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期叠加构造变形与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相关性—以川东南焦石坝地区为例

2018-02-27 08:26刘树根
关键词:砂箱石坝楔形

孙 博,邓 宾,刘树根,姜 磊,黄 瑞,赖 冬,何 宇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海相、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页岩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多期多阶段强改造强变形作用,强烈的构造运动会引起地层隆升剥蚀、褶皱变形和断裂切割,造成地表水下渗以及地层压力系统破坏,最终导致泥页岩封闭保存条件变差。因此,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后期改造作用是页岩气散失的根本原因,并且主要通过抬升剥蚀和断裂作用改变油气保存条件。通常,构造变形改造作用弱的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而构造变形改造强的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差[1-4]。本文设计并完成了2组均匀和非均匀物质叠加构造模型模拟实验,发现非均匀物质砂箱多期叠加模型与焦石坝构造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期叠加构造变形与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相关性,以期为四川盆地乃至全国页岩气的勘探选区提供参考。

1 砂箱构造格架及边界条件设计

四川盆地东南缘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转换部位,夹持于北西西向秦岭造山带和北东向雪峰陆内造山带之间,分别发育北东东向大娄山和北东向齐岳山构造带[5]。受控于盆地盖层多层次滑脱和雪峰造山带北西向扩展变形过程,雪峰-四川盆地可以依次划分为雪峰基底隆升构造带、鄂渝湘穹隆群构造带、隔槽式构造带、鄂渝过渡构造和川东南隔挡式构造带(图1),它们分别以慈利-保靖断层、来凤-石阡断层、恩施-彭水断层和齐岳山断层为界。自震旦纪以来,本地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变形作用,先后有澄江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燕山构造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大量地层抬升剥蚀及其与多个不整合面相关的隆拗构造格架,如中上志留统、石炭系等。受主干断裂和中-新生代多期构造变形作用控制,形成北东向、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展布的多期叠加构造变形,整体上展现出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格架[6-8]。

图1 川东南区域地质图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southeastern Sichuan Basin

研究区前寒武系基底主要出露于雪峰陆内造山带西侧,为新元古代浅变质紫红色-灰绿色等杂砂岩、板岩和少量千枚岩等组成的板溪群。震旦系-中三叠统主要由碳酸盐台地和浅水-深水陆棚沉积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上三叠统-上白垩统为陆相碎屑岩建造。震旦系下部为陆相冰川碎屑岩,上部为浅海碳酸盐岩,以典型灰白色白云岩为主,较坚硬;寒武系下部为泥质岩,中上部碳酸盐类岩石中富含以膏盐层系为典型的较软的塑性滑脱层系;中下志留统以海相黑色炭质泥岩、砂质泥岩和粉砂岩为主,与其上覆石炭-二叠系、下伏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层系形成明显的软硬性对比。中上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存在明显的同时异相沉积建造特征,即渝东-鄂西地区为典型的红色碎屑岩沉积,以紫红色砂岩、粉砂岩为主夹部分泥岩(即巴东组);而四川盆地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以白云岩、灰岩夹膏盐层系为主(即雷口坡组),此套膏岩为盆地内区域盖层和重要的滑脱层系[9-11]。中上扬子地区上三叠统-上白垩统陆相碎屑岩建造具有区域可对比性,沉积建造和岩性特征总体相似,具有一致的软硬性特点。

因此,结合中上扬子地区雪峰陆内造山带-川东南地区典型2期重要叠加构造(以北东向和南北向为主),盆地基底脆性-半塑性滑脱层、中上寒武统塑性滑脱层和下志留统脆性-半塑性滑脱层等构造格架构建砂箱进行物理模拟,以再现川东南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差异变形作用过程。典型叠加构造我们可以通过砂箱模型两侧不同活动挡板以稳定速率挤压(0.003 mm/s)来实现。由于多期构造变形过程和滑脱层效应等会导致区域构造叠加形迹发生一定变化,我们将通过多组不同方向叠加挤压实现构造模型。多向叠加角度可以以15°为间隔,来实现15°~90°区间内叠加效应;但是鉴于盆地边缘主要叠加夹角为30°~60°,因此我们设计3组实验分别实现四川盆地东南缘-雪峰地区多期叠加构造模型进行模拟(图2)。同时,由于现今焦石坝页岩气田典型叠加构造夹角为30°~45°,为便于差异构造变形强度与页岩气含气性等油气特性的对比研究,我们将采用30°和45°叠加构造模型进行盆地东南焦石坝地区构造砂箱物理模型的模拟。限于篇幅,本文只列举30°叠加构造模型。

