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野
“洋画”是用长方形厚纸片制作的画片,面积略大于火柴盒封面。上面印有历史故事、花鸟鱼虫、戏曲人物等,有的画片背面还印有与画面图案相匹配的谜语。在昆明,50岁以上的男士儿时几乎都玩过“拍洋画”这种游戏:孩子们把一张张洋画合在一起,摆在地上,轮流用巴掌去地上拍,或者用手中的洋画去拍地上摆的洋画,能拍翻即可赢走。男孩们不仅可以炫耀谁赢的洋画最多,甚至可以把赢来的稀少的、绘画精美的“洋画”与小伙伴换成课本和铅笔等文具。
花鸟图案洋画
“洋画”是如何在昆明流行开来的呢?清朝光绪后期和宣统年间,门户开放以后,香烟从海外传入我国,它和鸦片一样,最早也是由英国商人贩运而来。经历过鸦片毒害的中国人,对刚到来的香烟,都怀有戒备之心,1912年4月18日,昆明《华南新报》还刊出过一则题为《香烟宜禁》的消息。1914年,英美烟公司“三炮台”(ThreeCastles)牌卷烟刚运销到我省的时候,同样不被老百姓认可,在云南不太好销售。英美烟公司为增加“三炮台”香烟营业额,除讲求质量外,还想出种种类似今天“大酬宾”的办法来吸引顾客。“洋画”便是其中一种促销方式。在每包“三炮台”香烟中都附有“洋画”一幅和一张“奖券”,消费者只要攒够25张券便可凭券兑换镀金相架1座。这种促销方式非常有效,迅速为外烟打开了云南的市场,加之香烟吸食方便,不像水烟筒、烟斗那样麻烦,一烟在手,只需划一根火柴即可吸用,慢慢地,城里人接受了它,后来更多品牌的外国香烟大量进入云南,仅云南一地,每年流向英国的香烟费用高达几十万银元。在“提倡国货”的爱国之心促使下,为了发展地方民族工业,与英国人争夺市场,抵制洋货,有识之士开始开办中国人自己的卷烟厂,创办地方品牌,与“洋烟”抗衡。云南香烟工业史上,不乏披荆斩棘、苦心经营的开拓者,比如:今天仍在生产的“大重九”牌香烟创始人——庾恩锡(著名歌手庾澄庆的爷爷,昆明崇仁街的庾园、大观楼庾家花园、白渔口“磊楼”的设计者及主人)。
昭君出塞洋画
香烟粘贴广告
大重九香烟广告
庾恩锡早年在日本学习过园艺,回国后任过水利局局长、昆明市市长等职,1918年他离滇前往京、沪一带考察,看到香烟市场的光明前景,决心从商。1919年冬,庾恩锡在上海民国路开设了南方烟草公司,并集资购买了一批卷烟机器。仅半年时间,先后制出了“黑龙潭”、“重九”、“七七”等三种牌号的香烟,发售市场。首先在上海问世的“重九牌”香烟壳图案,为两个“九”字支撑着一朵菊花,寓意纪念云南“重九光复”。1922年10月,他将厂搬回昆明,创办了“亚细亚烟草公司”,并将”重九牌”香烟壳的图案改为“光复楼”的图案,楼的正中加了个尖顶阁楼。
更换重九香烟商标启事
20世纪20年代初,昆明的香烟市场上仍由“英美”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所垄断并平分秋色。庾恩锡力图奋起直追,继续生产“重九”、“合群”等牌号的香烟。眼见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为求自身生存,不能不在产品上推陈出新。新牌号的“大重九”牌香烟正是在这种竞争中产生的。为扩大消费市场,庾恩锡不仅在报纸上登出了广告:“大重九香烟问世,品质精美,定价低廉,爱国同胞,请君尝试之!”也采取了“英美”的促销方式,在每包烟中附设一张“洋画”。只要洋画数量积累到 10张就可以免费换一包“大重九”。这些“洋画”的主要内容是取材于中国的古典名著,比如《三国演义》《水浒》,广为流传的还有“二十四孝图”以及各地风景名胜图片等等。其正面印有相关人物,背面印有各卷烟厂商的广告语、地址等信息。这些“洋画”不仅提升了大重九香烟的销量,这种“洋画”的促销方式一直沿袭到了“公私合营”之前,由于香烟属于大众消费品,因此“洋画”存留在民间的也相当多,孩童间“拍洋画”的游戏在昆明广为流传。
大重九广告
20世纪30-40年代是云南烟草发展的黄金季节,各种公办、民办、合股的烟厂纷纷粉墨登场,省内外的商办香烟企业也是此起彼伏,诸如有合盛烟厂的“景星牌”、新华厂的“金鹰牌”、友合厂的“新鼎牌”、利民烟厂的”绿剑侠”、环球公司的“环球牌”等各种牌子的香烟推陈出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亚细亚烟草公司”逐渐被淹没,1930年,改为官办南华烟草公司。“大重九”一问世就在艰难中度过,几度停产,直至1943年云南纸烟厂成立后,“大重九”香烟才得以获得了新生,在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它已经扎下深深的根,延续了90多年的品牌奇迹,直到今天,仍然是云南烟草当中的领头羊。
今天,透过一张张精美的“洋画”,不仅可以让我们追忆小时候单纯的“游戏”,还能从中看到一二云南卷烟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