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马克思异化理论

2018-02-27 16:31曹法平
财税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摘 要 作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直是研究的重要文本依据。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用劳动对象化向异化劳动转化的逻辑必然性替代了异化的偶性是有前提的。他在考察“异化”、“异化劳动”和“人的本质复归”之后,以“异化劳动”而不是“异化”为核心范畴,侧重在“劳动本体论”的理论基础上,解释异化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何以可能的问题。在“人的本质复归”的思考中,辩证地扬弃私有财产,达到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实现共产主义与“实践的人道主义”在劳动维度上的契合。

关键词 异化理论;异化劳动;人的本质复归;共产主义

中国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个文本中对劳动异化的认识并没有过多停留在哲学的层面,而是沿着主体性原则,从自我出发,侧重从交换、财富等现象角度对劳动异化进行解释,但未就异化理论的逻辑内容展开广泛而深刻探讨,也未实现对黑格尔“异化理论”(theory of alienation)的扬弃。这就容易遗留下一个前提性的疑问,即对象化劳动是否意味着劳动的异化?毫无疑问,这个方向性和原则性的假设对科学把握《手稿》的内在旨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然而,对于如何认识《手稿》中异化理论的问题,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基本肯定说”,认为“异化概念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的基本观点”[1]P95,肯定异化理论在《手稿》中的作用;二是“总体否定说”,认为由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已经放弃这一概念,所以“异化(劳动)还不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概念”[2]P22,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无“实质性的、基础性的地位”[2]P22;三是“积极过渡说”,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异化的狭隘理解,不仅把它归结为‘异化劳动,而且把异化置于广阔的历史发展空间,作为表述历史、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维度”[3]P76-77。这三种观念基于不同学说立场对异化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认识,但上述观点却将“异化”和“异化劳动”混淆使用了。“总体否认说”和“积极过渡说”虽然主观上有意区分“异化”和“异化劳动”,但在价值判断上造成了“异化”和“劳动”的分裂。“基本肯定说”却把“异化”而不是“异化劳动”当作《手稿》的核心概念。其实,无论“异化”还是“劳动”,都是马克思借用的概念,二者的统一才产生《手稿》的核心范畴。“抓住‘异化来谈马克思当年思想的成熟与否,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4]P70。因此,正确理解《手稿》中的“异化”和“异化劳动”是厘清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线。

一、异化:主客体分离的始极

“异化”一词最早在霍布斯的《利维坦》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当作学术用语被使用,但异化概念的源流来自德国古典哲学。这是因为德国哲学之中蕴含着强烈的人本主义传统,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远影响。随着马克思《手稿》的发表,异化概念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而后发展成为一个讨论研究的经典问题。

康德站在德性和欲望、科学理性与人类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异化现象。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奴性才是最大的恶,依附于他人,屈服于外人的人已然无法被认定是一个人。“人是目的,又是手段”[5]P83,追求个体欲望满足的非社会性的恶,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由人们起主导作用创立的科学,反而以后期支撑力的形式给人带来消极影响。人应是目的本身,但却成为手段和工具。这些应然层面的预期与实际展现的矛盾,都属于异化现象,即一种对抗性的社会关系把人的活动的产物变成了与他格格不入的、异化的、对立的东西。虽然康德未在《纯粹理性批判》一文中直接明确地提出“异化”概念,但是在反对封建宗教神学过程中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考,讨论了异化的起源及范畴。费希特是从主客体的关系探讨异化的,认为自我设定非我的过程就是主体创造客体的活动,而与主体对立的客体实际就是异化了的主体,它在消解主体独立性的同时,成为被客体限制和束缚的力量。实际上,这是从认识论范畴内的异化,但费希特并未过多停留在异化的产生和源流上,他希望通过主体能动性,克服客体的束缚并以客体为凭借,对主体自身进行更深度和广度的认识,从而实现扬弃,也即是主体的复归。黑格尔的异化是指“绝对理念”的异化,,他把一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当成“绝对精神”的对象化、外化和物化形式,进而通过扬弃回到自身,使异化具有了普遍性和絕对性,把“异化变成了人类生活中永恒的和不可消除的范畴”[6]P157。于是,异化成为否定之否定运动的一个必然环节,“绝对观念经自我丧失又自我复归”[7]P11-12。费尔巴哈将异化纳入其人本主义范畴,用宗教异化作为人的本质异化,用抽象的人代替“绝对观念”,揭示出异化的核心内容,即从人本质异化出去的精神实体—上帝反而成为一种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成为“束缚统治人的一种力量”[8]P7。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异化和对象化、外化、物化作了严格的区分,并将异化范畴置于社会历史的维度考察,认为异化是指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化的对象同劳动相对立。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象化才会异化,而并非一切对象化都是异化,说明劳动或异化劳动这个概念在马克思异化理论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人的异化与其劳动产品勾连。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6]P166,实际将异化的概念推广至整个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中。于是,对异化理论的追问将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若用“劳动”或“异化劳动”的概念解释“异化”的问题,是否将异化理论局限在劳动的层面?二是若将扬弃异化劳动的历史辩证伐归结为“人的本质复归论”的逻辑图式,则二者在马克思“人道主义”建构上有何种关系?探寻问题答案的前提在于对异化劳动的追问。