石英砂与地壳浅表坚硬地层具有明显一致的物质属性(如:内摩擦角、内聚力等),因此石英砂被广泛地应用于构造砂箱物理模型模拟研究;与此相似的是,玻璃珠和硅胶被用于砂箱物理模型中模拟软弱岩层。因此,川东南地区非均质性物质构造砂箱模型中,我们使用硅胶代表中上寒武统膏盐滑脱层系,玻璃珠代表基底板溪群和下志留统软弱层系,其余相对坚硬地层用石英砂代替。遵照砂箱模型与实际地质模型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相似性原理,我们使用1 cm∶2 km的几何学比例模型,根据川东南-雪峰地区各地层平均厚度按比例计算出不同岩层的布沙厚度,其中底部低摩擦性基底用2 mm玻璃珠替代,中部低摩擦性基底下志留统用3 mm玻璃珠替代,中上寒武统塑性滑脱层用1~2 mm硅胶替代,其余地层用石英砂替代,砂箱物质总厚度为40 mm代表区域8~10 km地层沉积建造格架,其中以1 mm彩色石英砂为标志层进行构造模型对比研究(图3)。为便于进行不同物质属性对比,我们采用均质物质砂箱模型和非均质物质砂箱模型进行对比模拟研究,但仍然保留均质物质砂箱模型底部2 mm的低摩擦性玻璃珠构造层代表沉积盖层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间的构造滑脱作用[12-13]。

2 模拟实验结果

2.1 均质砂箱物理模型

图2 川东南焦石坝地区叠加构造砂箱模型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sand box model for superimposed structures in the Jiaoshiba area of Sichuan Basin

图3 川东南焦石坝地区叠加构造物理模型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physical model for superimposed structures in the Jiaoshiba area

此次砂箱构造物理模型叠加构造挤压分为2个阶段,早期左侧活动挡板推动砂箱物质均匀挤压构造变形,缩短量(Δs)为150~180 mm,缩短率为25%~30%;后期叠加构造挤压为右侧活动挡板与早期轴线近30°叠加挤压,挤压速率一致,缩短量90~100 mm,缩短率为20%~25%:早期缩短量略大于后期缩短量,但总体缩短率约等于现今川东-雪峰构造带缩短量。

图4 α=30°均质物质叠加构造物理模型演化示意图Fig.4 The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hysical model of superimposed structures with homogeneous material withα=30°

均匀石英砂砂箱构造叠加模型2期叠加结构见图4。第一期挤压可以大致分为2个阶段:早期楔形体快速生长阶段、后期楔形体自相似性生长阶段。楔形体快速生长阶段伴随活动挡板匀速挤压,大约10 mm缩短量时在活动挡板前缘形成断层相关褶皱和冲起构造组成的挤压增生楔形体,伴随挤压缩短楔形体的高度和长度快速增加,随后形成第一条上冲断层的次级冲断层。约85 mm挤压缩短量时,楔形体前缘形成第二条前陆向扩展变形上冲断层,伴随挤压缩短,断层间距离逐渐减小,楔形体的高度和长度增加速率较早期要大,为自相似性生长过程。至185 mm挤压缩短量时,挤压增生楔形体形成3条前陆向扩展上冲断层,第一期挤压构造变形停止。

