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琼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津洋口小学,湖北 宜昌)
写作是表达自我对周围人事物的认识和内心世界的渴望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但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表达都能产生想要的效果。小学高年级是培养学生写作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写作要求在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基础上能够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表达自我独特的感受。我们教师也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学生写作时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整体上来说,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甚至让人感觉学生的作文水平仍然停留在三、四年级的水平:能够简单记叙一件事情,但缺少自己情感的细腻表达和对事物的细致描绘,不能让人从用词上感受不一样的情感;在叙述事件的时候,缺少一定的逻辑性;在内容方面,缺少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表达;表达方面,有话说却不会写。针对这些情况,我进行了探究。
阅读和写作是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的。阅读提升写作能力,写作又促进阅读的提升。学生写作中,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词不达意,又有几种情况:(1)用词错误。即对所使用的词语的意思了解错误,导致写作时用错,进而使作文表达的意思和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差了千万里之遥。比如,表达特别不想让别人做某事时,用了一句“你务必要……”再比如,表达两个朋友间的相处特别和谐时用了“相敬如宾”。殊不知,“相敬如宾”是表达夫妻之间的相处的。(2)所选用的词语并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如表达愤怒,很多学生在作文时,直接表述说“我当时很愤怒”,大家看了以后也只是感到他说他很愤怒,但对其愤怒的程度却不是很明晰,就远没有“我控制不住地狠狠地拍到了桌子上”来得形象和立体了。据此,我们在教学时,要特别引导学生关注并细细体会课文中词语的妙用。如《彩色的翅膀》一文中在描写战士们吃西瓜时的句子“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这句话中,“细细地”“轻轻地”“慢慢地”这三个词语就有着不一样的“味道”。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大家吃西瓜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述你们吃西瓜的样子?你们的样子说明你们对吃西瓜这件事是什么样的心情?那大家来看看战士们吃西瓜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具体来说说。这样,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就会慢慢找到句子中的这几个词语,进而通过对词语的品味,就感受到了战士的心情。那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有意识地选取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了。那么,学生的文章就有了属于他们的不一样的“味道”。
一布置写作文,就会听到学生“哀嚎”:又写作文啊?觉得刚写过啊!怎么办,没写的,天天让观察生活,哪那么多不一样啊!上回都写过了,每次不都一样吗?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上学生活、回家的生活是一样的,但每天、每个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心情也就有了不一样的行为动作。这就是要观察的原因。所以,我们在教学生作文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仔细回想关于自己所写的人、事、物,并回忆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接着把这些写出来,那么文章的雏形就有了。接下来润饰打磨即可。有位老师曾经叙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次课上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就开始抱怨自己没有内容可写。这位老师灵机一动,说,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说说自己的烦恼。学生一下活跃起来,纷纷开始倾诉,说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最后老师看差不多了,就说,原来大家的烦恼这么多啊,那咱们这次作文的主题就定为“说烦恼”吧。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刚刚每个人的表现,挑自己拿手的方法来描写一下吧。字数不限,精彩就行。这样一来,素材有了,方法也有了,一举两得。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中对各个事件中松鼠的表现的描写就是不错的例子。
作文不在多,而在精。在教学生写作中,修改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第三学段写作方面就有“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的要求。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写作的指导后,要让学生把与之相关的“旧”作文拿出来,运用新学的方法对相应的段落进行修改。修改后,再让同桌或前后桌互相进行点评,针对是否运用了所学方法、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展开,如若不好,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并推出每一个小组中修改最好的在全班交流。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逐步明确写作的方法,也才是切实有效的提升写作的方法。
总的来说,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配合,在每一次的学习中逐步展开的,要一点一滴地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