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道之春秋

2018-02-27 20:26傅剑仁
北京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子路弟子老子

傅剑仁

春秋,是齐、晋、楚、秦等强国用武力争霸之春秋,也是儒、墨、道、法、卦、兵等百家用思想理论争鸣之春秋。争霸演绎的是众多诸侯国的消亡,争鸣演绎的是思想文化的百花齐放。

把各自创立的思想理论推广、传播,是春秋强国争霸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老子骑着青牛,走出周朝的深宫大院,朝西域走去……

于是,孔子走下讲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于是,墨子昼夜兼程赶到楚国,与制造了云梯的鲁班演绎城池攻防决战……

于是,列子“冷然善也,旬五日而后反”。不仅在他乘风所到之处,枯木逢春,重现生机,而且带回了“愚公移山”“鲲鹏展翅”等大量恢奇怪诞、气伟而采奇的寓言故事……

炎黄祖先的诸多大师,为炎黄子孙贡献了各不相同的布道高招。

戏说孔子向老子“问礼”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陈国人,为周朝史官,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是孔子的老师。老子为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写了一部《道德经》。

《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后人合而称之为《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道经》的开篇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德经》的开头语。《道经》主要阐述宇宙之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化之妙;《德经》主要阐述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德又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是“生而不为,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即不以德为德,不自居有德的德,这是天道自然无为精神的体现。“下德”是世俗所崇尚的德,即世俗所崇尚的仁、义、礼这一套。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即仁、义、礼,是失“上德”后的产物。

这里可以看出,老子是在仁、义、礼上,与儒家分道扬镳的。老子如是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大道废,有仁义”。简单说即是,“道法自然”的大道不遵循,结果就是统治者开始用“下德”,即仁、义、礼这套统治术来愚弄天下,愚弄百姓,结果是“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其实,老子在周朝当史官,就是主持施行周公旦首创的礼仪官员。据史书记载:周朝的史官,无论大史、小史,在朝廷举行的祭祀、会盟、朝觐、射事等活动中,协同主持礼法仪式。可以说,当时的天下,周朝最懂礼仪,而周朝中最懂礼仪的是史官。老子在周朝当史官,是最懂礼仪的,故有孔子向老子“问礼”一说。

孔子向老子问“礼”,司马迁是这么记载的: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之后三百多年的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这个记载,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老子已经抛弃“礼”了;另一个是,孔子听了老子讲的,很服气。

抱着学“礼”而去,终身为“克己复礼”呐喊、游说的孔子,为什么会对老子抛弃“礼”而讲的“道”服气呢?老子都讲了些什么道理?他俩有没有理论上的碰撞?有没有据理力争的对决?个中细节都是什么?司马迁的短短记载都看不出来。作为后人的探究,只能把道学、儒学两位大师一以贯之的论述,结合起来想象、填充了。

笔者斗胆想象、填充如下:

公元前五百多年的一天,天高云淡,微风习习,在鲁国设坛讲学的孔子,走下讲坛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大道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往否?”

南宫敬叔也仰慕老子,欣然同意。

见名誉天下的孔子前来求教,老子非常高兴,热情接待。

华夏史上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第一次聚首,对伏羲发明、周文王完善的《易经》所揭示的宇宙、天地、人间的自然之道,从阴阳两极进行了完美的阐释。孔子主阳,信奉儒学,提倡用仁、义、礼匡定天下,鼓励人们拼搏进取,学而求进,用儒家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主阴,信奉道教,提倡人们遵从“道法自然”,以柔克刚,循宇宙本根之源,适天地变化之机,应阴阳变幻之妙,无为而为。两位大师从阴阳两極,完成了对《易经》的全面理解和阐释,为炎黄子孙读懂理解《易经》开启了大门。

数日后,孔子向老子辞行,老子以礼相送,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孔子行礼,洗耳恭听。