第二期叠加挤压后砂箱物质变形与第一期挤压变形大致相似,出现前陆向冲断构造及其相伴扩展变形,但扩展变形过程明显受到早期冲断构造的控制和影响。大约10 mm挤压缩短量时,活动挡板前缘形成断层相关褶皱和冲起构造组成的挤压增生楔形体,冲断层与第一期挤压楔形体前缘断层相交,浅表叠加现象不明显,仅断层部分走向弯曲。伴随挤压至25 mm缩短量时,受早期构造影响,在第一条上冲断层前缘形成单一较小的冲断层及其相关冲起构造,与早期断层和第一期挤压断层形成明显的叠置现象。当挤压缩短量为30 mm时,形成第二条前陆向冲断层。由于受第一期冲断构造影响,在相交区域导致断层走向弯曲(逆时针方向约20°),且伴随挤压加剧,弯曲断层段活动仅局限于第一期构造楔形体前缘第二条和第三条断层间。与之相似的是,在挤压缩短量为60 mm时形成第三条上冲断层,且上冲断层(受控于第一期冲断构造断层控制)具有明显的走向弯曲、分段性。伴随上冲断层活动,其前陆向扩展变形区域明显具分带性,即不同断层带冲断活动仅局限于第一期冲断层间,断层走向(侧向)迁移性较小。至挤压缩短量为90 mm时,形成第四条前陆向扩展断层与早期分段性断层活动特征相似。总体而言,第二期冲断变形过程明显受控于第一期楔形体冲断构造变形,第二期冲断层具有明显侧向弯曲、分段性,不同段断层前陆向扩展活动区域局限于第一期冲断层间隔区域,形成空间上的侧向叠置断层,而明显区别于未叠加区域断层展布特征,尤其是叠加构造区域前陆向扩展冲断层间距离明显大于未叠加区域。

2.2 非均质砂箱物理模型

含硅胶层和玻璃珠层的非均匀石英砂砂箱构造叠加模型2期叠加结构见图5。第一期挤压可以大致分为2个阶段:早期楔形体快速生长阶段、后期楔形体自相似性生长阶段,但明显较均匀石英砂砂箱构造叠加模型断层系统要复杂。随着活动挡板匀速挤压楔形体快速生长,大约17 mm挤压缩短量时在活动挡板前缘形成断层相关褶皱和冲起构造,伴随挤压缩短,楔形体的高度和长度快速增加,形成多条前陆向扩展冲断层,且冲断层间距离逐渐缩小,如98 mm缩短量处。进一步挤压缩短,前陆向冲断层进一步形成,但冲断层走向连续性受两侧固定挡板或者砂箱非均质物质属性等影响发生明显弯曲,形成弧形构造。至150 mm挤压缩短量时,楔形体前缘断层发生明显弯曲“焊接”交汇,最终挤压缩短停止,完成第一阶段匀速挤压变形。

第二期匀速叠加挤压变形过程中,逐渐形成多条前展式冲断层,在缩短量约为60 mm时,第二条前陆向冲断层受第一期楔形体前缘冲断层影响形成明显分段式前缘断层。伴随挤压缩短量增加,分段式前缘断层逐渐沿其走向迁移合并,最终在约85 mm缩短量时,侧向“焊接”交汇形成平面上“阶梯状”分段式前缘冲断层。其前缘断层走向逆时针弯曲约35°,可能形成具有侧向断坡性质的前缘主冲断层。同时,前缘主断层形成的第二条次级断层也逐渐展示出与第一条主断层相似的走向迁移性。

为揭示多期叠加构造砂箱模型内部的构造特征,我们在主要叠加区域内(尤其是粒子速度检测PIV区域)间隔平均2~3 cm进行切片,总共获得19个砂箱内部结构剖面,其中主要内部结构切片如图6。切片3、5和7主要为独立的2期构造变形区域,2期挤压构造变形仅为局部区域叠加,切片5上2期构造挤压变形前缘冲起构造具有明显的相向/相对特征。切片10、11和13为弱叠加区域,PIV区域2期构造形迹突出,且为主要前缘主冲断层侧向断坡形成关键地区。切片10与切片7相似,体现为相背的2期前缘冲断层结构,但其不同前缘冲断层前陆向冲断不对称结构特征更加明显,尤其是在切片11结构剖面中第一期前缘冲断结构明显受第二期前缘冲断变形叠加改造,形成反向冲断层结构。切片13剖面横切侧向断坡区域,第一期构造变形前缘逐渐和第二期前陆向冲断变形叠加形成统一构造带,2期冲起构造逐渐“合并”、距离变小,逐渐至切片15剖面,该趋势更加明显。切片15—切片21为强叠加区域,第二期挤压缩短冲断层(蓝色虚线)通常叠加置换第一期挤压冲断层(红色虚线),切片16和切片17剖面中揭示第一期冲断构造前缘冲起构造受第二期前陆向扩展变形完全叠加置换,至切片21剖面,2期构造完全叠加形成以第二期为主要构造格架的翻卷构造形态。

