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顾明
(东台市溱东镇卫生院,江苏盐城 224200)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在高强度体力劳动、久坐久动或站立持久的劳动群体中较为常见,下肢静脉扩张、弯曲以及伸长为最主要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导致病变部位出现营养缺乏而产生萎缩,甚至可能导致静脉瓣膜被破坏,继而显著增大了治疗难度[1]。为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该文中就主要从该院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8月10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治疗效果予以了探究分析。
于该院选取10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根据随机均匀的分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男性女性人数在对照组中的比例为25∶25,患者年龄处于 36~68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2.01±2.45)岁,病程 10 个月~12 年、平均病程为(6.25±3.35)年;观察组男性女性人数比例为23∶27,患者年龄处于37~69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7.98±5.21)岁,病程11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7.97±3.36)年。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和患者家属知情同意该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通过病理学分析均确诊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即经临床诊断和分级,CEAP分级2~3级,实施手术前采用B超、MRI等检查;(3)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排除标准:(1)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3)存在血管痉挛、雷诺病的患者;(4)存在肝肾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5)存在结核病的患者;(6)存在严重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7)近期出现活动出血的患者;(8)存在糖尿病的患者;(9)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于对照组患者内应用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实施治疗,具体手术步骤如下:首先,促使患者处于站立姿态继而形成曲张静脉,其次由医生采用彩色笔将患者存在功能缺陷支静脉纹路以及曲张静脉予以描绘,并顺着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波动的1 cm位置做长度约为6 cm的切口,充分暴露大隐静脉,此后实施结扎同时将大隐静脉主干有效切断,此后从近端向远端插入一次性的大隐静脉剥脱器,直至膝上位置。最终,对大隐静脉主干予以剥脱,并对切口实施缝合包扎[2]。
于观察组患者内应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实施治疗,具体手术步骤如下:首先,促使患者处于站立姿态继而形成曲张静脉,其次由医生采用彩色笔将患者存在功能缺陷支静脉纹路以及曲张静脉予以描绘,并顺着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波动的1 cm位置做长度约为3 cm的切口,于浅筋膜下层找到大隐静脉股外侧和股内侧分支以及主干,切断和结扎均采用钛夹,其中主干切断位置与属支距离保持0.5 cm,采用钛夹切断并实施缝合,此后从近端向远端插入一次性的大隐静脉剥脱器,直至膝上位置。最终的处理措施和对照组相同[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疼痛以及皮下淤血)发生情况[4]。
治疗效果。实施治疗后患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症状基本消失且血液循环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显效;实施治疗后患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症状改善且血液循环趋于正常水平为有效;实施治疗后患者的大隐静脉曲张症状和血液循环没有得到改善为无效[5]。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总结分析该论文中患者的相关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实施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34.00%、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内容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均较优,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5.92±8.14)min、(128.62±7.15)mL、(7.69±0.91)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2.26±5.14)min、(25.69±1.17)mL、(6.06±0.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3、17.568、9.409,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00%,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其中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疼痛以及皮下淤血的病例数分别为1例、1例、2例,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疼痛以及皮下淤血的病例数分别为3例、7例、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5)。
大隐静脉是一种位于机体下肢的浅静脉,其特点主要可表现为管径较大以及管壁较厚。而当静脉曲张发生时,小腿内侧为该病症的主要发病区域,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当病情较为严重时可延伸至大腿内侧,甚至可发展成为全下肢静脉曲张。而大隐静脉曲张则是下肢镜面曲张的主要类型,属于一种多发于临床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重体力站立劳动是该病症的主要治病原因。当大隐静脉瓣膜位置发生瘤样扩张,继而导致下肢深浅静脉汇合位置的瓣膜的 “单向阀门”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出现障碍且静脉血液出现倒流的现象,最终导致形成大隐静脉淤血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产生静脉迂曲以及扩张是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机制[6]。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在中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该病症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其临床症状可表现为疼痛、站立酸胀不适,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表现为皮肤营养不良导致皮肤萎缩、脱屑以及皮下组织硬结,注重产生湿疹和溃疡等症状。对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实施治疗时,可采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其中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主要可分为两种,即常规手术和改良手术方法,其中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有效结合了大隐静脉的解剖特点以及病理基础,不仅切口较小,而且术中视野清晰,在缩短了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以及旋髂浅静脉的时间同时较好地保留了三支浅静脉,促进了局部血液的回流,并且因为瘢痕不显著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美观需求,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普遍认可[7]。而从该文的研究结果亦可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实施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 34.00%、92.00%(P<0.05);袁永光[8]通过研究得到了该文类似的结果,与对照组(33.33%)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30%)显著升高。
综上所述,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应用于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手术情况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