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2月27日文章,原题:中国与知识地缘政治——赢在长远 2018年1月有一条很少被人注意的重大新闻:根据《自然》杂志统计,中国发表于世界顶尖科研数据库之一——爱思唯尔的斯高帕斯的论文数量超过美国。尽管中国论文影响力尚不如北美和欧洲的,但它们有助于中国在一些领域引领趋势,还有可能促使西方世界与中国进行不曾有过的平等对话。最近数字显示,过去5年来中国作者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大幅增加37%。由此可见,如今哪个国家在大力投资于知识,并在未来收获知识的力量。
在取得科学大跃进的同时,中国持之以恒地追赶,至少已在两个相关领域赶上世界一流——创新和高等教育。创新方面,中国现在研发投入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专利等指标上,正快速赶上美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国目前有4所大学跻身世界研究型百强大学之列。而就在10年前,世界百强没有一所中国院校。此外,中国已成为外国学生青睐的目的地。
几年前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报告称,中国有多达3.5亿英语学习者。尽管中国仍是个英语不太好或使用不普遍的国家,但北京欲在一两代人时间内彻底改变现状的决心不容置疑。
再比如中国的研究型智库。数年前,中国几乎还不存在此类机构,如今这已成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向外国民众和政府传播“中国方式”。诸如“熊猫外交”、“一带一路”倡议——实践证明有助于促进中国的软硬实力,均是中国自出机杼的政治设计和推广,显然也依靠先进的社会研究方法和大规模民调注入活力。
从制定外交政策方面讲,中国对知识的政策开始结果。诸如探索和使用外太空、全球人口和大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和互联互通、网络安全、可持续性和风险管理、可再生和能源治理、金融经济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新材料、量子力学和战法这种理论上不好理解的众多课题,已成为中国职业外交官的常谈,从而切合该国现在和未来的最紧迫需要。
中国对知识的押注业已奏效。但这是一场长远棋局,需要战略思维和定力。▲
(作者达维森·洛佩斯,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