图5 α=30°非均质物质叠加构造物理模型演化示意图Fig.5 The schematic diagram show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hysical model of superimposed structures with inhomogeneous material withα=30°

因此,非均匀物质砂箱模型多期叠加变形构造地表结构较均匀物质模型简单,主要体现出受第一期前缘冲断结构影响形成第二期含有侧向断坡结构的前缘冲断层结构样式(图7),而明显区别于均匀砂箱模型的平面上第二期侧向叠置的“弧形”楔形体前缘前展式冲断结构。两者都体现出受第一期前缘冲断层结构影响控制的第二期前缘冲断层具分段性,且都发生明显的侧向弯曲,但非均匀物质模型结构中侧向弯曲旋转角度较均匀物质模型中弯曲旋转角度大。尤其是在均匀物质砂箱模型中,第二期前展式冲断结构侧向迁移明显受第一期控制,局限在早期结构断层间形成明显的叠置结构。相反,在非均匀物质砂箱模型中,第二期前展式冲断结构明显叠加置换第一期前缘冲断结构,从弱叠加区域的相背的前缘冲断结构、到冲断构造逐渐叠加“合并”,乃至强叠加区域的反向冲断结构和翻卷构造,因此塑性滑脱层在应力传递和叠加变形中至关重要。

3 差异构造变形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相关性探讨

图6 非均匀物质叠加构造物理模型剖面图Fig.6 Profile of the physical model of superimposed structure with inhomogeneous material

图7 砂箱模型叠加变形结果对比图Fig.7 Contrast of superposed deformation of sand box model(A)非均质砂箱模型;(B)均质砂箱模型

从勘探现状看,焦石坝构造相对稳定区都取得了页岩气勘探突破,勘探成功率高,单井测试产量较高,一般大于5.0×104m3/d,页岩气层压力系数普遍较高,为1.2~2.0;盆外褶皱区的构造改造作用强,变形程度大,多口单井无测试产量,压力系数为0.8~1.2;盆缘区经过多口井的钻探,发现齐岳山断裂对页岩气的含气性起着关键的作用[14]。其中丁山地区DY1井,平均含气量为3.07 m3/t,地层压力系数为1.08,水平井测试获日产气3.4×104m3的工业气流。DY2井是针对深埋藏页岩部署的探井,地层压力系数为1.55,水平井测试获日产气10.5×104m3的工业气流[15]。由于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且具有较好的顶底板条件,因此后期构造的改造作用是影响焦石坝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的主要因素,通常构造作用会导致地层隆升剥蚀或产生断裂系统,从而造成页岩气的逸散,其直观表现为含气量、测试产量或地层压力系数的减小,故而可以用这些系数来相对反映保存条件的好坏。

与川东南地区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非均质砂箱多期叠加模型,揭示出其构造变形过程中的差异性构造特征,即从弱叠加区至强叠加区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构造变形叠加的改造作用。通过选择砂箱模型典型叠加地区与川东南焦石坝页岩气田——焦石坝气田结构带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图8)。焦石坝构造具有明显的2期构造线理,构造叠加现象明显,大耳山断层和乌江断层近南北向展布结构与北东向焦石坝背斜主体结构相叠加,从大耳山断裂带向南西至乌江断裂带的叠加构造具有明显减弱的趋势,且主力勘探层系顶面结构图和地表海拔高度也具有相似的地表起伏度降低趋势[16-17]。因此,焦石坝构造大致也可以划分出强叠加变形区、中-强等变形区、弱叠加变形区和弱变形区,其中叠加变形区主要体现为2期叠加的不同构造线理的“交汇”区域,变形区则主要为第一期北东向构造区。

非均匀物质砂箱模型多期叠加模型根据叠加构造变形强度也可以依次划分出:强叠加变形区、弱叠加变形区和弱变形区。弱叠加变形区为第二期挤压构造变形的楔形体前缘前展式冲断结构;强叠加变形区第二期挤压构造变形已经完全叠加置换第一期构造变形结构;弱变形区则主要为第一期构造变形与第二期构造变形作用过程相互交汇变形区域,体现出2期结构逐渐叠加“合并”(图6),即部分地区体现出第一期构造格架为主体,部分地区体现出第二期构造格架为主体,这与现今焦石坝结构带具有一致性。

