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2018-03-01 12:48纪艳洁何燕平
关键词:皮肤过敏体重儿预见性

纪艳洁,王 敏,何燕平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 236000)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1500 g的新生儿,主要是在孕中、晚期由于母亲营养不良或疾病所致,极低体重儿的皮下脂肪层薄,保温能力差,身体各方面机能较弱[1],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几周内无法从胃肠道获得营养,而PICC技术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静脉营养[1-2]。但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采用PICC治疗期间经常发生导管周围导管脱出、导管感染、皮肤过敏、导管堵塞等并发症,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影响治疗效果[2]。本文中将分析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间PICC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31例PICC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14例;日龄4~26天,平均日龄(17.42±1.25)天;胎龄28~30周9例,30~32周18例,32~35周4例,平均胎龄(31.52±0.39)周;体重1000~1500 g,平均体重(1300.00±13.00)g。所有患儿均为自愿参与本组研究,研究前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伴有先天性疾病、多胎以及昏迷的患儿。

1.2 方法

(1)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每个小组由主管护师担任组长,其余护理人员负责计划、组织、协调等工作。(2)原因分析及目标设定:经鱼骨图分析法发现造成管道标识规范率低的原因主要有:3M敷贴过敏;消毒剂过敏;患儿未按时换药;患儿肥胖;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专业知识等。(3)预防措施:①加强管理:制定完善的皮肤过敏管理规范,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关知识培训,由总带教老师统一负责关于管道标识位置的指导,护士长做好现场跟踪指导,并根据培训内容定期组织护理人员技能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②合理配备护理资源,将患儿责任到每个护士,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一旦发现皮肤过敏早期症状要立即与护士长联系,给予及时处理。③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介绍PICC的操作方法,告知其要定期换药;④置管护理:PICC置管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操作;置管后,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无红肿、渗血与导管暴露在体外的长度,避免患儿肢体肿胀;在置管后在穿刺点周围进行温湿敷,4次/d,20~30 min/次,湿敷能够加快周围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内膜组织代谢[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67%,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患儿护理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PICC具有损伤小、风险小、操作简单等优点,主要应用于早产儿监护病房输液,反复采血、换血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但是,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较长,患儿敷贴部位皮肤经常容易发生过敏,尤其是在早产儿中最为常见[3]。PICC敷料长期与敷贴部位皮肤接触经常会导致过敏,严重的患儿在穿刺皮肤周围出现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增加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的经济负担,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观察穿刺皮肤状况,尤其是长期置管患儿与婴幼儿,并积极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急救护理经验的积累,预见性护理干预逐渐应用于早产儿PICC治疗的护理中,在预见护理干预下评估患儿病情,对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有效降低病情恶化率,预防危重症并发症的发生[4]。

本组研究中,护理干预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67%,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说明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行PICC治疗期间,通过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的有效性,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促进了医护合作,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皮肤过敏体重儿预见性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怀孕期间皮肤过敏如何护理?
长效抗菌材料在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开颅手术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疾病临床症候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