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见” 绿疏解增绿
首都城市绿网全覆盖
BTV新闻记者 李莲 吴迪
一直以来,北京中心城区人口集中、功能聚集、拥堵严重,是“大城市病”的突出表现。为此,北京市全力实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大战略部署。而随着拆违植绿、疏解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一座座带有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城市休闲公园,取代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园林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在加速长大,提升着城市品质,为市民带来更舒适的生活。
在东城区通惠河与东二环护城河的交汇处,一座新建的公园如玉带般萦绕在岸边。这就是即将在这个国庆节开放的大通滨河公园。负责组织施工的就是老园林人隋立扣。今年57岁的老隋在园林绿化行业工作了37年,他当年在城区中栽下的小树都长成了参天大树,他负责组织施工的城市绿地公园多达上百个。去年,老隋带着东城区绿化二队参与到了首都城区拆违植绿的工程中。大通公园昕在这个地块儿,旧貌换新颜。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绿化二队队长隋立扣说:“当时这点全是一个个小平房,小鸽子窝,当时好多人在这里居住,而且环境非常脏乱差,一下雨就成了水洼子,成了养鱼池,拆违还绿,加大力度,建成了大通滨河公园。”
大通公园所处城市轨道交通进出北京城区的重要通道出入口,紧邻护城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结合拆迁,东城区在这座公园里建起了拥有森林野趣、亭台楼阁和城市记忆的园林小品,各种供市民健身的休闲乐园。“老城墙拆了之后老百姓捡回去自己盖了小房,这都是宝贝,这次拆违以后我们都给留下来做了一个景墙,也见证咱们老城墙的历史文化。”隋立扣说,“现在(公园中)有四块场地,一块场地是综合场地,有篮球、羽毛球半场的,还(有)一个健身器材,还(有)一个整场的篮球场地,这边咱们又建了一个笼式足球场地。”
在北京的老城区中,除了新建的大通公园,今年还有不少的公园绿地结合拆违而迅速建成,马家堡东路和永定门外大街之间的西革新里城市休闲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棚户区的居民都搬进了这几座宽敞明亮的住宅楼中,楼下就是刚刚建成的公园。拆违与建公园同时进行,这在全国也是首届一指的。“当天拆完以后我们马上进行整地,第二天就进行绿化铺草种树,要以最快的速度把绿色空间还给老百姓。”隋立扣说。
拆掉的是脏乱差的违建,建起的是充满人文情趣的公园和绿道。海淀区的“三山五园”健康绿道、朝阳区的望和公园健身步道、西城营城建都滨水绿道、围绕二环路建设的环二环城市绿道……这一座座让百姓出门就能见绿的公园,在扮靓城市景观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健身的场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说:“全市公园500米服务半径已经达到72%,核心区域已经达到了90%,今年全年要拆迁违章建筑面积4000万平方米,这些面积腾退出来的空间,将大部分用于留白增绿,将增加老百姓身边的绿地,将建设精品街区,建设小微公园,建设城市绿网。”
十八大以来,北京大力开展规划建绿、疏解增绿、精心管绿,中心城区“两轴、三环、十楔、多园”的生态格局基本形成,新城园林绿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截止到2016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1平方米。建成了11处大尺度新城滨河森林公园、710公里健康绿道。当代著名园林专家檀馨表示:“现在就是还老百姓活动的绿色空间,做完了百万亩造林,现在要把一环二环公园化,原来咱们做郊野公园就实现了不少,但是档次不够,就是种了很多树,现在要有文化,要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小手术”解决“大拥堵”
BTV新闻记者 毕轩语 陈军
五年来,北京市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对道路的“微整形”,打通堵点乱点,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让出行更加顺畅。
家住朝阳区豆各庄乡朝丰家园小区的居民王江,每天下班都要途经京哈高速的豆各庄出口,2016年2月以前,这条短短800米的路对他来说可谓是漫漫征途。“到了晚高峰的时候,基本上从后面的五方桥开始就一直在排队,也只有这一个选择才能出去。如果我想回家,在那儿至少需要排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以上。”
据了解,京哈高速豆各庄出口是去往豆各庄、台湖的主要出口。據不完全统计,仅豆各庄乡就拥有10个大型社区,近5万居民。豆各庄出口原来仅有一条车道,出口通行能力为每小时1200辆,高峰时段该出口的实际需求达到每小时3600辆,饱和度达到了300%。为缓解拥堵,市交通委对该区域进行了疏堵工程改造,将原豆各庄出口辅路拓宽了6米,并由两车道增加至四车道,通行能力增加了一倍;同时,在白鹿收费站西侧新增一个7米宽的主路出口,分流豆各庄出口流量。王江告诉记者:“我不管是从豆各庄出口出来,还是说我发现豆各庄出口堵车,选择从(黑庄户)这个出口出来,10分钟到15分钟我就能够到家了,这是很大的一个改善。”
万泉河桥匝道完善工程是2017年本市的重点疏堵工程,王栋是这个工程的总负责人,据他介绍,目前万泉河立交缺少西向北定向匝道,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栋说:“我们早上来的时候,队尾已经排到四环的出口那个地方了,特别是周五的晚高峰,交通量是非常大的,过这4个红绿灯需要很长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本次改造将新建一条西向北远引匝道,全长1.41km。工程完工后将实现四环路内环与万泉河快速路出京方向的快速转换,改善桥区的通行条件。王栋说:“俯瞰的话平面的线型像一个U形的曲别针的样子,修完以后(过路司机)就可以不出主路,不用上辅路,不用过那4个红绿灯了,直接就可以通过我们新修的匝道进入万泉河路向北。据我们初步的估计测算,如果是在高峰时期,应该至少能够缩短10分钟。”
疏堵工程是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的常规措施,因为工程规模较小、实施周期相对短一些,昕以它常被比喻为“外科小手术”。截至今年5月底,市、区两级已经完成了15项疏堵工程、已开工建设22项工程,到今年年底将实施完成100项疏堵工程。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杨秀峰说:“所有的工程从易到难,也就是说相对比较简单的、比较容易的工程,我们在历年都已经基本完成了,在既有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增加路口的通行能力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
近5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共完成了718项疏堵工程,其中市级工程349项、区级工程369项,桥下空间利用,环路、快速路、高速公路及其他等级道路进出口优化调整,平交路口的渠化改造,公交港湾、公交站台的优化改造,改善行人过街设施,完善道路附属设施,成为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的一项常规措施。
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容军说:“五年来我们在‘规建管限四个方面用好‘加减乘除四种方法,持续用力缓解拥堵,城市交通运行整体安全顺畅,拥堵加剧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目前,市交通管理部门正在开展反溢流控制措施等智能交通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中心城与城市副中心之间主要通道缓堵研究,着手全市环路与联络线系统缓堵研究。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表示:“更精细化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交通流在这个网络当中,它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就要针对这个地方,微观的东西来进行梳理,这就是精细化的内容,一个一个的进行精细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