为进一步揭示叠加构造变形强弱程度,我们通过高速粒子瞬时运动监测装置(PIV)提取石英砂粒水平运动速率/加速度、垂直运动速率/加速度、运动学涡度等信息,从而揭示构造变形过程中石英砂粒运动轨迹和运动速率等量化信息及其相关三维空间信息。伴随活动挡板均匀挤压,石英砂也发生水平和垂向挤压变形等相关运动变形,PIV监测显示石英砂水平运动速率具有明显的前陆向逐渐减小的特征(图8),其明显的突变性(绿色-蓝色)区域对应断层冲断活动发育区域,渐变型区域为砂箱物质渐变型构造变形区域(典型向斜、背斜挤压变形区)。PIV粒子水平运动速度场特征显示出物质水平运动及其相关变形特征,其水平运动速率对时间的导数,即水平运动加速度,与断层活动带明显对应,表现出明显较强的瞬时速度变化特征,揭示出冲断楔形体前缘与内部不同断层带强活动特征。

砂箱构造模型内部结构与焦石坝构造带地震剖面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9),横向上都为受不同期断裂分隔,与塑性滑脱层成因机制相关的箱状结构带或冲起构造格架;纵向上第一期主体构造格架与后期主体构造格架具有不同深度结构面的相互叠置,形成2期构造叠加“合并”区域(图6)。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强叠加构造区地层强烈变形难以获得有效的地球物理资料,地震同相轴很难有效最终揭示其构造形态。

非均匀物质砂箱多期叠加模型与焦石坝页岩气田构造具有较强相似性,共同揭示出其构造变形过程中的差异性特征。差异性构造变形特征与焦石坝气田五峰-龙马溪组产层含气量可能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即强弱/或差异构造变形会导致页岩层系孔隙、裂缝系统不同程度发育,从而改变页岩层系中页岩气吸附、游离特性,同时必然改变地层系统中流体活动特性与(动态)保存条件,最终体现为焦石坝页岩气田含气量和无阻流量上的差异性(图10)。焦石坝气田弱变形带具有明显较高的试井无阻流量值(平均约为0.521×106m3/d)、页岩层系含气量(6~6.5 m3/t);弱-中等强度变形区试井无阻流量值和页岩层系含气量相对较低,分别约为(0.2~0.4)×106m3/d和5.5~6.0 m3/t;弱叠加变形区无阻流量值和含气量明显更低,分别约为91×103m3/d和5~5.5 m3/t;而强构造变形区未获经济性产能,如包鸾1井。为便于对比差异构造变形特征,我们使用PIV监测系统中水平速率瞬时加速度和垂直速率瞬时加速度对比揭示石英砂变形速度场特征。砂箱构造模型中挤压楔形体前缘断裂带具有明显的从最大加速度到最小加速度变化区域,其对应于砂箱物质最大应变带,即断层带破坏区或部分破坏区。相对于前缘变形带(以冲起构造或箱状构造变形带为主体),强叠加变形带宽度占14%~18%,平均约为15%;弱叠加构造带宽度占4%~6%,平均约为5%。由于焦石坝地区强叠加变形带未获得经济性产能,我们认为强叠加变形区域(即平均约为15%应变带范围内)页岩气含气量和产能被强变形所破坏,这与目前焦石坝构造大耳山断裂带高陡强变形带(以二叠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出露为主)所占焦石坝构造横向宽度范围一致(约16%),同时也与该强变形带内流体活动较发育这一表征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强叠加构造变形带15%宽度范围内其页岩层系不具有经济性页岩气含气量和产能。

图8 川东南叠加构造砂箱模型与焦石坝构造特征对比图Fig.8 Comparison of sand box model of superimposed structures in the southeast Sichuan Basin with that in the Jiaoshiba area

图9 焦石坝构造带剖面图Fig.9 Section of the Jiaoshiba tectonic belt

图10 差异构造变形与页岩气保存条件对比Fig.10 Contrast of differ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shale g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焦石坝气田含气性据马永生,2016)