老子赠言道:“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老子赠言所讲的道理源于《易经》。

《易经》被很多人视作占卜之书,是有失偏颇的。《易经》揭示的是宇宙、天地、万物、人事的发展变化规律。既然是揭示规律,那么人的命运因家庭、性格、教育、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呈现的命运轨迹也就各异。《易经》能揭示这种轨迹,因而能显示占卜的预测效应。但从根本上说,《易经》不专于人的命运占卜,而是教人们如何把握适应事物本源的发展变化规律。如“乾卦”《彖传》说的是:博大的、象征万物创始的乾卦。万物供养它而开始发展生长,它是统帅万物的本源。乾卦各爻按不同的时位组成,犹如六条龙连接驾驭天地之间。天地自然变化形成万物的规律,万物各自运蓄精气,保持太和元气。本传《象》首语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接下来的初九等卦,无论是“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君子终日乾乾”,还是“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都是在教人如何把握、适应发展规律,即不该有所作为就不能作为,不该居上位就不能居上位。否则,“亢龙有悔”,物极必反。至于老子给孔子赠言,更多的讲的是“谦卦”,该卦的总纲是“谦亨。君子有终”。为什么?因为天的规律是使满盈亏损,使谦虚得到增益;地的规律是改变满盈,充实谦虚;鬼神的规律是加害满盈,降幅谦虚;人的规律是憎恶满盈而喜好谦虚。周公如是说:“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近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endprint

可能是几天来孔子与老子的交谈,孔子的学识、言表,使得老子觉得有必要对他以谦而赠言。

孔子也许没有听懂,但他还是凭着自己对老师的尊重,顿首说道:弟子一定谨记!

行至黄河岸边,滔滔河水如万马奔腾,发出虎吼般的雷鸣。孔子不禁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时的孔子感慨万千,黄河之水奔流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礼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在这里,老子回到他的《德经》,用“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下德”理论,对孔子进行点化。

显然,孔子抱定的儒家理论,不肯就老子的点化而抛弃。

孔子解释:“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继续点化:“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之为也,何劳人为乎?”顿了一下老子接着言道,“人之所以生、所以死、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礼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贼,击之愈响,则贼逃之愈远矣!”

见孔子翻着白眼,不知所然,老子指着奔腾的黄河言道:“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子问:“水有何德?”

老子接着点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顿悟,道:“先生此番点化,使我茅塞顿开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脸上绽出笑容,连声说道:“汝可教矣!汝可教矣!”他接着点化:“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汝?”

在这里,老子道出了肺腑之言。之所以如此推心置腹,可能是老子看清了,孔子是难得的可塑之材,但他“骄气于言表”“志欲于容貌”的表露,很可能毁掉他的前程,埋没他的才华,因而老子运用他的道家理论,对孔子进行点化、引导。

孔子开悟了,他辞谢老子言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遂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孔子与南宫敬叔回到鲁国,众弟子围上来迎接,打探向老子“问礼”的情况。

孔子不无感慨地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以上想象、填充,似乎能从多个版本的历史典籍中得到证实。例如,《礼记·曾子问》载,曾子向孔子提出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送葬的队伍已经走到半道,如果此时出现日食,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他跟随老子主持过丧礼,赶上日食,老子说:“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老子的解释是:“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见星也?”老子说的是,日食之后很可能出现星星,如果让死者顶着星星被抬走,是对死者的羞辱。尤其是,孔子回到鲁国后,潜心研究《易经》,写出了自己对《易经》理解的《易传》,由此还发出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感叹。那年,孔子恰好五十岁。孔子甚至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告别老子之后不久,老子便与自己从事的周朝史官告别了。他的高尚,使得他不可能说一套做一套,他信奉自己正在创立的道学,就绝不可能还留在周朝从事儒学那套礼法事宜。尤其是在与孔子的交流之后,他的道学理论已经基本形成,下一步所要做的,便是炎黄史上更伟大的事业!

