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菊
【摘 要】作为“白纸黑字,抠不下来”的信息载体,报纸的权威性与差错率直接挂钩。而维护其权威性、保证其质量的重要一环,就是报纸的编辑校对人员。能不能为报纸把好关,减少差错直至做到“零差错”,是衡量一个编校工作者价值的重要标准。笔者在编辑校对岗位上工作多年,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差错范例进行归纳整理,从数字、引用、人名等方面提醒编校人员,如果细心一点,不怕麻烦一点,某种程度上有点“强迫症”,报纸的质量和权威性会更有保障。
【关键词】编校人员;“强迫症”;差错
全媒体时代,每个人似乎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说到权威性,报纸仍然当仁不让。作为“白纸黑字,抠不下来”的信息载体,报纸的权威性与差错率直接挂钩。而维护其权威性、保证其质量的重要一环,就是报纸的编辑校对人员。因此,很多时候,编校人员被称为报纸的“守门人”。能不能为报纸把好关,减少差错直至做到“零差错”,也成为衡量一个编校工作者价值的重要标准。
笔者在编辑校对岗位上工作多年,每每在晚间结束一天的工作,缓步于归家途中,甚或是卧床休息时总会回想起自己编校的版面:那个错字我改过了吗?那个标题会不会产生歧义?……放心不下之余只好再度找值班人员核实,久而久之,竟有些“强迫症”了。不过,也正是这种“强迫症”,使一些差错最终在付印之前得以消灭,让人颇有成就感。当然,最终也有一些差错成为了“漏网之鱼”,成为众多采编校人员为之一叹的遗憾。
如何减少遗憾?笔者归纳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差错范例,整理出以下几个方面,希望有助于自己和编校同仁在日后的工作中消灭差错于编辑和大样阶段。
一、错字
如今报纸的采编流程基本都是通过电子平台进行,因此,很多错字的产生也有了“电子属性”,有时还很不容易被发现。比如“品味”和“品位”、“途径”和“途经”、“事务”和“事物”、“ 出身”和“出生”……这些意思明显不同的词在记者稿件中出错的频率却很高,编辑了解后发现,这是因为很多记者都使用拼音输入法,而这种输入法很智能,打了几个拼音就会自动跳出一些词,记者如果不仔细甄别就提交了稿件,差錯就不可避免。这个时候编辑就要把好第一道关。不光要了解记者常用的输入法,还要熟悉一些记者常见的错,做个“有心人”。比如有个记者有段时间经常将“拨打”写成“拔打”就把稿子交上来,还有个记者一写到“琅琊”就变成了“琅玡”,这都是记者使用的输入法记忆功能导致的,这种情况发生了几次,编辑就不光要修改稿件,还要提醒记者了。
二、引用
新闻稿件常常要用到引用,有些是名人名言,有些是诗词歌赋,有些是文件书籍。笔者的经验是,牵涉到打了引号或者书名号的内容,编校工作者不妨有点怀疑精神,不能完全确定的就网上搜搜,查查资料,问问同仁,看看是不是有哪里不准确。
比如说,有一次记者引用了一句“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可又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对,编辑想了想还是查了查,果然,不是“晴朗”,而是“明朗”。还有一次,记者引用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真可爱”,本来这是很简单的儿歌,但编辑“强迫症”犯了,一查,果然中间少了一句“爱吃萝卜爱吃菜”。又比如记者想用成语“池鱼之殃”,却顺手写成了“城鱼之殃”,编辑通读之下并没有发现,仔细编校时才改过来。再比如记者引用时写的是“寒日萧萧上琐窗”,实际上却应该是“寒日萧萧上锁窗”,一字之差,看似影响不大,却容易让人质疑记者编辑的文字水平。还有一次,作者介绍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写成了《解忧杂货铺》,编辑如果不细看不查一查,也就一带而过了。
在这一点上,笔者还建议编校工作者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博学一些,这样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会有所谓的“第六感”,“感觉”出来哪里不对,再经过核实,这样往往能减少很多差错的产生。
三、数字及日期
