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正晖
(泰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江苏 泰州 225300)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为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通常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而术后感染则是该疾病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由于脊柱感染具有冲洗不便、椎板骨外露及部位深等特点,给临床护理增加了难度[1]。本文中对本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30日收治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展开研究,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6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例。
观察组年龄31~71岁,平均年龄(51.15±1.56)岁,男4例,女4例。
对照组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2.45±1.25)岁,男5例,女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采用VSD闭式冲洗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选择负压封闭引流的辅料作为本次手术的材料,并根据患者创面情况进行修剪,泡沫微孔直径在0.2~1.0 mm。对患者创面进行清洗,并将其坏死组织、腔隙内异物进行清除,对于是否摘除内固定情况应根据患者感染程度而决定[2]。对患者创面周围皮肤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并对其周围3 cm皮肤采用乙醇进行擦拭(750 mL/L),修剪辅料,在对患者创面进行封闭后,将引流管进行放置,后将引流管连接至负压吸引器中,电动吸引,使其负压压力在55 kPa,后对其采用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实施日常生活照料及基本的健康教育。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并发症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恢复时间、换药次数及护理满意度。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创面恢复时间为(20.03±1.23)d,换药次数为(2.31±1.02)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创面恢复时间及换药次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创面恢复时间及换药次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创面恢复时间(d)换药次数(次)观察组8 20.03±1.23 2.31±1.02对照组8 39.68±1.68 7.69±1.36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脊柱后路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疾病,其发病机制多由于重力创伤所致,若不及时对其采用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其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其换药次数,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疼痛程度较严重,易导致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引导患者正确的表达疼痛,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疼痛,使其能够接受事实,从而消除其不良情绪[3]。
(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有关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机制、注意事项、预后情况等,使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疾病,护理人员还需告知患者术后感染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是由于术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因此,在术中严重执行无菌操作对降低其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3)并发症护理:术后感染为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叮嘱其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不可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感染的程度,对术后恢复十分不利。
(4)综合护理:在患者日常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感染情况发生,做好患者的隔离措施,定期对每位患者进行Crp化验、血常规、血培养,将患者检查结果详细记录,若患者发生感染情况,应立即对患者实施对症处理,在必要情况下,对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控制。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创面恢复时间、换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