二、异化劳动:现象到本质的直观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问题的研究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观的影响,但与他们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将异化和劳动相结合,从分工与私有制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工人生活状况进行考察,得出异化劳动是造成社会压迫、不平等及阶级斗争的根源,即“分工导致了劳动本身的异化,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和私有制的产生”[9]P158。正是因为“异化”概念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方面的剖析,使得异化劳动性质及其表征得以显现。在社会关系中,异化劳动遮蔽劳动作为佐证人的本质的唯一方式,以异己存在物的形式与劳动发生对立。因而,异化劳动失去在主体劳动意义层次上的价值,借助财富为资本家占有,这是对异化劳动的高度抽象,但就具体内容而言,在《手稿》“异化劳动”章节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异化劳动”的本质内容来自马克思对其所作的四个规定,包括:在劳动结果上,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在劳动过程中,体现三个维度的表达,即劳动者与其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endprint

(一)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作为工人劳动对象化的确证,却以异己的力量同工人自身相对立而存在,这与人的本质要求大相径庭。人的本质在劳动,劳动产品反映了在—之—中工人的劳动,是工人劳动本质的反映。它就像一张映射工人“镜式劳动本质”的“名片”,使得工人劳动能力及其本质属性的抽象以具象化形式表达出来。但在这样一种生产关系下,“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0]P51,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在质和量上表现为异己的独立力量,支配着工人的生产,因为工人从属产品的分配取代了产品从属工人的形式。与此同时,那些被资本家占有的、为工人创造的财富迅速转化为资本,完成支配工人的使命,诚如马克思所言,“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10]P51。

(二)工人同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作为工人和自己劳动产品异化的结果,劳动行为本身也发生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工人肉体的摧残,因为劳动性质由自愿性劳动蜕变为强制性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自由得一无所有,沦为“自由工人”[11]P360,被迫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从事体力繁重的工作。同时,劳动的异己性表现为劳动成为一种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主要体现在为生活所需而被迫劳动,只要强制一旦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10]P54,这是为生存而做出的牺牲。二是对工人精神的摧残。在马克思理论中,对象化劳动于现实的人而言,是现实的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衡定。这个必不可少的发展环节使人的本质以物质资料生产的形式呈现,个人智慧和勤劳等品格在劳动中得到彰显。与此同时,劳动者也会在此过程得到创造和生产的快乐、喜悦和满足等精神性的愉悦。但异化劳动将劳动造就成物质生产的机械运动,消解人的主体性。

(三)工人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劳动使人成为人,人正是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中确证自己的类本质。这样看来,人的类本质在于从事生产劳动时具有的意识性和自由性,而不是投入生产劳动中这个发生动作本身乃至过程。但在强制劳动下,工人只有在不劳动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而在劳动中却发现自己不如动物。这种从人性到物性的迁移,人类意识的自由自在性的贬损,模塑于异化劳动的生命活动和类本质相异性,导致其对于自身的关系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于是,人的异化就在异化劳动的层次扭曲了作为类的自然属性,由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人在劳动中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只是为了生存而劳动。

(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综合上述三个维度的异化分析,产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原本劳动生成人,但不是生成作为个人抽象的人,而是社会关系的人或人的社会。因此,劳动使人对于社会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个体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是人的个体生活和类生活的现实环境,对人有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创造的各种客观关系的集合。但在劳动滑向异化的情况下,劳动既与自我发生对立,又与其他劳动者相对立。整个社会便按照物的关系和物的原则组织起来,抹杀人的社会关系,忽略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内在属性纯粹物品关系在和人与人关系的间距中实现遮蔽与可能替代,逐步造成人与人关系逐渐疏离、冲突和对立。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通过劳动异化的四种规定,集中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物支配人的现象,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进而,他将私有制或私有财产视作异化劳动的根源和结果。一如在《手稿》“异化劳动”章节所论述的,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才造成了工人劳动与其劳动资料的分离,最后指向人和人关系的分离。异化理论的突破口在于“劳动”,使得“劳动本体论”的意义得以可能。但马克思并未在“劳动本体论”上作过多停留,而是将理论导向实践,形成一种面向共产主义的唯物史观。所以,异化劳动理论实质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实现劳动本质的复归。这也是在前文追问中需要解释的问题,即人的本質复归的逻辑图式在马克思“人道主义”建构中的意义关系。

