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志坚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九和中学,广东 河源)
“教育”包含着两方面含义,即教书和育人,在很多情况下,育人的价值要明显高于教书。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基本的发展理念,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各个学校需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合,通过此项工作,不仅可以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还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从实际教学工作来看,现阶段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已经涉及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这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逐渐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之中。但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形式角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实现与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完全融合,尤其是在民主方面的体现上很不明显,各个组分在教材中的篇幅长短不一,很多不重要的内容论述过多,而部分重要内容却没有被提及,很难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进行全面把握。另外,从实际材料内容来看,有不少层次较浅的观念出现在教材中,没有将价值内涵和逻辑体现出来,仅仅是机械地对相关内容进行阐述,无法达到社会对初中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学生也很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
教师作为解释教材的启蒙者和示范者,自身素养的高低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而且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想要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各学校都必须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和培养,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则很难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对自己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通过对自己言行举止的尽善尽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提供示范引领,这样也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效仿条件。例如,在思想政治课堂之中,如果教师能够做到恪尽职守,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将自己的岗位职责进行落实,无论学生学习成绩好与坏,都能持有平等态度,做到相对公平,还能对新课改中的要求进行落实,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等。如果教师以这样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便可以增加学生的信服感,让他们理解什么是“平等”“民主”[1]。
初中新课程改革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并根据每位学生特点,对各项素质进行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种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认知程度提高重视,以实际教学内容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更好地吸引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和内涵。例如,在理想与现实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一个探究交流活动,活动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将自己的中国梦表达出来,并引导学生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进。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将“爱国”“守法”等价值内涵明确,让学生以整个社会发展为基准,逐渐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生活中的知识十分丰富,而课堂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局限性。国家领导人曾经说过:“只有做到与社会相容,才能将价值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实践中,更能加深对其的领悟。”因此,初中教师想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延伸,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例如,在法治天地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周围生活中的实例拿到课堂中进行讲述,让学生知法、懂法,树立坚定的法律观念。教师还可以与当地法院协商,让学生到法院中进行旁听,以此来体会法律的严肃性,从而培养出初中生良好的法律意识[2]。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进一步塑造。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最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选择,并注重对教学手段的合理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坚定自身理想。
[1]常璐.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5):153-156.
[2]傅江浩.意识形态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5):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