周朝宫殿的高墙大院,在老子的背后渐渐远去了。他独自一人,骑着青牛向西域走去,天地之间,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伴随着他前路遥遥,心路漫漫。

是夜,函谷关守将关尹,信步登楼,仰望太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这位自幼便观天文、读古籍的守将,立即意识到将有圣人至,于是,连夜派人清扫道路数十里,夹道焚香,准备迎接。

老子倒骑青牛而至,关尹跪拜迎接,言道:“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呈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至也。”

关尹将老子请进官舍上座,焚香礼拜后又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endprint

这是天意!老子离开周朝,正是要完成他对道家理论的著述。于是他捉刀笔于昼夜,刻下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洋洋洒洒,五千余字。为华夏,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一部不朽之作——《道德经》。

《道德经》究天人之际,察万物之情,通古今之变,应人生之事,证大道之真,是一部大道科学的百科全书。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老子的思想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朽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道德经》外文译本近500种,涉及30多个语种,是继《圣经》之后,在全世界发行最多的书。即使如此,在德国总理任上的施罗德仍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人们解释思想上的困惑!

《道德经》是中国的,是世界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感到极其骄傲!

孔子挺逗

孔子是圣人,其实他挺逗的,通凡人的性情。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家族没落,到孔子呱呱落地时,家境已“贫且贱”了。孔子年轻时谋过几个类似仓库管理员、营建司空等小官做,好不容易熬到中年,且辗转齐国、卫国,最后到鲁国熬了个司寇。但他世袭的根基不厚,加之他太率性,高兴了就唱,伤心了就哭,看不顺眼就骂人,不似其他官吏那般奸猾油活,加之他口必言圣贤,行必循礼制,与其他同僚格格不入,因而遭到挤对。他竭力为自己辩解,可四周全是反对他的嘴,他辩不过人家,官也辩没了。官没得做了则罢,但这口气咽不下去咋办?于是他萌生这样的想法:讲空话没用,不如把春秋二百多年来政坛人事的正误是非写出来,用事实来说话。写了多长时间搞不准了,反正是他没官做了以后,潜下心来编纂了一部鲁国史官记载的《春秋》,搬出被杀的三十六位君主,灭亡的五十二个国家的辛酸史实,从仁、义、礼、智、信这个为君治国的根本问题上,好论了一番得失教训。孔老夫子挺逗,嘴巴上辩不过人家,写成文字来跟人家辩。从此以后,他广收弟子,到处游说,传播他的礼仪之学,论述他的中庸精义。

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没听说他收学费,但腊肉还是要收的,当然还收些粮食之类。三千弟子,家境不一樣,送的礼也就不一样。那会儿的孔子,过着比较殷实的日子。他的弟子原思当他的总务,孔子一次就给他粮食九百,原思不想要这么多,孔子说:“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意思是不用推辞,可以给你那些穷亲戚朋友嘛。

设坛讲学,面对黑压压一片弟子求知的目光,孔子肯定有成就感,但也很枯燥。听弟子说,东边沿海有个地方,百姓非常淳朴,非常有学识。听到这个消息,孔子动心了。分析看,满腹经纶的圣人孔子之所以动心,可能是出于求知的愿望,也可能是出于比较的心态:真的吗?还有比设坛讲学之地更有学识的地方吗?于是他带着弟子朝东方走去,实地感受那里的百姓究竟多有学识。

东方的风景很美,孔子又是那种追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人,一路且吟且诵,心情极其畅快。

大路朝东,风景如画,一群孩子在路上玩耍,见孔子一行的车马驶来,一哄而散闪开,唯有一个男孩站在路当中不动。

这个男孩叫项橐,七岁。给孔子赶车的子路大声呵斥:你这娃,老夫子路过,你怎敢挡路?项橐一听,叉开双腿,双手叉腰,还是不动。孔子于是在马车上探出头来问:你挡在路中不走何故?项橐说:这里有个城池,你的车马怎么过啊?孔子说:这明明是一条路,哪有城池?项橐往叉开的双腿下一指说,这就是城池。孔子乐了,下车与项橐交谈,说,你的双腿之间用小石子搭建的这个城池作何用?项橐说,挡你的车马,还要防军队进犯。孔子认为这孩子顽劣,耐着性子问,那我该怎么办?项橐说,车马面对城池,必须绕城而过。孔子不跟他计较,让马车从他旁边走过。

