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
姥姥说:“用心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别觉着自己比人家高,也别怕自己比人家矮。”
想起有一次记者问我的主持风格是怎么形成的,我说:“我的老师是我姥姥,她教我要说人话。”我回来跟姥姥说这事时引出了她上面的那句话。
真的,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我从第一次拿起话筒做主持人,脑子里就有姥姥的神情。
“用心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别觉着自己比人家高,也别怕自己比人家矮。”
在长达近二十年的主持生涯中,我始终要求自己把语言打碎了,把心放平了,把文词拆开了,用最直接的方式把话说出来。这是风格吗?我以为是,至少这种风格适合我。念了几本书,知道了一些文字也不用显摆出来,“人家一看房子结实不结实,就知道你地基打得多深。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写的不如会看的。”
说姥姥是我的老师真不是我抬举了姥姥,是姥姥抬举了我。在做人方面,我们的下意识行为和姥姥的下意识行为真不能比,有时候我真怀疑是姥姥没念过书,还是我没念过书。
有一次我带姥姥坐出租车,下车的时候,司机师傅说啥也不收钱,他说:“难得有机会拉一次倪大姐,就算是我为你服务一次吧,倪姐,你在电视上为我们服务那么多年……”十六块钱,我俩推来推去,谁也不放弃。
最后还是姥姥接过钱往师傅手里一放:“你这个同志,这是你的工作,哪好不收钱?要是上你家吃顿饭,你要钱俺也不给。工作是工作,你还得交单位钱,还得买汽油,你大姐挣钱比你多,你挣个钱不容易……”
日后凡是遇上不收钱的司机师傅,我多半都是说姥姥这一套话。连我儿子都会了:“妈妈,你怎么每回都和老奶奶说的一样?不会换个说法?”孩子,妈真的找不到比这更实在、更管用的话了。在姥姥面前,我的语言真是太贫乏了。
还是十几年前吧,词作家曹勇回泰安给他母亲过生日,回来跟我们感慨一番。
“我们兄弟几个这回都凑齐了,我妈高兴地做了一大桌子菜,我们都动筷子了,可我妈老往厨房跑,我寻思她干什么,就跟了进去。结果老太太在那儿背着身从挂着纱布帘的碗柜里拿出一大碗都冒了白泡的剩冬瓜汤,咕嘟咕嘟往肚子里倒。我回身就把客厅里那一桌子菜掀了,我说:‘咱们哥儿几个现在都算是能人、名人了,都挣了些钱有了一官半职了,可咱妈还在喝着馊了的剩汤剩饭,咱谁知道?咱谁留心过?咱妈喝了一辈子了,现在还喝,我们还有脸坐在这儿喝酒!”曹勇说他连说带骂地把兄弟几个全说哭了,他自己最后哭得不省人事。
回到家我跟姥姥学了这段。
“就是写歌曲《我们是黄河泰山》那人,很有才情的一个作家,我上中央台的第一台晚会他就是撰稿人。”
“他还写黄河泰山?我看他写小沟小坎儿也不行。怎么就不知道他掀了这一桌子菜赶不上让他妈把这碗剩菜汤喝了?当妈的心儿子一辈子也不知道,么(什么)是甜,么是酸?孩子有出息,妈喝酸水也是甜的。孩子更不懂,妈的肚子是铁肚子,管吃么也坏不了,就是不能吃气,吃一口气赶不上喝一口苦汤……掀桌子,这叫么?这叫不孝啊!文化人净办些不文化的事。”
临了姥姥又补了一句:“不过这也是个好儿子。”
好和坏在姥姥的眼里不那么分明。
有时我问她:“你说我算好人还是坏人?”姥姥说:“你先说么样算好么样算坏?坏人身上有好,好人身上有坏,没有坏透了的人,也没有好得一点儿毛病没有的人。”
姥姥绝不是混淆是非,她就是这么过的一生,这么手心手背地丈量着日子。大难担过,大福也享过,从从容容地过了九十九年。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辞旧迎新,阖家团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聚人气的传统节日,当举家欢聚一起,当整个房间弥漫着年味和亲情,这是一年最舒心的时刻。
每到佳节思民俗。传统文化就“躲藏”在一个个民俗之中,就跳跃在一个个有文化的细节之中。比如,“杯不出栏,筷不出缘”。再比如,《禮记·曲礼》记载:(共餐时)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诸如此类的禁忌,在今天的一些地方仍有生命力。
我们的父母也许没读过《礼记》,甚至大字认不得几个,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讲规矩、懂礼仪。这就牵扯到家风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以春节吃团圆饭为例,无论座次安排,还是举筷夹菜,无论敬酒还是言谈都是有讲究的。在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告诫道,长辈不先动筷,小孩子不能动筷;夹菜时,不要站起身夹远处的菜;向长辈敬酒时,酒杯必须比长辈的酒杯低一些……
这些都是规矩,也都涉及文明;这些都关乎家教,与涉及家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些规矩永远都不会过时,也不应过时。如果坏了规矩,就乱了;如果忘了规矩,就找不到“回家”的路,那条含有文化基因的河流就可能断流。
父母将家风传给我们,我们又把家风传给孩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就是家风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的力量;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子女的义务。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始终散发着勃勃生机,灿烂的风俗民俗之所以灿烂悠远,正与一个个家庭善待传统文化有关,与薪尽火传的文化使命有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三个“注重”,已是无数个家庭的精神立柱,是千百年来的信念基石。在言谈举止中,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感受到了家教和家风的巨大分量。
要求孩子懂礼貌、讲规矩,只是家风的一种。晚清重臣曾国藩,子孙后代英才辈出,与其良好家风大有干系。比如,曾国藩将“勤”字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不仅自己身体力行,更要求子女勤劳,“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平凡如你我的底层子弟,同样受益于家风,比如打小父母要求我们“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勤俭节约,为人正直诚实”等等,父母有时并未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而是将家风包含在一次次的身教中,使我们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当历史与现实对接,总能找到交集;当家风与家教重逢,总能滋养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正因为优秀的文化品质穿插其中。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期,在每一天都感受家风,都传承家风,用精神的力量穿越一道道险关与滩涂,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更有风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