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君
(江苏省江阴市文林中学,江苏 江阴)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互动的效果。过早发问,容易造成紧张气氛,学生内心茫然,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对答如流,使问题丧失价值。此外,还要依据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原则,使学生回答时可望又可即,既不会因为问题过难望而却步,挫伤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也不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滋生惰性思维,不屑于互动。精心设计提问,对开展课堂互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知识的一部分。”课堂上,有时教师一句无意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的听课情绪。课堂师生语言互动是一个连续性、持久性的过程。教师的巧妙评价也有利于这种互动的顺利开展。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很好!”“你真聪明!”“你真棒!”等语言激发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勇气和欲望;又如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我们可以亲切地对他说:“虽然你的答案不太完整,但你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再如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较小,教师可以说:“咱们班的小歌手今天声音怎么这么小呢?同学们还想多听听你那清脆的声音呢!再大声回答一遍,好吗?”……反之,在课堂互动中,如果教师一味简单粗暴地加以指责,学生只会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又如何参与课堂互动呢?
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各学科教师可利用好这些特点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如,物理、化学课上的生活小常识解读,地理课美丽图片的展示,语文课上的情景剧表演,历史课上的史料解密,英语课上的经典歌曲演唱,生物课上微观世界的探索等都能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互动精彩纷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笔者所教的物理课堂新课引入环节为例:
在教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时,我提问:“你知道我们学校到你家的路程是多少吗?”
很快,各小组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讨论,只一会儿工夫各种实验设计方案便浮出了水面。
我趁热打铁让各小组从中挑选出一种自认为最好的方案进行展示、讲解。各小组还互相提问、补充、辩论,进行了充分的互动。
在讲《大气压》时,我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用一玻璃杯装满水,然后把一张纸片盖在杯上。接着手压住纸片把整个玻璃杯倒转,松开压住纸片的手,水居然没有流出来,纸片也不掉落。同学们都感觉不可思议。
通过演示实验,制造悬念并提出相关问题,可以自然地引入课题,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容易把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规律的学习上来,而且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一开始就获得感性材料,从而为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在讲《光的反射》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做了猜扑克牌的游戏:我手中拿着扑克牌,正面面向学生,背面朝我。我通过用手指摸牌,就知道这张扑克是什么牌。一连试了多次,我都摸对了,同学们的眼中写满了“神奇”。这些扑克牌没有凸凹不平,怎么会摸出是什么牌呢?于是我拿出了夹在我手指间的光亮的小图钉,他们恍然大悟。
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把游戏活动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主动、玩得开心。这样引入新课,有活泼的形式,有紧张的情节,有逼真的表演,有热烈的场面,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了!
当然,还可在讲故事中制造悬念进行互动;在猜谜语或脑筋急转弯中制造悬念进行互动……
师生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互动。课堂教学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师生互动也受到很大的制约。课外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反馈信息,也是师生课堂互动的极好互补。在课外互动中学生是处于主动地位的,通过课外互动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遗漏,看到学生的学习薄弱环节,还可以通过面批、辅导解决学生存在的个性、共性问题,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与学生的接受情况,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课外互动的形式可以是课后答疑互动,电话、短信互动,作业批语互动,QQ、微信群互动等,这些互动能避免互动的片面性、局限性,关注面更广,更细致地关注个体,课外互动可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互动中师生、生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在互动中有所获、有所悟,科学价值观得以正确的引导。
师生互动的问题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专家苏永忠先生认为,师生互动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师生互动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教师重视学生的问题,欣赏学生的想法,宽容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每一堂课、每一天、每一阶段都能学有所获、学有进步,那么任何师生互动形式都是值得效仿和发扬的。
[1]孙靖峥.有效互动成就高效课堂[J].中学物理,2016,34(12):67-68.
[2]韩时琳.注重师生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J].中国高教研究,2003(4):91-92.
[3]张乐泉,孙瑞春,李敏.试论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