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
综观2017年高考全国各省市的作文命题,无论涉及高铁、共享单车,还是名句、高考,这些内容大都关乎生活实际,立足于日常生活。但要想写出一篇好的生活化作文,还要对现实生活做必要的归纳与抽提、总结与整合,甚至升华与超越。而从高考作文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考生的作文存在这样一些共性问题:对生活缺乏体察和思考,文章空洞乏味;对生活能感之,但却不能有效言之;能言之,却欠缺言说的深度。所以,能对生活进行很好的感知体察是写出好作文的前提,而能对生活进行深加工和思考更是作文出彩的关键。以下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高考就像一座独木桥。假如我挤过独木桥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我一定会珍惜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但如果没有挤过独木桥,我也不会黯然神伤,而是会继续拼搏奋斗,争取走出更广、更深的人生之路。立足当下,我还是会继续探寻通过独木桥的方法,不断让自己强大,不断让自己成长,经历风雨,接受淬炼,将独木桥拓宽成人生的坦途。
——高考作文《高考是一座独木桥——我看高考》
上述作文片段将高考比作独木桥,虽形象生动,源于生活,但从行文来看,却多为作者的自我言说,论证流于浮泛,缺少深度思考。“高考为何是独木桥?”“怎样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这些基本问题都不见作者的思考与洞见,这样的作文自然无法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此段可与下面的段落对比,以见高下。
高考的第一层境界就如牖中窥月。透过窗牖,能见明亮之月,但仍需居于堂室,有淡泊澄净的心态。“牖”就如高考所存在的诸多束缚和限制,你只能限于学校教室,有坐得住冷板凳的沉潜和钻研。而牖外总有月,照你前行,更不断在高考之路上给予你慰藉。试想,那些走过高考,在台上玩月的人,谁不曾经历一段独守书斋的寂寞,但内心仍保有似火的追梦的热情呢?
——高考作文《高考三境——我看高考》
以上作文片段抓住生活中窗外望月这一寻常举动,并将之与高考做形象关联,可谓妙哉。而行文过程更见作者思考之深入和严密:先分析“牖中窥月”与高考的相似性,进而借助“牖”与“月”的关系阐述如何看待高考。像这样既有生活气息,又能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提纯的文章,自是考场佳作。
综上而言,高考作文要想夺得高分,平時的作文训练还是应扎根于生活,但不能流于对生活的简单再现和描述,而是应将生活作为思考和抒情的凭依,真正做到既关注生活、立足生活,又超越生活、理解生活。生活之外,就思维而言,面对材料或事件要在深度上开掘,由果溯因、同类比较、正反对比、比喻说理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写作时,如能合理加以应用,便能让思维成为驱动写作的牵引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