弱叠加构造变形带页岩层系含气量相对于弱变形区减少了20%~30%,但无阻流量减少量却达到了60%~80%。因此,弱叠加构造带中多期叠加构造变形对于页岩气保存条件有一定的影响,但其程度可能受多种因素控制,如:断裂变形强度、断距、剥蚀强度、上覆地层等。弱叠加构造带区域仅占总体构造带宽度的6%,与目前焦石坝构造乌江断裂带弱-中等变形带(以二叠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出露为主)所占焦石坝构造横向宽度范围大致相似(约10%),弱叠加构造带变形对于页岩气田总体产能影响有限。需要指出的是,通过非均匀物质砂箱模拟模型和均匀物质砂箱模拟模型对比发现,不同构造变形强度其前缘冲断层受早期结构构造控制会发生明显的侧向弯曲变形,这与叠加变形区域速度场矢量方向发生明显偏转一致,在非均匀物质砂箱模型结果中存在明显的运动矢量角度变化区域(叠加变形区角度偏转量达15°~25°,平均为20°)。结合焦石坝页岩气田产能和含气性,我们认为叠加变形过程中运动矢量角度变化量大小决定了叠加变形区变形强弱,从而控制区域页岩层系含气量和产能的衰减程度(图10)。

4 结论

a.非均匀物质砂箱模型多期叠加变形构造地表结构较均匀物质模型相对简单,主要体现出受第一期前缘冲断结构影响形成第二期含有侧向断坡结构的前缘冲断层结构样式,明显区别于均匀物质砂箱模型的平面上第二期侧向叠置的“弧形”楔形体前缘前展式冲断结构。两者都体现出受第一期前缘冲断层结构影响控制的第二期前缘冲断层具分段性,且都发生明显的侧向弯曲,但非均匀物质模型结构中侧向弯曲旋转角度较均匀物质模型中弯曲旋转角度大。在均匀物质砂箱模型中,第二期前展式冲断结构侧向迁移明显受第一期控制,局限在早期结构断层间形成明显的叠置结构。相反,在非均匀物质砂箱模型中,第二期前展式冲断结构明显叠加置换第一期前缘冲断结构,从弱叠加区域的相背的前缘冲断结构,到冲断构造逐渐叠加“合并”,乃至强叠加区域的反向冲断结构和翻卷构造,因此塑性滑脱层在应力传递和叠加变形中至关重要。

b.非均匀物质砂箱多期叠加模型与焦石坝页岩气田结构构造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共同揭示出其构造变形过程中的差异性特征,差异性构造变形特征与焦石坝气田五峰-龙马溪组产层含气量可能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强叠加变形区域(即平均约15%应变带范围内)页岩气含气量和产能被强变形所破坏,与目前焦石坝构造大耳山断裂带高陡强变形带(以二叠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出露为主)所占焦石坝构造横向宽度范围一致(约16%),同时也与该强变形带内较发育流体活动表征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强叠加构造变形带15%宽度范围内其页岩层系不具有经济性页岩气含气量和产能。弱叠加构造带区域仅占总体构造带宽度的6%,与目前焦石坝构造乌江断裂带弱-中等变形带(以二叠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出露为主)所占焦石坝构造横向宽度范围大致相似(约10%),弱叠加构造带变形对于页岩气田总体产能影响有限。

[1]刘树根,邓宾,钟勇,等.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页岩气深埋藏-强改造独特地质作用[J].地学前缘,2016,26(1):11-28.Liu S G,Deng B,Zhong Y,et al.Uniqu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burial and superimposition of the Lower Paleozoic shale gas across 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periphery[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16,26(1):11-28.(in Chinese)

[2]胡东风,张汉荣,倪楷,等.四川盆地东南缘海相页岩气保存条件及其主控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4,34(6):17-23.Hu D F,Zhang H R,Ni K,et al.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g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marine shales in southeastern margins of the Sichuan Basin[J].Natural Gas Industry,2014,34(6):17-23.(in Chinese)

[3]聂海宽,包书景,高波,等.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J].地学前缘,2012,19(3):280-294.Nie H K,Bao S J,Gao B,et al.A study of shale gas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Lower Paleozoic in Sichuan Basin and its periphery[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12,19(3):280-294.(in Chinese)

