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APP辅助初中教学实践

2018-02-27 22:09郑伟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期
关键词:平板电脑笔者

郑伟伟

摘 要 移动互联网给现代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智能移动设备APP应运而生,教育教学APP也层出不穷。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利用手机、平板等智能移动工具APP开展信息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间教与学即时互动反馈等方面效果明显。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微信;实验;教学资源;教育APP;科学学科;小班化教学;平板电脑;手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1-0085-04

1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已经完全融入并适应了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手机、平板等智能移动终端逐步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移动信息化教学现状

移动通信技術的蓬勃兴起,给正处于教改浪潮中的中国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切入点。早在2013年1月,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就组织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召开了“3G和宽带应用助力儿童教育发展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产业界、学术界搭建了沟通的桥梁,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网络上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APP早已是井喷式暴涨,百花齐放。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很多走在前面的地区、学校乃至教师因势利导,合理利用这种新的形势、新的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的时下最为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育部面向各省市地区大力推进的整合优课、微课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建设工程,国内外各院校陆续开放的网络公开课等。

然而,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目前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改革基本上都处于资源整合和平台框架建设期,或者处于初步试点期,仍没有向全社会铺开的迹象,也很难预测过渡期会持续多久。很多学校和教师依然坚守传统课堂,利用远落后于当前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手段授课。包括笔者所工作的学校,几年前就开始在每届初一年级设立两个平板教学改革试点班,教师和学生尝试利用平板电脑及配套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但即使是试点班级,也无法实现平板教学日常化,高科技的教学设施设备在大部分时间里被闲置。

3 利用APP辅助教学的实践尝试

笔者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当前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参与者,面对普通班教学课堂中学生无设备,只有教师一人自备智能移动终端的现实条件,从自身角度观察、探索和思考移动通信技术这一新兴事物,依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APP进行辅助教学的实践尝试,当然也得益于课后学生家长和设备的支持。以下是笔者的教学应用举例。

利用向日葵远程控制软件,实现手机或平板对教室电脑的操控 笔者所在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是“小班化视野下的小组合作生本课堂模式”,顺应目前全国盛行的合作学习理念,体现学为中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班级学生都是分小组进行合作。于是,教师再也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坚守”在讲台上,而需淡化“阶级”观念,时时融入学生、小组中进行提问、指导、观察、评价等。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这样的课堂模式曾一度使笔者非常困扰,因为科学课上常常需要使用课件、图文、影像、Flash软件等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而每一次对这些多媒体资料的翻页、控制及切换,笔者都不得不回到讲台,既浪费时间,又会破坏课堂的整体感和流畅感。直到发现并使用了向日葵远程控制软件这款APP,完美实现手机对教室电脑的控制。

该软件使用方法:首先,在教室电脑上下载并安装向日葵Windows版远程控制软件,打开后立即绑定,注册一个账号,开启后台运行;其次,在教师的智能手机端安装向日葵远程控制软件,打开后输入之前电脑端注册的账号密码,点击登录,选择需要控制的教室电脑,再选择桌面控制,之后每次准备上课时,同时打开电脑端软件和手机端软件,选择控制即可。如果觉得手机屏幕太小,操作不够精确,也可使用平板电脑用同样方法进行控制。

通过使用该软件,笔者可以在教室任一角落实现对电脑的一切操控,完全摆脱了电脑、鼠标的束缚,很好地取代了以往功能单一的手持PPT翻页器。科学课堂上也能更好地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身份融入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度投放到各个学生身上。

利用校朋APP实现课堂实时评价、评价汇总及班务通知 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合作外,更少不了相互间的竞争,所以对于学生或者小组的及时评价成为激发热情、促进学习的必要手段。笔者的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要求每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样化评价,甚至在每个教室黑板上都配备了小组评价记录表,给每个班级都发放了小组评分统计册。但是,教师和学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反映了不少问题,例如:在课堂行进过程中不时地到黑板记录表上打分,常打断流畅的课堂氛围,甚至影响教学思路,显得生硬;班干部在记录每日的小组评分时往往只剩一个总分,而具体由哪位同学加分或者扣分则早已遗忘,这对学生个体的日常总评价及学习改进很不利。

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课堂和更全面有效的评价,在课堂上使用一款名叫校朋的教学评价软件。该软件分教师端和家长端,其优势在于能够使用移动的智能终端在课上或课后随时随地对班级每个学生或小组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价,并且具有很强大的自定义编辑功能,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添加一系列评价项目。如图1~图6所示为笔者在软件中建立的模拟班级“初一9班”的科学学科评价示例图。

