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仿用句式常见类型
1.嵌入式仿写
一般是在所提供的材料的中间或末尾空出一句或几句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特点,补写一句或几句,使其与材料构成一个意思和结构都完整的语段。
答题方略:
(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
(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与原文保持协调;
(3)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与原文保持一致;
(4)注意修辞特点。
2.续写式仿写
一般是在提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答题方略:
(1)结合语境,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语法知识;
(2)揣摩句中所阐述的意义;
(3)运用联想与想象,组织完整的语句。
3.命题式仿写
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命题内容,按照例句格式进行的仿写。这类题没有前后文,不需考虑上下文衔接问题,只需依照例文,表现与例文相似的意蕴即可。
答题方略:
(1)审清被仿写句子的句式特点,仿写句子要与被仿写句子的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被仿写句子的修辞特点,仿写句子要与被仿写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保持一致;
(3)看清要求仿写的话题,不能脱离要求,另写话题;
(4)展开想象和联想,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4.开放式仿写
这类题一般是提供要求和例句,然后要求考生自由选择话题,仿照例句的句式及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答题方略:
(1)与所给例句语境、思想一致,内容贯通;
(2)往往还要感情一致、风格一致。
5.对联式仿写
这类题一般是用对联的形式考查仿写。对联式仿写比前几种形式的仿写要求都严格,不仅要求“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还要求“词性相对,字数相等,断句一致”,有的甚至还要求“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答题方略: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平仄相对,音调和谐,做到仄起平落;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为虚对虚,实对实;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二、几种易混修辞格的辨析
1.比喻和比拟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1)性质、作用不同:比喻强调的是两物的相似性,是用本体比作喻体,重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在“拟”。
(2)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喻体。
2.借喻与借代
借喻和借代都是以借体代本体,本体不出现。其区别有两点:
(1)借喻重在比方,可换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称,不能换成明喻。例如:
①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②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
例①“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可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明喻形式;例②“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事物代抽象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2)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
3.排比与对偶
区别主要有三点:
(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
(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而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結构一致。
(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出现的现象。
⒋设问与反问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设问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一般也不需要作答,但是答案已十分明确。
(2)设问句后要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感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