新闻,往往是用数字说话的,有些数字本身就是新闻点所在,所以,现在很多记者和编辑在处理数字时已经非常谨慎了,但是再小心也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差错。比如,有一次,记者将原稿中的以“万”为单位的数字细化成了一个五位数,但是却把“万”忘记删除了,这一忘,差别就大了。而编辑因为没有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的差错很难看出来。好在编辑对数字尤为重视,反复与记者核实,最终把这个差错改了过来,避免了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还有一些比较隐蔽的数字差错,比如稿件前面说了10个,后面介绍具体的内容时却只有9个,再比如记者自己对数据进行整合,加减中出现差错等,这类差错因为比较隐蔽,即使见报,很多读者也未必会发现,但作为编校工作者,错了就是错了,能避免最好还是避免。再比如,2017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但是记者写的是第21个,遇到这种情况,编辑网上查一查,就可以改掉了。
关于日期,查验报头日期是基础工作,除此之外,笔者发现,尤其需要注意跨年、跨月的稿件的处理。不能嫌麻烦,该加上“20世纪”的就要加,2018年1月1日的报纸提到“31日”,就必须改成“2017年12月31日”。还有一些稿件,因为稿件临时撤换等,原有的“昨日”“前日”的说法就容易出错,编校时尤其需要注意。
四、人名及称谓
新闻五要素,“谁”是必须的,而牵涉人名、称谓,不光是为了准确,更是一种尊重。况且有时候还牵涉到很严重的政治差错。比如有一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发现国际新闻版面,将图片说明的“普京”写成了“普金”,乍一看上去,很难发现,但是一旦发现,就会一身冷汗。万一没发现,见报了呢?还有一次,是采访一位普通的市民,记者在稿件里面反复提到这个名字“董和福”,作为最了解情况的记者,没道理会写错自己采访对象的名字吧?但是编辑后来联想到稿件里面提到这位采访对象开饭店,而自己见过一家饭店是“董福和”,会不会是一个人?那么他的名字就是店名,还是故意有所区别呢?想想,还是让记者再三核实。最后才知道,记者真的是弄错了名字。这种错误,对采访对象不太尊重,对于报纸的公信力也是种损害。endprint
还有一些记者将采访对象的职务写得不准确甚至写错,这种情况编辑很难发现,但是如果编辑能够大胆提出疑问,及时向记者核实,也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的。另外牵涉到一些专属的机构名称,也要做到准确,比如记者稿件中写到“中国骨髓库”,编辑经过核实,发现应该是“中华骨髓库”,一字之差,对于报纸的准确性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五、栏标
现在一张报纸上开设多个专栏已经是常事。有些是常设栏目,有些是阶段性的。但是版面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栏标就容易放错位置。比如,社会版出现“民生播报”栏标,民生版却出现“社会广角”栏标,也出现过国内和国际版栏标放错的情况。所以编校的时候,栏标等一定要核对。有些阶段性的栏标,有时候照排会忘记放或者放成其它栏标,这也是编校时需要注意的。另外,在开设一些新专栏时,编校人员一定要格外注意,“开栏语”和栏标一定要一致,不能这边是“向劳动者致敬”,另外一边却是“致敬劳动者”。
六、导读
目前很多报纸的一版上都有导读,就是将一些比较有吸引力的稿件以标题或者简介的方式放在封面上,指引读者到某个具体版次去阅读。这对提高报纸吸引力很有益处,但也需要编辑仔细查验。因为这是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如果错在“脸面”上,影响会更大。比如版面调整了或者稿子撤掉了,但是封面导读却没有相应改过来,这种尴尬想要避免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值班编辑能够通篇地进行审核,最好是把自己当做“第一读者”,按“导读”去找稿子,看看能不能找到。
七、图片
一张报纸上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图片。尤其是在当下的“读图时代”,图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新闻图片本身就能“说话”,但是编辑在选择和审核图片时一定要谨慎,防止图片说了不该说的话。我们在处理图片中遇到过一些很具体的情况,很能说明图片细节的重要性。
