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娴
2017年12月8日,警方证实,自称是“中国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的吴永宁在一个月前的一次高空攀爬过程中不幸坠落身亡。有网友对此评论说“活该”,还有的说:“自己作死,还得叫别人买单?不都是为了钱吗?”如果仅仅从此事的结果来看,难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我们从小就被教育:18岁后,你就是一个成年人了,你就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吴永宁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早些时候,吴永宁做过群众演员,收入很少,难以糊口。后来他通过社交媒体直播自己的极限挑战,结果收到了网友的打赏,这让他喜出望外。有人说,因为极限挑战能赚钱,所以他干这个干上了瘾。其实这哪里是上了瘾,而是他开始对未来的生活有了美好的幻想。吴永宁家境贫寒,妈妈长期生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有人或许会感到奇怪,生活明明有那么多选择,为什么像吴永宁那样的人偏要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呢?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点,生活的残酷远超我们的想象,“吴永宁们”的悲伤往往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我在底层的生活》。为体验美国底层人民的生活,她选择了在不同的城市打工,并先后换了好几种工作,服务员、零售、清洁、老人服务等,但无论哪种工作都无法让她跳出贫穷的死局:钱不够,就只好在偏远的地方租房;住在偏远的地方,大量时间就被浪费在路上,于是用于提升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不管芭芭拉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我在底层的生活》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很多时候,仅仅靠自己的努力,穷人是很难改变命运的。
所谓多种选择,对于吴永宁可能是一个伪命题。在这种情况下,当有一天碰到了一个机会,一个通过别人的关注就能赚大钱的机会,如果你是吴永宁,你会放弃吗?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演员袁立曾加入过一个叫“大爱清尘”的公益组织,去到了陕南一个叫向阳村的地方。在那里,她见到了不少因为在煤矿打工而患了尘肺病的村民。这些人都很年轻,大多是“80后”,可等待他们的却是过早到来的死亡。后来,有不少人问袁立:“这些人为什么要去干矿工?有那么多工作可以做,他们完全可以不干矿工。”袁立解释道:“他们不干这个就没有别的工作可干,因为他们不识字,他们从小就没有上过学。”
其实,“吴永宁们”的悲伤就存在于我们周围,而我们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被偏见与想象遮住了双眼。于是我们才会问:“吴永宁为什么要去做这么危险的事情?那些矿工为什么不换个工作?”
所以,我们不能被偏见与想象所控制,而是要试着去关心那些我们并不了解的人,要试着去理解那些我们并不熟悉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清“吴永宁们”的悲伤,并阻止它“逆流成河”。
点评
面对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吴永宁坠亡事件,本文作者并未人云亦云地抨击吴永宁不珍視自己的生命,而是由点及面、以小见大,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出“吴永宁们”甘愿拿生命去冒险的深层次原因——生活残酷,生存不易。并进一步指出,我们之所以看不见“吴永宁们”的悲伤,是因为我们“被偏见与想象遮住了双眼”。如此观点可谓新颖、独到,让人耳目一新。此外,作为一名高中生,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让人称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