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个转向”讲好“中国故事”

2018-02-27 17:41周勇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7年32期
关键词:班列新闻报道一带

周勇

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工作,北京电视台于5月22日至7月30日推出了第二季“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大型新闻行动。摄制组派出近30人的前方团队,分6路沿“一带一路”线路跨越亚、欧、非三大洲进行采访报道,播出的70余篇新闻报道以精心的内容设计、高效的传播策略和精致的声画语言。体现了其新闻报道中语态、叙事、视野三个层面的转向。

由宣传到对话的转向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媒体自我中心的独语式报道屡见不鲜,宣传报道面临着形式单一、语态固化等诸多弊端。新兴媒体的介入和冲击使得传统一元单向的传播方式已然无法适应当下的传播环境。而在国际舆论场上,中国故事的讲述与传达、中国声音的传播与放大需要将传播者与接收者置于同一平面,进行充满交流感的对话。

第二季“天涯共此时”的新闻报道在贴近受众接受心理、尊重大众审美取向、遵循国际传播规律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在镜头语言、内容设计、传播渠道等层面改变了常规思路,“对话式”的报道透出一种全新的传播态度和情感。

在新闻作品的具体呈现上,“一带一路”建设者的情感倾诉、“一带一路”创业者的心路历程、“一带一路”受益者的真心独自三个方面是本季报道的重点。对于远在海外的一带一路建设场所和工作者,记者通过镜头语言与直接采访,建构了被访者与观众之间的直接对话关系。无论是情感倾诉还是心路历程,抑或真心独白,这种人格化的语言、人性化的对话,相较于“画面+解说词”式的新闻报道更具有沟通的效率与力量,这种真诚、动情的文本样式更具感动力与说服力。

“记者出镜”是本季新闻报道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在中国与缅甸的国界桥上,在巴基斯坦的反恐车内,在迪拜的电厂建设基地,在波兰的电视工厂,在莫桑比克的卫星电视天线旁边……“一带一路”报道的各个重要场景,几乎都有记者出镜的身影。电视新闻记者的现场出镜有着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优势,出镜记者以自身所看、所听、所想、所感来引领观众置身新闻现场,以极具亲切性和贴近性的人际沟通的语言让观众了解事件进展及走向。

同时,由宣传到对话的转向不仅体现在新闻文本层面,也在传播渠道层面有所呈现。北京电视台第二季“天涯共此时”报道,不仅在传统电视媒体端进行报道,也通过与北京广播电台、北京新媒体集团、北京报业集团、北京广播电视报社相互合作,实现全媒体联动报道。全面而丰富的传播渠道为“对话”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纸媒實现多媒体融合传播,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让观众和网友能够关注并参与到此次新闻行动之中。

由理论到故事的转向

对于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而言,“讲故事”往往比“讲道理”更容易让人接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讲好中国故事,落脚点在于将高屋建瓴的政治命题化解到每一则短小的新闻报道中。如何把一则新闻讲得引人入胜,如何把宏大的价值观与新闻命题寓于新闻故事之中,第二季“天涯共此时”新闻报道提供了值得肯定的思路。

对于观众而言,他们之所以关注新闻,是关注自身和新闻之间的层层牵连,他们需要的是新闻与人本身之间的切身相关与休戚与共。而在具体实践中,个体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本季新闻报道中就凸显了“人”作为新闻核心的作用,人的行为、人的经历、人的情感,都成为了新闻故事展开中最不能缺席的元素。每一个人身上的故事,都可以将个人的命运与经历同国家的战略紧密连结在一起,从个体延伸开来,则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发展故事。

例如,中欧班列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现代化呈现,它的开通为沿线各国带来了巨大便利,运输效率、贸易质量等都得到大幅提高——这是政治话语层面的价值。而在“天涯共此时”的新闻报道中,巧妙运用了中欧班列义乌运营负责人方旭东、西班牙小商品商人劲博、中国红酒商人金海军三人的个体经历——班列仓位一票难求、义乌的小商品运往西班牙更便捷、红酒不再怕海运途中变质,每一则小故事背后都是中欧班列时效性、便利性和性价比的良好诠释。

故事的讲述同样不能缺失情感的共鸣。情感是超越语言与文化隔阂的一种特殊存在,亲情、友情、爱情,这些美好情感是全人类共享的核心价值,可以架起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本季“天涯共此时”报道之中,对新闻中对情感元素的抓取和放大实现了更为深入人心的传播效果。驻扎海外十年,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的工程师对家庭的愧疚;错过孩子生日,只能视频为孩子祝福的年轻父亲的遗憾;中国西班牙两国少年因足球结成的深厚友谊……这些真实动人的情感丰满了政治报道的体量,让“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更为生动、温暖、有情怀。

由本土到全球的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并非只是站在中国的视角遥望世界,而是能够打开心胸,将世界纳入一个共同体进行考量和观照。第二季“天涯共此时”大型新闻行动的行进路线比第一季进一步延伸,报道版图跨越亚、欧、非三大洲,新闻报道涉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兰、德国、西班牙、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澳大利亚、阿联酋、卡塔尔、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塞拉利昂、莫桑比克等17个国家,涵盖了“一带一路”全球战略的各大洲和重要地区。北京电视台这次跨越了宽广空间的行进之旅,为观众带来了更为全面的观察与探访,更为深入的体验和追寻。

在国际视野下,新闻命题的设计也需要更为全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已不仅仅是经济的共建,而是包含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相互支撑、密不可分的层面。第二季“天涯共此时”报道团队就在“五通”领域进行深耕,镜头记录之下,中国在各个领域为“一带一路”所作的努力都清晰可见。反恐安保、轨道工程、油气管道、中欧班列、移动支付技术、媒体工作与文化产品……这些新领域、新建设将“一带一路”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更为深刻的高度,而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时最为珍贵的素材与案例。当然,新闻报道视野由本土到全球的转向并非要放弃本土立场,作为中国媒体,站稳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是时刻都须谨记的使命与责任。

“一带一路”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良好契机,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源源不断的精彩素材。新闻报道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亦同样肩负着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价值观的使命。北京电视台“天涯共此时”第二季大型新闻行动,以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创新了宣传报道的样态,为“讲好中国故事”留下了值得参考和学习的实际样例。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列新闻报道一带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 0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