比如有一次,我们需要用一张照片放封面,这是一张关于“伏缺期”地产菜供应充足的稿件,摄影记者拍摄了一个菜农在菜地采摘的画面,但是我们将圖片放大后发现,菜农一手夹着一支烟,一手漫不经心地摘菜,虽然这是比较真实的生活场景,但是放在封面尤其是放大了去看,就有些不合适了。
还有一次,摄影记者提交了一张高温下的劳动者的新闻照片,这是一名钢筋工,照片很有冲击力,阳光暴晒下,劳动者的脸上汗如雨下,但是我们在审核图片细节中发现,这名工人在工作中并没有戴安全帽。而这是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最后,我们只能遗憾地放弃了这张图片。
八、地名
新闻发生在哪,是新闻稿件必须讲清楚的。但有些记者或是没有到现场采访,或是出于其他原因,对具体的地名进行了模糊处理。作为编辑,却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过去,对于一些关键信息,必须核实清楚。
此外,身为一个地方报纸的编校工作者,还应该对一地的地名有所了解,并且对一些容易混淆弄错的地名心中有数。比如笔者所在的滁州,发生新闻的是“城湾小学”还是“陈湾小学”,是“章义故居”还是“章益故居”,是“三官”还是“三关”,这些地名记者一个不小心就会出错,但是编辑如果有根弦在这里拉着,遇到相关的内容,问问记者,查查资料,问问报社的老同志,还是可以避免出错的。
九、规范用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编校工作同样有规则需要遵守。标点如何规范使用,哪些异形字已经淘汰,哪些是专业用语不能篡改……凡此种种都需要编辑时刻关注相关标准规范,拿不准的不光要查网络、查字典、查规范,也要结合上下文有自己的思考。比如常见的,是“转账”还是“转帐”, 是“下功夫”还是“下工夫”, 是“假期综合症”还是“假期综合征”, 是“青山绿水”还是“清山绿水”,是“孕妇”还是“产妇”,是“二胎”还是“二孩”,是“腺样体肥大”还是“腺体肥大”,等等。
还有一些是对于具体报道的要求,编校人员在遇到时也要注意把握。比如每年高考成绩发布,读者和媒体都会关注“状元”是谁,但是如果稿件通篇都在说“状元”,就有炒作之嫌。一方面是读者需求,一方面要不炒作,这就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最后编辑将所有“状元”的提法都改换成了“第一名”,意思准确,也没有刻意炒作。
十、逻辑错误
这类差错比较隐蔽,因为需要编校人员工作过程中加入思考,而不仅仅是找错字。例如前后文统一的问题,记者在稿件前面写的是“二氧化氮浓度”,后面变成“二氧化碳浓度”;前面都写的是“古诗文”,后面又写成“古诗词”;前面是“王先生”,后面出现了“汪先生”……这样的情况,前后文中总有一个是错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编辑向记者核实了。
还有一种情况,稿件本身没有错字,但容易有歧义,编辑也应该注意,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例如在报道中考时,记者写道:这是“人生的第一场重要考试”,这种说法就太绝对了,把“第一场”改成“这一场”就更为合适。再比如报道高考前的“最后一课”,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一位高三的老师按照高铁火车票的样式制作了通往大学的火车票送给每位考生,很有心意也很有新意,记者抓到了这个新闻点,并写了出来。但是稿件交到编辑这里处理时就需要考虑,这种自制的火车票是否合法合规呢,将火车票这三个字加上引号是不是更好呢?再有,在对滁州市每年一度的正月初九琅琊山庙会进行报道时,记者写到有些人“求财运、官运、桃花运”,编辑将其改成“祈求新年好运”,就较为妥当。
以上是笔者在编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例和体会,归结起来,笔者认为,我们的新闻中出现的一些差错其实是可以消灭在编校阶段的,只要编校人员细心一点,不怕麻烦一点,某种程度上有点“强迫症”,拿不准的核实一下,我们的报纸质量和权威性就会更有保障。
(作者单位:滁州日报社晨刊部)
责编:姚少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