[4]郭卫星,熊亮,魏力民.川东南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44(6):21-26.Guo W X,Xiong L,Wei L M.Structure deformation of southeast Sichuan and its influences on preservation of shale gas[J].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6,44(6):21-26.(in Chinese)

[5]刘树根,邓宾,李智武,等.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以四川盆地为例[J].岩石学报,2011,27(3):621-635.Liu S G,Deng B,Li Z W,et al.The texture of sedimentary basin-orogenic belt system and its influence on oil gas distribution:A case study from Sichuan Basin[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11,27(3):621-635.(in Chinese)

[6]李三忠,王涛,金宠,等.雪峰山基底隆升带及其邻区印支期陆内构造特征与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41(1):93-105.Li S Z,Wang T,Jin C,et al.Features and causes of Indosinian intracontinental structures in the Xuefengshan precambrian basement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s[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2011,41(1):93-105.(in Chinese)

[7]金宠,李三忠,王岳军,等.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系统印支—燕山期构造穿时递进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30(5):598-607.Jin C,Li S Z,Wang Y J,et al.Diachronous and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during the Indosinian-Yanshanian movements of the Xuefeng Mountain in tracontinental composite tectonic system[J].Oil&Gas Geology,2009,30(5):598-607.(in Chinese)

[8]邓宾.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盆-山结构与油气分布[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档案馆,2013.Deng B.Meso-Cenozoic Architecture of Basin-Mountain System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Gas Distribution[D].Chengdu:The Archiv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3.(in Chinese)

[9]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Sichuan Bureau of Geology& Mineral Resources.Regional Geology of Sichuan Province[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1.(in Chinese)

[10]刘树根,李智武,孙玮,等.四川含油气叠合盆地基本特征[J].地质科学,2011,46(1):233-257.Liu S G,Li Z W,Sun W,et al.Basic geological features of superimposed basi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Sichuan Basin,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2011,46(1):233-257.(in Chinese)

[11]韦一,张宗言,何卫红,等.上扬子地区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J].地球科学,2014,39(8):1065-1078.Wei Y,Zhang Z Y,He W H,et al.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in the Upper Yangtze during Mesozoic[J].Earth Science,2014,39(8):1065-1078.(in Chinese)

[12]Yan D P,Xu Y B,Dong Z B,et al.Fault-related fold styles and progressions in fold-thrust belts:Insights from sandbox modeling[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2016,121:2087-2111.

[13]邓宾,赵高平,万元博,等.褶皱冲断带构造砂箱物理模型研究进展[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6,40(3):446-464.Deng B,Zhao G P,Wan Y B,et al.A review of tectonic sandbox modeling of fold-and-thrust belt[J].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2016,40(3):446-464.(in Chinese)

[14]郭旭升,胡东风,魏志红,等.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与勘探认识[J].中国石油勘探,2016,21(3):24-37.Guo X S,Hu D F,Wei Z H,et al.Discovery and exploration of Fuling shale gas field[J].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2016,21(3):24-37.(in Chinese)

[15]黄仁春,魏祥峰,王强.四川盆地东南缘丁山地区页岩气成藏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17,22(2):25-30.Huang R C,Wei X F,Wang Q.Key factors of shale gas accumulation in Dingshan area of southeastern Sichuan Basin[J].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2017,22(2):25-30.(in Chinese)

[16]胡明,黄文斌,李加玉.构造特征对页岩气井产能的影响——以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7,37(8):31-39.Hu M,Huang W B,Li J Y.Effects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wells:A case study on the Jiaoshiba block in the Fuling shale gasfield,Sichuan Basin[J].Natural Gas Industry,2017,37(8):31-39.(in Chinese)

[17]佘晓宇,陈洁,张士万,等.焦石坝地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37(6):828-837.She X Y,Chen J,Zhang S W,et al.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shale ga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sozoic-Paleozoic in Jiaoshiba area,the Sichuan Basin[J].Oil& Gas Geology,2016,37(6):828-837.(in Chinese)

猜你喜欢
砂箱石坝楔形
浅谈砂箱断面尺寸对砂箱刚性的影响
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单壁砂箱有限元分析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水利土石坝工程筑坝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种用于熔铸砖的新型水玻璃砂型
一种嵌装式砂型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无限元法在深覆盖层土石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