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思辨中的有意义教学

2018-02-27 13:31邵明雪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2期

邵明雪

[摘   要] 如何实现真正有意义的教学,这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深究的课题。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问导学,追踪数学本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用这样有意义的教学,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知,内化知识,并外化于实践。

[关键词] 有意义教学;以问导学;面积计算教学

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过分倚重让学生直接面对知识、接受知识的方式,让学生的学成了一种索然无味的被动行为。真正有意义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内化的过程中,可以追寻思辨、追寻思维发展的教学。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蕴含问题的真实情境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出新的知识,达到知识内化的目标,并进一步将新形成的知识外化于实践。本文试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处理为例,尝试在问学思辨中展开有意义的教与学。

一、追根溯源——寻求新知的来龙去脉

纵观数学的历史长河,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符号、定理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的发展是由问题驱动的,先有数学问题然后再想相应的求解办法,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孤立地看待数学问题,而是要将它置于整个数学体系中,追溯其历史文化背景,让知识在学生的认知中更加丰满、立体地呈现出来。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为例,在课堂中,教者向学生抛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为什么在那么多的平面图形中,我们要先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孩子们面面相觑。学生的固有思维让他们学书上所教的内容,但至于为什么教,学生很少会产生追根溯源的想法。孩子们都被这个问题激起了强烈的探索欲望,纷纷嚷起来:“老师,你就告诉我们是怎么回事吧!”此时,教者可以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由来:

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古埃及,按照当时的家业制度,国王将正方形或长方形土地分给每个人,因为要知道土地的盈亏,所以需要对土地进行测量,由此产生了几何学。及至现代,很多物体一个面的面积,都是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作为最简单的规则图形,所以在学习图形面积时,都从这两个图形入手,再推导出其他图形面积。

此时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这和古埃及人解决生活中的土地问题有关系啊。通过追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渊源,引发了孩子们探究数学知识源头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每个数学知识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成就了数学的独特魅力。

二、刨根究底——引导思维不断走向深入

在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领域中,判定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已有了有关的概念。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引领学生,让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信息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全方位感观——动眼去看,動手去做,动脑去想,用语言表述,用问题推动思维,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

同样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为例,在探索面积公式时,教者利用3个问题连成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获得新知。

问题1:用小组里的1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怎么量出以下图形的面积?

问题2:用同样的10个小正方形,怎么才能量出3号、4号图形的面积?

问题3:仍然只用10个小正方形,可以量出5号图形的面积吗?怎么量?

问题1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学生用小正方形铺满长方形后,不仅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求出面积,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一行的个数乘行数——求出面积。通过问题1,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的方法,并为下一个问题做好铺垫。

问题2构联新旧知识。如何在不能铺满图形的情况下,量出图形的面积呢?通过小组的合作研究,学生发现:只要沿着长和宽铺满,再分别数出用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将个数相乘,就能得出图形的面积。

问题3则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的层次。学生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用小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沿着长摆一摆,再沿着宽摆一摆,将个数相乘,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由此可见,在整个的探索新知活动中,学生因问而思辨。第一问温故知新。第二问延旧知,启新知。第三问抽丝剥茧,引导思维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内涵。由动手操作到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再到观察感悟,这是一个新知建构和内化的过程。借助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和有价值的操作活动,实现思维上的登山目标,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间协作学习的精神。

三、递进追问——驱动思维的发散

巩固应用的活动主要是以练习的形式展开,还要兼顾思维上一定的发散和提高,将新形成的知识外化于实践,让学生体验将自己探索出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自我实现感觉。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拓展练习中,教者设计了这样的一组问题。

学校将设计一个面积是16平方米的小花圃。

问题1:这个小花圃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问题2:怎么样才能将小花圃的所有设计方案有序列出来呢?

问题3:哪一种设计方案周长最长,哪一种设计方案周长最短?

问题4:通过刚才的设计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1学生可以先独立思考,先明确:要得到面积是16平方米的小花圃,长乘宽要等于16平方米。此时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是杂乱无章的,但都能想到一组对应的长和宽,比如长8米、宽2米,或者长4米、宽4米等。

问题2是在解决问题1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发散思考:怎样才能将所有的方案有序地呈现出来。

问题3将所学的新知——面积和旧知——周长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一一举例、比较,分别得出周长最长和最短的方案。

问题4将思维做最后一步的发散:学生要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做出猜想:等面积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越短;反之,越长。学生可以只有感观认知,在后面的教学中,再用例题进一步验证猜想。

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用问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用问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创设问的空间,给学生提供新知内化、新知生活化的体验过程。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刘劲苓,刘克臣.小学数学教育基本概念解读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07-309.

[2]徐利治.谈谈我的一些数学治学经验[J].数学通报,2000,(5):1.

[3]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47-48.

责任编辑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