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
如今,大家公认女孩普遍比男孩学习努力,成绩更好。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男孩生活懒散,没有目标,人际关系也处理不好,频繁卷入打架等纠纷中。男孩真的如此不堪吗?研究发现,非也。男孩多呈两极分化:一方面,15岁以后的男孩因意外、暴力、自杀等原因早死的可能性是女孩的三倍;另一方面,男孩如果培养得当,可以成为非常优秀的人,能干、稳重、会照顾人,其魅力远远超过同龄女性。
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将儿子“培养得当”,焕发无穷魅力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抓好以下三阶段。
第一阶段:温柔幼年(0~6岁)
这一阶段,父亲的角色虽然重要,但男孩主要还是依赖妈妈养育,这时的他们需要很多的爱和安全感。
发展特点:此时,男婴和女婴一样,都需要和抚育者建立特殊的亲密连接,而这个抚育者往往是妈妈。妈妈给他奶水、安抚和拥抱。爸爸这时候会和孩子玩一些让他颇感兴奋的游戏,如举高、骑在肩上等。
到此阶段后期,两性区别开始慢慢显现。女孩比男孩更会认人,触觉更敏锐。而男孩长得更快,玩的时候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喜欢学习使用物品,喜欢把积木搭得很高,而女孩通常把积木搭得较低。
父母的作用:如果妈妈是主要抚育者,那么男孩会把妈妈当成亲密关系和爱的榜样。如果妈妈温柔、坚定地设定规矩,而不是用打骂或羞辱的方式,那么男孩不仅会接受规矩,而且会很快进步。因为他知道妈妈爱他。
如果妈妈经常情绪低落,对孩子缺乏关注,男孩也会变的容易悲伤。如果妈妈爱生气,不时打骂孩子,孩子会迷惑妈妈是否爱他,并因此缺乏安全感。所以,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一定要休息好,有个好心情,这样才能养育出健康孩子。
当男孩捉了一只蜥蜴或者弄得满身泥巴时,妈妈应该接受男孩爱冒险的天性,而不是责备或嫌弃地催他洗手、换衣服。爸爸可以逗孩子开心,和他假装摔跤,同时温和地为他讲故事,在他生病时照顾他。这样,小男孩就会知道:男人既可以让人热血沸腾,也可以分担家务。
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和妈妈分离,男孩会有更加强烈的焦虑感。他会感觉自己被抛弃,因而也更容易关闭心扉,不和外界交流。所以,3岁前的男孩最好由家人照顾,而不是被送进幼儿园。有焦虑症的男孩更好动、更有攻击性,如果大人就此给他贴上标签,那这个标签可能会跟随他一辈子。
如果男孩在幼年就能体会到亲密、信任、温暖和友善,那么这些情感会帮助他更加平稳地度过青春期,平衡他爱冒险和爱竞争的天性。
总结:6岁之前,男孩和女孩没有根本区别。一般来说,妈妈是其主要抚养者,当然爸爸也可以承担这个角色。其实,抚养者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两个固定的人爱他,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让他获得内在的安全感。
第二阶段:学习男性(6~14岁)
到了6岁,男孩会有大的改变,他开始模仿超人、蝙蝠侠等英雄,喜欢舞刀弄棒,制造噪音和麻烦。另外,他开始黏爸爸,如果爸爸缺位,他会黏身边的其他成年男性,模仿并学习。如果得不到爸爸或身边其他成年男性的注意和关怀,有些男孩会出现打架、不服管教等问题。
父母的作用:此时虽然男孩开始黏爸爸,但不意味着妈妈就不重要了。妈妈应该让儿子知道,她永远都会支持他爱他,让儿子一直保持内心的柔软和温情。如果妈妈为让男孩变得坚强而疏离他,男孩为压抑悲伤,避免受伤,会紧闭心扉。长大后,他往往感情单调,人际关系不佳。所以对妈妈来说,不论儿子5岁还是15岁,你都要多拥抱他,告诉他你爱他。
相比妈妈,这阶段男孩更注重爸爸说的话,更愿意向爸爸学习。这几年是爸爸影响儿子的最好时机,爸爸应该花时间多和儿子在一起。如果爸爸缺位,男孩会去寻找其他能够教导他的男性,如年长的同伴。有些男孩因為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结果在某些团体中受到暴力、吸烟等不良影响。在这个阶段,爸爸需要真正承担起父亲的责任,深入儿子的生活,扶助儿子成长,在人际关系、品格力量、家庭婚姻、价值导向等各方面给儿子做出好的榜样。
下面的一些为父之道,供爸爸们参考:
1.挤出时间 如果你一周工作50~60个小时,那你很难成为好父亲。如果儿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则难辞其咎。你应该抽出时间来和儿子玩耍、欢笑,并教导儿子。
2.表达感情 男孩喜欢拥抱、玩耍、摔跤,但是有些父亲会通过讲故事、聊天等安静的方式和儿子建立联系,加深感情。这种方式也可以,只是有些疏离,不如拥抱、玩耍、摔跤来得亲密。
3.放松一点 做爸爸的不要仅仅出于压力或责任,才与儿子在一起,而要学会享受这段时光。可以选择你们两个都喜欢的活动,如一起运动、远足等。注意不要把亲子时间变成学习时间。
4.是慈父,也要是严父 有些爸爸为做慈父,把管教孩子、监督孩子写作业、为孩子选择学校等头疼事一概交给妻子,这样做并不合适。是男人,就不要逃避属于你的责任,你要和妻子共同养育儿子,并为年幼的儿子负责。
需要注意的地方:此阶段男孩会面临很多新问题,如霸凌、歧视和性信息等,需要父母密切关注。另外,男孩的心智成熟度会比女孩晚半年到一年。有些父母希望儿子早些入学,其实男孩晚一年上学,才能够和同班女生旗鼓相当,比较自信地投入学习,并适应学校生活。