大圣人受个七岁的小孩刁难,心里很是不快。再往前走,谁也不说话,空气很沉闷。见一老农在路边锄地,孔子下车没话找话。他问老农:你知道你每天锄地,锄头要举起多少次吗?这是个无聊的问题,老农一时语塞。恰在这时,项橐走来,他问孔子,你一路乘马车走来,知道每天马蹄要抬起来多少次吗?把孔子问傻了。

直到这时,孔子才对这个七岁的项橐有点看重。他仔细打量项橐,说,现在你我各出一道题,互为应对,谁赢了谁当老师。项橐也不客气,小手一扬,叫孔子先出题。孔子出的题目是:天地人为三才,可知天上有多少颗星辰,地上有多少五谷?这是个无解之题,直到科学发展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没有人能算出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粒五谷。孔子的难题一出,项橐接着作答。项橐的答案是: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可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两千多年前的庄稼,一年就种一茬。小项橐的回答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令孔子十分震惊。

小项橐先赢了一局。

接下来该项橐给孔子出题目了。他出的题目是: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想了想,这可真不好回答,甭说没数过一个人究竟有多少根眉毛,就是数过,人与人不一样,眉毛也不会一般多,较起真儿来,项橐要当众数他孔大圣人的眉毛,就难堪了。于是,他服输拜项橐为师。

一听说孔子拜自己为师,项橐扑通跳到路边的水塘里,说拜师必先沐浴。孔子无奈,只好下到水塘,一老一少在水塘里又有一段十分精彩的对话。

孔子:我没学过游泳,到水深处会沉下去的。

项橐:鸭子没学过游泳,它浮在水上不会沉呀。

孔子:鸭子有离水之毛,所以不会沉。

项橐:葫芦无离水之毛,不是浮而不沉吗?

孔子:葫芦是圆的,里面是空的,所以不沉。endprint

项橐:大铜钟是圆的,里面也是空的,怎么会沉呢?

孔子无语了,上岸,恭恭敬敬拜七岁的项橐为师,而后打道回曲阜。

再回到曲阜的讲坛,孔子就不是只弹“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老调了,而是上升一个层次,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了,包括“乡愿,德之贼也”;“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等儒学观点,以及“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等为学、为官、为人的系统儒学理论,在他的讲坛闪闪发光而令人倍感新鲜。

当然,不能只在讲坛吐唾沫星子,还得游说,还得走。

走到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的美貌,令孔子怦然心动。于是,他悄悄见了南子。见南子,不会似电影《孔子》描绘的那般,孔子一本正经,肃穆端庄,看都不看南子一眼,一张嘴就是嘱咐南子劝卫灵公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南子也不会像电影里的南子那样,一见孔子就倾倒,就想扑到孔子的怀里。那会儿的孔子,没有经过两千多年来各朝封建君王的顶礼膜拜,也没有“先圣”“儒祖”等等头衔的加封,不过是百家争鸣中儒学一家的带头人,一个到处游说、到处碰壁的穷知识分子。美貌的卫夫人南子,能见他就算给面子了,何至于一见面就犯骚呢!

与历史上许多美貌的女人一样,南子名声不好。这名声不好,也得两说。历史上,美丽与名声是相背离的,要么美若天仙名声不好,要么名声很好长得一般,长得好与名声好不可兼得。南子长得美丽动人,她就不可能有好的名声。孔子为什么要见这么一个女人,说法不一。维护孔子说,是孔子想通过南子给卫灵公讲治国的道理。反对孔子说发问:想给卫灵公讲治国的道理,不一定找名声不好的南子,能找的人多的是,渠道也多的是。对此,孔子的弟子子路非常生气。对于子路的生气,孔子是怵的。子路“性鄙,好勇戾,冠雄鸡”。他头戴鸡冠帽,腰佩剑,对孔子很忠诚。他不仅是孔子的学生,而且是孔子的车夫兼保镖。一开始孔子游说,不少地方不接待他,而且毫不客气地骂他。自从子路跟了孔子后,没人敢当面骂了。孔子曾说,当我有一天走投无路了,大概只有一个人对我不离不弃,那就是子路。

子路对孔子的忠诚,源于他对儒学的笃信。在子路看来,南子名声不好,正人君子就不该见,见她就不符合儒家教义。于是子路气冲冲地对孔子说:你怎么能见这么一个女人啊!

