得到情感的释放和精神的享受。
此外,在故事安排上,编导们给予了充分的留白处理,未将内容填充得过于丰满,给受众留下了广阔的再度创作空间。
2.形态之美
在身韵形态上,《且吟春语》始终秉持 “形”、“神”、“劲”、“律”兼备的原则进行创作。在创作初期,通过对艺术形象与故事结合后美学层面思考内容的反复推敲,最终将舞蹈语汇锁定为“拧”、“倾”这两个元素并以此为中心,在纵向挖掘的同时进行横向拓展。最终确定通过对一系列拧身出胯动作的运用,表现出在万物复苏的春季,一切仿若刚刚睡醒的样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慢慢苏醒过来,有的盘卧在地面,化掌为芽,迎着阳光奋力生长;有的则是懒洋洋的,通过拧身提气缓慢地生长;也有的通过身体的带动呈波浪状传导至脚尖,犹如小草一般赋有顽强的生命力。而这些看似简单的舞姿造型,均是编导将“拧”、“倾”的元素变形重组后产生的。此外,在该作品中,也大量出现“三道弯”的动作。相较于其它中国古典舞群舞作品,《且吟春语》在姿态造型上深化了拧身出胯这一系列动作的幅度,并与中国古典舞运动规律相配合,从而使其既不失古典韵味又极具抚媚柔美之态。
四、 《且吟春语》对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的意义
《且吟春语》在全国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获奖后,即在学界和社会上取得了广泛影响,很多兄弟院校和表演团体纷纷对此作品进行排练,或将其列入教学作品目录中,其对中国古典舞的学术与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1.拓宽了中国古典舞剧目的创作思路
作为一种年轻的舞蹈体裁,中国古典舞历经数十载发展至今,从以《小刀会》、《鱼美人》等为代表的具有戏曲叙事风格的民族舞剧,至八十年代由《金山战鼓》、《新婚别》等为代表的注重将中国古典舞身韵融入其中的英雄题材作品到以《黄河》、《小溪、江河、大海》等注重抒情而轻于叙事作品的出现,再由《踏歌》、《桃夭》、《楚腰》这一系列汉唐舞蹈的崛起到以《扇舞丹青》、《风吟》等具有当代美学思想的、将中国古典舞审美与现代编舞技法相结合的作品诞生,这些作品无疑代表着各个时期在创作上的显著特征。然而,在这个现代化信息时代,单一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而《且吟春语》的问世,则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古典舞女子群舞创作的僵局,它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创新性的服饰、优美的旋律赢得了业内外一致好评,至此成为一部久演不衰的佳作。
2.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受教育者审美意识
在此作品反复排演的过程中,通过强调学生对意与气、刚与柔、内息与外势的相互配合,不仅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意识与艺术思想领会能力,更在表演中增强对舞台的掌控力,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将内思外化于形。以笔者所教授的沈阳音乐学院2008级中国古典舞表演2班为例,在赛前对《且吟春语》进行长达半年的排练、比赛及演出等实践活动期间,学生对于舞蹈的感知力及表现能力不斷提高,艺术理解能力及艺术思想的开放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结语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古典舞经历了去糟粕、留精华、融学科、再发展的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当前这种既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风貌及人文情怀,又符合当代人审美需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作品《且吟春语》由初稿形成直至参加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历时十月有余,通过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现如今被广泛流传的最终版本。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首演至今,已有不少于10所专业艺术院校与艺术院团排演该作品,其中不仅包括北京舞蹈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浙江职业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更有大量演出团体也参与到对此舞蹈排练演出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群众文化方面,对于该作品的排演单位已高达百余所,其中包括沈阳建筑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各师范类学院、群众文化艺术馆等等。
笔者认为作品《且吟春语》之所以能够备受青睐,历时十年经久不衰,这与该作品既坚守了中国古典舞传统民族性又与当代文化及多种语汇元素相融合、既符合在专业院校中对于学生教学的根本训练目标,又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要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作品《且吟春语》的创作分析,笔者以为中国古典舞作品在现阶段发展中应本着以民族艺术观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注重风格意蕴、文化品位及审美特征,以“兼收并蓄”的学术态度,广泛从其他艺术门类及学科中汲取营养,发展中国古典舞整体专业水平,从而推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中国古典舞剧目体系向前迈进,同时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注释:
编导:刘洋、丁莉莉、张蕊。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201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