在课堂上使用校朋APP,操作简单快捷,并且对每个学生都会自动产生记录报告,避免教师上下讲台的打分过程和学生分神的抄录过程,实现课堂评价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使用该APP还支持添加多个科目,支持上传学生真实头像,支持家长端一对一登录查看,所以也利于班主任教师掌握班级整体情况,利于家长动态跟踪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endprint

此外,校朋APP的班务发布功能也是吸引笔者的一大亮点。在一位教师登录设置好班级之后,可以向其他任课教师和全体家长发出加入邀请,共同加入一个班级,类似于建立一个班级QQ群,之后便可进行通知的发布或者信息的交流,如图7、图8所示。

利用Airplay技术实现科学实验过程的实时投屏 实验是科学课堂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笔者时常需要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或者引导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大部分的科学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来得出结论,从而建构新知。然而在讲台上演示实验或在小组内自主实验时,极差的可视化效果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这一建构过程。很多时候后排学生根本看不清实验现象或者数据,教师又不愿时常用视频代替操作浇灭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矛盾一度困扰科学课堂。

Airplay技术是随着移动设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能够实现Airplay投屏的软件有很多,现在课堂上常使用一款叫作ApowerMirror的投屏软件。只需在教室电脑端安装该软件并注册一个免费账号,安卓系统的手机或者平板也安装该软件,iOS系统的移动端则无须进一步安装。只要教室电脑和智能移动设备连接的是同一个无线网络或者两者之间已用数据线相连,就能实现将手机屏幕投射到大屏幕上。操作如图9、图10所示。

如课堂教学《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水的三态变化”第一课时,需要演示“观察冰的融化过程”这一实验。在该实验中,冰块的状态变化和温度计的示数是学生需要重点观察和记录的两块内容,但以往的课堂实验效果很差,因为无色透明的冰块很难观察,温度计的液柱和刻度都很小,难以让全体学生看清,常常只能派一位学生代表上台观察和报数。使用Airplay技术将手机画面投屏后,只需打开手机的视屏拍摄功能,然后找个好角度对准学生需观察的部分实验器材即可,全班学生都能很清楚地通過教室大屏幕观察实验。

另外,ApowerMirror还有截图和画笔功能,可以将实验过程中重要的画面截图保存,需要时再从文件夹中调用,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又避免重复操作浪费时间。

利用QQ的文件传输功能辅助教学 QQ这款软件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它的聊天功能和群组功能一直在被大家使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沟通效率。笔者则主要利用该软件的文件传输功能来辅助教学。自从移动智能设备出现和普及之后,就发现可以在移动端和电脑端同时登录QQ账号,并且能够快速互传文件。笔者认为QQ的这一新兴功能完全可以替代老式的实物投影设备,于是马上付诸实践。现在的科学课堂,但凡涉及小组合作成果展示、解题展示、设计方案展示等需要进行实物投影时,笔者都会在候课时先在教室电脑端和手机端同时登录QQ,课堂上在指导小组合作活动或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时,便可用手机将一些有利用价值的合作成果或答题情况等拍照后通过QQ传到电脑,之后就可以很清晰地展现在大屏幕上向全班分析讲解。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这一功能,有效地弥补了老式实物投影设备使用位置固定、画面清晰度低等缺点所造成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可视化程度,真正发挥了实物投影的教学价值。

利用微信实现师生互动式学习 微信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因为它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快速有效的沟通交流,更方便了大众的日常生活。跟QQ一样,微信迅速被广大教师应用于日常教学。

笔者所在学校为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虽然班级学生人数与普通学校相比有所减少,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依然很难快速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困难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微信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消息推送等功能,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间1对1的答疑解惑。学生在家可以利用微信随时随地向教师提出个性化问题,在班级群中可以进行群体性的问题讨论和学习交流。而且,微信还支持语音交流,教师或学生可以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描述得更为清晰具体,使课外指导的效率和效果更佳。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进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和对学习情况的展示及评价。在小长假或者寒暑假期间,教师会定时发送信息,要求学生通过微信更新作业完成情况,并提出一些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避免临时抱佛脚,也便于教师及时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优秀作业和出色表现等都会拍照上传班级群,不仅是对展示学生的认可与鼓励,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与标杆。

另外,科学学科常要求学生在课外体验一些家庭小实验或者完成一些科技小制作。有了微信之后,学生可以将实验过程或者科技作品拍成视频上传班级群,降低了动手类家庭作业的检查难度,也使学生收获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和成就感。

4 结语

现如今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正在被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刷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现代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上只是笔者顺应社会发展所做的初步实践尝试,很多地方仍显稚嫩。新时代的教师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变化,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工具开展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即时互动反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板电脑笔者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