这时的孔子又挺逗,他觉得怎么狡辩也没有说服力,也难以叫子路相信,于是他拿出叫子路不得不信的一招——对天发誓。他说:我是为了给国君讲治国的道理,才去接近南子的,如果我说了半点假话,天打五雷轰!

是不是假話无法考证,也无须考证,即便孔子说的是假话,五雷也不会轰他。

路在脚下,学识在路上,还得走。走到郑国,弟子走散了,孔子独自一人在城东门外转悠,急得弟子们到处寻找。有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老头,额头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比禹要短三寸,狼狈得像一只丧家之犬。找到孔子后,子贡如实告诉孔子。孔子一听大笑,自嘲道,我像一只丧家之犬,你们瞧瞧,是像啊!是像啊!

笑完还得走。走到庶民百姓中接地气,用寻常百姓才有的道法勇气、见识学问来加深自己的修养,完善伟大的人格,是孔子不懈的追求。

路边休息时,孔子的马吃了庄稼,被种田人牵走了。子贡找种田人交涉,好话说尽了,人家就是不还给。另一个刚来的弟子,自告奋勇,找种田人交涉,几句话一说,人家高高兴兴把马牵回来了。孔子的弟子围上去问,怎么交涉的?他说,我对那个种田人说:您耕种的土地从东海一直到西海,我们的马怎么能不吃您的庄稼呢?那人一听很高兴,便把马还给了我。

马要回来了,还得骑上走。这一回走的不是风景如画的东方,而是陈国、蔡国的方向,那里不仅土地贫瘠,而且战乱频仍。持刀舞戈的人,不信孔子那套离流血生死很远的高谈阔论,饥肠辘辘的百姓,全部精力都用在躲避战乱和挖野菜充饥上,顾不上看孔子一眼。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三餐野菜果腹,已七天米面未沾牙了。

七天没有粮食进肚,饿得大家东倒西歪,孔子却在屋里弹瑟唱歌。子路和子贡听了心烦,说:先生在鲁国被逐,在卫国隐居,在宋国树下习礼时,被人把树伐倒,眼下在陈、蔡又挨饿。在这种情况下,先生的歌声从未中止过,难道他就没有羞耻感吗?颜回听到后,进屋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正在弹瑟,推开瑟,叫子贡和子路进来。

子贡说:像现在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困窘了吧!

孔子火了,说:这是什么话!君子在道义上的通达叫作通达,在道义上的困窘叫作困窘。我固守仁义的原则,遭受混乱世道的祸患,这不是困窘!反省自己,在道义上不感到内疚;面临灾难,不丧失自己的品德;严寒到来,知道松柏的旺盛。这是固守仁义的原则!说罢,孔子严威地弹瑟,子贡威武地拿着盾牌跳起舞来,孔子和弟子们饿着肚子且歌且舞,其乐融融。

一天,颜回变戏法似的弄来了一些大米,赶忙搭锅煮饭。估摸着饭快煮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了把白饭往嘴里塞。孔子赶紧转过脸去,当作没看到。饭好了,颜回请孔子进食,这时的孔子又挺逗,他装作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打了个盹儿,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的、还没人吃过的饭,先来祭祀祖先。颜回厚道,听孔子这么一说,急了,说,这锅饭我已经吃了一口,不能用来祭祀祖先了。孔子看着颜回,不说话。颜回知道孔子在问他为什么偷吃,就如实交代,说,刚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一块灰尘在锅里,觉得挖出来丢掉太可惜,就抓起来吃了。孔子这才感到愧疚,并对弟子们说,一个人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内心判断,要谨言慎行,不断修炼。

