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小学阶段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也逐渐成为了教学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首先介绍了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然后分析了引导探索与独立发现在探究式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对于实践运用与课外拓展环节进行了阐述,也希望能够为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探究是人类的天性,而儿童则天生就是探究者。早在18世纪,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就提出了尊重儿童发现的天性的说法。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当前探究式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小学数学阶段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是其真正的应用实践性依然不强。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突出探究的特征,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阶段对于其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好玩,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往往可以投入极大的精力,而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则难以接受,甚至会厌倦。结合这个情况开展教学,就必须重视情境导入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此来提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情境创设的节奏,既要认识到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点,也要做到“寓教于乐”,体验情境的教育性价值。其次,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加强环节的衔接,通过优化不同的环节中学生的参与体验以及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在情境创设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评价活动的价值与影响,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与组内互评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自己的认识程度,体现探究式教学的价值和优势。
比如在圆一课的教学当中,我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一个“圆”,让学生回答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圆的。学生纷纷表示“手表”“车轮”“硬币”。然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这样的画面“在平静的水池当中投入一个小石子,池心就出现了一阵又一阵的圆形的波纹”,这个视频十分具有震撼力,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过来。然后,我又继续用多媒体展示了美丽的向日葵、各种不同颜色的鲜花以及月亮上的环形山、电波、光环等等不同类型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都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学习的欲望。之后,我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着画圆,学生们都顺势拿出了前一天准备好的圆规,但是很多学生都画不好圆,一些同学画的比较好,但是画的很慢。这个时候我让同学们自己分小组探索一下圆的特征,自己去分析圆心、半径与直径在画圆的时候都有什么作用。大家了解清楚圆心与半径在画圆时的作用后,我让同学们利用圆形纸片和直尺探究圆有哪些特点,看哪个小组的学生说出的特点最多。最后,课堂的末尾简单做了总结,帮助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完成了探究教學活动。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层层引导,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并刷新认识,进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探索,独立发现
探究式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探索与发现,其中,学生本身的探索能力十分有限,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在发现阶段应该以学生自身为主体,教师不要给予过多的干涉。针对这个情况,探究式教学必须重视对于学生的引导,既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更要通过深入的探究与独立的发现来认识到数学知识表面背后的深层次的内涵,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学生们播放了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画面,然后在多媒体上展示了神州飞船的飞行轨道示意图。
“神州飞船绕地球一圈肯定要很长时间,大家知道怎么算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们就讨论了起来,之后教师又拿出一根绳子,绳子围成一个圆,让学生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一些同学认为“用软尺绕着量”,一些同学认为“把绳子多余部分剪掉,取开绳子后测量绳子长度”,还有的认为“把圆做一个记号,在直尺上滚一圈即可测量出长度。”,然后,教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分别进行测量,看看谁测的最准。当完成测量后,笔者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分析圆的周长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推导出了圆周长的计算方式,让学生提升了探究能力。
三、实践运用与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与实践运用是探究式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不但可以更好的提升探究教学的实践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重要性,从而提升学习的热情。另外,实践运用与课外拓展教学还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生活化与趣味性,因为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本身就是总结于自然界的一种科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数学的实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通过在课外拓展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升对于数学的认识水平,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并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一次课堂实践教学当中,笔者带着学生们在校园里做测量,突发奇想拿出几根1米长的直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测量大树的高度。这个时候很多学生都感觉十分为难,大树的高度至少有3米以上,直尺只有一米,如何用直尺测量呢。这个时候笔者并没有给出任何提示,只是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尝试探索。这个时候一部分学生意识到了“利用比例的方法测量影子来准确测量大树的高度”,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测量,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最终获得了一致的数据,提升了实践运用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亲自动手与感知实物材料,不但可以实现多种感官共同学习强化学习印象,同时也可以在交流、分享与合作当中收获快乐与知识。本文也试着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独立发展、加强课外拓展与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培养等角度进行了阐述,也希望能够为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创设条件。
参考文献:
[1]佘国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探究[J].江西教育,2017(27):63.
[2]师孝义.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上),2016(12):79.
[3]陈光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4(10):116.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光明街小学 2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