三、人的本质复归:劳动实践的辩证关照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实质来自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异化观和历史哲学的超越。黑格尔认为,“精神的发展过程,自身就是一个不断扬弃自身前一阶段的辩证发展过程”[12]P54-55。马克思吸纳了黑格尔辩证运动的方法论思想,却不满黑格尔对历史运动的抽象和思辨,因为黑格尔辩证法是一种形式逻辑而非本质认识。马克思期望在“绝对精神”之外找寻“本质问题”,即对异化的内容加以改造。于是,他借助于黑格尔的辩证法三段论(正题→反题→合题),以异化劳动为参照系观照正题和合题,这就需要对“本质的问题”即异化的内容加以改造,以在“绝对精神”之外寻找历史的真正发源地。

复归就是从人的本质又回到人的本质过程,借用黑格尔辩证三段论的逻辑图式,应包括三个内容:“人的本质Ⅰ→非本质→人的本质Ⅱ”,其中“人的本质Ⅱ”是对“本质Ⅰ”更高阶段的回复,而回复的过程应视作螺旋式的线性发展进程。倘若将“劳动”当作人的本质的真正出发点,那么整个本质回归将呈现出“一般劳动Ⅰ→异化劳动→一般劳动Ⅱ”的历史辩证。其中,“一般劳动Ⅰ”是包涵潜在对立面的正题,它以“异化劳动”的形式实现对立面的反题,而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一般劳动Ⅱ”则是合题。合题并不是对正题的简单重复,而是处于更高阶的正题和反题的统一。

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实现人的本质复归在于对私有财产(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把属于人的本质归还于人,实现人向自身对本质的真正占有,这不就是共产主义终极旨趣吗?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逻辑图式向马克思“人道主义”勾连呢?真正的答案在于劳动或物质生产实践。马克思曾明确反对把“人的本质”与“劳动”割裂开来,因为人的本质异化的根源在于异化劳动,而人的本质复归也以异化劳动的扬弃为前提条件。在此意义上,“一般劳动Ⅰ→异化劳动→一般劳动Ⅱ”的历史辩证又可表达为“人Ⅰ→非人→人Ⅱ”的历史图式,但前者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而后者只是其外在表现。从这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因为劳动的物质性本质才有了人本主义向度的阐释,所以二者不存在逻辑之上的间距与冲突。endprint

总之,马克思异化理论深刻揭示出劳动是人的本质,社会历史就是异化劳动和扬弃异化的发展历史。在《手稿》中,共产主义被定义为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对“人性复归”中“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过程。客观意义上,这种终极劳动实践论的“人道主义”关怀,为马克思之后打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缺口”奠定理论基础。但由于认识相对性的局限,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侧重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劳动的异化,而忽略对社会生活领域、精神文化领域的着墨重彩,使得马克思在解释社会现代性以及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在精神领域的流离失所等问题的缺失,但并不妨碍马克思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精确诊断。具体而言,可做下述考量:马克思在《手稿》中把人的本质的复归归结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或异化劳动的扬弃),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下,扬弃异化劳动最终走向在于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要正确处理劳动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推动整个社会联动、“五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发展中人民主体的向度,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就像马克思解释人性的结构性分析与阶级性分析的统一原则一样,把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和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勾连,由单个人的命运脉络关系延伸至对社会命运的关切。

参考文献:

[1]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3(02).

[2]段忠桥.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J].江海刊.2009(03).

[3]张奎良.作为“历史之谜”的异化及其评价尺度—与俞吾金先生切磋[J].中国社会科学,2003(04).

[4]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德)伊曼努尔·康德,孙少伟译.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6]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7]周全华、吴炜.异化的本质即价值异化[J].哲学动态,2014(10).

[8]安桂琴.从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J].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1).

[9]邓晓芒.劳动异化及其根源[J].中国社会科学,1983(03).

[1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苏)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2](德)黑格尔,潘高峰译.黑格尔的历史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The view of Marx 's Alienation Theory

A Case Study of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in 1844"

CAO Fa Ping

(College of Marxism, Jiangxi University of Economy and Finance, Nanchang, 330013)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ought for Marx's alienation theory,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 has been an important textual basis for research. In this work, Marx's use of labor to the alienation of labor to replace the logical necessity of alienation is a prerequisite. After examining "alienation", "alienation of labor" and "the nature of human return", the "alienation of labor" rather than "alienation" as the core category, focusing on "labor ont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theory of alienation What are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n the thought of "the return of human nature", dialectically abandon private property, to achieve the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sm, to achieve communism and "practice of humanism" in the work of the fit on the dimension.

Key words:Alienation; alienation

of labor; human nature of return; communism

作者介紹:

曹法平,(1988-),男,汉族,江西南昌,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5级硕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诗歌集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幸福异化:一种研究幸福问题的新视角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异化问题研究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