孔子这一路走来,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在宋国,“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杀孔子,拔其树。”在卫国,孔子恐遭祸害,躲藏起来,“削迹于卫”。去陈国,途径匡地,匡人误将孔子当阳虎抓起来,囚禁了五天。陈、蔡两国大夫还出兵,把孔子围在陈、蔡交界的野地……

鲁国的季孙氏把持公室政权,孔子想接近他,给他讲道理,因而跑到季孙氏的府上,接受了一些衣服和食物。鲁国人正怨恨季孙氏,见孔子主动登门拜访,并接受馈赠,觉得孔子没骨气,纷纷指责他。endprint

孔子于是为自己辩解,他说:“龙食乎清而游乎清,螭食乎清而游乎浊,鱼食乎浊而游乎浊。今丘上不及龙,下不若鱼,丘其螭邪!”孔子自比的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这种动物在清澈的水里吃食,在浑浊的水里游动。相比吃在清水游在清水的龙,螭是低一等的动物。孔子的这种自比,可以视作他的灵活性、应变性。面对强暴的季孙氏,学识算什么?名望算什么?不屈尊一下拉近关系,能行吗?再说,看季孙氏这来头,说不定会执掌鲁国政权,不提前拉近关系,能行吗?

孔子是圣贤。圣人与凡人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不可跨越,也不可连接。一个“圣”字,尘封起来的历史印记是,一张嘴,就是圣言,一举手一投足,就是圣行,说句梦话,就是圣呓,甚至放个屁,都是圣味。似乎不如此完美,就不成其為圣人。可孔子不,他这个圣人挺逗,说的做的好些事,与街坊邻居、乡里父老无异,甚至比普通百姓还百姓。比如,他到处游说,高兴了,也去看当地人唱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听人家唱得好,他也跟着唱。不高兴了,他的做法更逗:“予欲无言。”不说话了。子贡劝他,你不开口,我们还怎么跟您学?孔子说出来的话还挺噎人,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又比如,我们的老师长辈教育我们要以德报怨,培养宽容的美德。孔子却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他教我们有怨以直报,有德以德报。还比如,我们认为一个人好不好,坏不坏,要看绝大多数人的评价,也就是老百姓的口碑。孔子则认为,一乡之人都说好的人,不一定好;一乡之人都厌恶的人,不一定坏。有人说,孔子这人很了不起,只是可惜他很有学问,而不能以专长成名。孔子听后对弟子说:我该做什么呢?是赶车好呢,还是做射手好呢?我还是去赶车吧。还有人对孔子说,我们这里有个走正道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他就到官府告发了他父亲。孔子则说:这怎么行呢,应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孔子的这些说法做法,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与乡邻父老闲聊、侃大山似的。

孔子挺逗。挺逗,是孔子成为圣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逗乐子、逗闷子、逗开心,属于平民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靠汗水、勤劳、努力养家糊口,太琐碎,也太重复,不逗逗乐子,日子太沉闷。可同样的逗乐,发生在平民百姓身上,是家常便饭,叫人笑不起来。因为这些逗乐的事,你家发生,我家发生,并不新鲜。而发生在贤君、圣人身上,情况就大不相同。噫!这些大人物,怎么和我们一样啊!

“和我们一样”,揭开的是神秘的面纱,能使人真切地看到,贤君、圣人从高高的神坛走下来,走到庶民百姓才有的生老病死、日出日落中来,也吃饭穿衣,也生儿育女,也耍性子、发脾气、搞小动作,而不再像从前所想象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砍柴都要拎一把闪闪发光的金斧子……

“和我们一样”,是人性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圣人与凡人、大人物与小百姓之间的鸿沟就平复了,大人物说的,小百姓就会真听、真信,心才会融通。

心与心融通了,天即行健,地即势坤。

责任编辑 王秀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路弟子老子
孔子“教训”子路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弟子规
漫画
弟子规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扫净心尘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