总结:6~14岁是爸爸为儿子奠定男性基础的宝贵时期,因而爸爸再忙也应该挤出时间多关注儿子,和他一起散步、聊天、打球、告诉他很棒……这些美好经历会滋养男孩,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
第三阶段:渐渐成年(14岁后)
通常我们认为,孩子14岁之后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进入理想大学,然后找个体面工作。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包括我自己。但是最近几年,在经历过选择职业、建立家庭等诸多变化,品尝过失败和痛苦、辛苦和快乐之后,我才真正明白:我的自尊、骄傲,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的技能、学位和工作;我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和家人、伴侣的关系;我对别人的判断,更多的是基于对他地位和职业的考量。我意识到,如果没有自给自足的心灵,总沾沾自喜于物质上的拥有,那我离成年还很远。endprint
真正成年的人,内心有自己的原则,有跌倒再爬起来的勇气,有不被物质所奴役的能力,有对朋友和家人的爱。这样的人能够坦然面对矛盾和挑战,他对自己的认同、他的幸福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所以,孩子在14岁之后,目标不是考上理想大学,而是要渐渐在心理上成年。此时,爸妈要做的是继续爱他,但要后退一步,让他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和外界优秀的人,给他自己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机会。
发展特点:
1.思考 这段时间,男孩开始发展抽象思维,开始批判、分析自己、他人和身边世界,开始沉默和独处。在沉默和独处中,他开始思考和清理自我感受。
2.多变 青春期男孩是多变的、情绪化的。为探索自我,他会尝试不同的行为方式,有时自信,有时忧郁,有时像个老学究,有时像个嬉皮士……爸妈说不定会看不惯他,如染发、戴耳环、尖锐地批评别人等,但要记住一点,他的行为不针对我们,不是故意让我们难堪,他只是在探索、了解这个世界,或者想通过一些言行被朋友接纳。
3.从否定到肯定 男孩的青春期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是高中阶段,男孩带着美好的希冀看待周围,他期待发现真善美,却失望地看到了假恶丑,这让他对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持否定态度,对事情的批判毫不留情、犀利准确。但到了青春期末尾,即进入大学后,男孩从希望破灭到接受现实,希望改变现实中的不公,开始期待新的生活。
4.精力旺盛 这段时间,男孩的荷尔蒙是幼年时的800倍,身体飞速发育,整天坐立不安,打球、跑步成了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这时候的男孩最好能有一项喜欢的体育活动,假如不喜欢团体活动,也可以练习游泳、骑自行车等个体活动。
父母的作用:
1.看到问题 此阶段,男孩的身体已经和成年人没有区别了,他渴求更多的精神层面的交流和互动,希望能够追随激情和梦想。那些让爸妈恐惧的事,如吸毒、犯罪、酗酒等,往往是因为男孩找不到实现英雄梦的途径和值得跟随的人造成的。
2.建立沟通 父母不要批评儿子染发、穿衣打扮等表面问题,要透过表面,发现儿子内心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从儿子抱怨的话语中,理解他的正面诉求。比如“爸爸,你不理解我”,这是否意味着他其实需要你的支持和认可?“我恨你”,这是否表达了他的内心受到了伤害?“我找什么朋友,不关你的事”,这是否意味着他需要隐私?
3.避免过度养育 很多家长为帮孩子获得所谓的成功,不惜花大价钱聘请私教,送孩子参加特长班和各种比赛,要求孩子上名牌大学,帮助孩子选择研究生学院,甚至帮助孩子投递简历。这些看似为孩子好的帮助,不仅限制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还限制了孩子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
4.迈向成年 无论我们怎么希望孩子不要犯错误,或者在他跌倒时扶他起来,我们都无法替代他感受悲伤、失望和痛苦。不走弯路不犯错误,男孩就无法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就无法真正获得勇气和信心。而父母所能做的,就是为儿子提供机会,让他接受更多优秀成年人的教导,然后渐渐迈向成年。
需要注意的地方:男孩到了18岁,可以为他举行成人仪式,告诉他成人的责任和家庭对他的期许,可以和他讨论以后他会遇到的如性、交友、饮酒等一系列问题。另外,为他寻找一位或几位精神领袖定期聚会,分享成长经验,一起讨论问题并回答疑问,必要时站在他的身边,代表他、捍卫他、提升他。
总结:14岁之后,男孩渐渐脱离原生家庭,成为完全独立的人。爸妈需要把目光放远一些,越过上大学这道门槛,关注成年的真正意义,为儿子寻求可以教导、引领他的优秀成年人,然后給他独立发展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让他慢慢地成长、成熟起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