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王枫林
在开年大戏《妖猫传》里,有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古人:白居易。关于他的一个故事,折射出了人才和城市的关系:白居易未成名时,到了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当时有个叫顾况的老前辈,见到白居易时冷冷一笑,说了句话:“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寥寥数字,暗藏深意。其实,古往今来都一样,一个地方要吸引人才来创新创业,当然不止“米要不贵”这么简单,除了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还有不少要考虑的事情。比如怎么就医,买房子怎么办,项目落地后遇到风险又怎么办,等等。
浙江作为人才强省,不久前刚刚出台了《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行动纲领》(共33条),为人才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更加开放的制度体系。新年伊始,全省各地的“抢人大战”也拉开帷幕:宁波发布重磅引才公告,资助额度可达500万元;金华编制了《金华市“三条廊道”建设亟需人才指导目录》;杭州全面推行七项出入境便利政策,要在全球选人才……
然而,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背后,也应该多一些“冷思考”。人才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引才、用才、留才,始终要在路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当哥伦比亚大学硕士陈泠希携带着“UltrAlpha全球量化投资智能平台”项目来杭州萧山时,他称自己被“感动”了,一眼相中萧山这片热土。“关注小团队、小创新,不以现状论英雄,这里更加着眼于人才的带动作用以及企业的未来成长性,有耐心也有耐力培养小企业。”
几乎每一个人才的到来,都是源于好政策的吸引。
省委书记车俊曾说过,浙江要实现“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层次人才。浙江将坚持人才强省导向,集聚更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
2017年,浙江再次出台“浙江人才新政”33条。全省11个设区市根据区位条件量体裁衣,在人才政策上也频频出招:杭州全面推行7项出入境便利新政;台州发布人才新政30条;宁波发布“泛3315计划”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公告;绍兴出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各地聚焦人才引进、流动、评价、激励、服务等重点环节,为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注入不竭动力。
“生活在上海,创业贡献在嘉善”,是嘉善人才的未来生活写照,也是嘉善异地建设上海科创基地的目的所在。嘉善县委组织部相关同志告诉记者,作为省内和上海接轨的第一站,嘉善也面临人才供给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局面,建设科创基地这一“飞地”正是嘉善的新招。“2018年,我们还会打破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影响人才合理流动的‘壁垒’,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省委组织部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浙江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特别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让人才在审批上少跑路,各级各部门还切实加强人才创业创新要素供给和政策集成,健全创业支持体系,努力为人才打造审批最快、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的创业创新软环境;同时,不断完善人才生活保障措施,加快建设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化社区,在出入境、落户、住房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为人才和项目落地提供最优质的政务环境。
截至目前,浙江省人才资源总量达1075万人,其中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72人、省“千人计划”专家1970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0余万人,人才贡献率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泰克松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李福生,在留学归国时选择在丽水缙云创业,他告诉记者,那里就是他的创业福地。“热情真诚的领导干部、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包容开放的创业环境、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最终让我动心了。”
“超九成网友认可人才工作”——这一数据来自近期由浙江在线舆情中心发布的浙江省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其中,多数网友表示赞同人才政策导向“重能力”而不是只关注“学历”。
这背后,得益于浙江省人才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
2015年以来,浙江广泛开展企业、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在浙江特瑞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3年、年仅29岁的彭江海收获了意外之喜——“工程师”职称。不考计算机、不拼英语,彭江海当上工程师凭的是硬实力,靠的是对企业的贡献度。去年11月,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10条人才新政,被看作开发区史上指导性最强、突破性最大、实效性最优的人才政策。“我们打破了原本只看学历、职称的评价依据,首次提出人才分层次分类管理,并同时赋予企业自主评价人才的话语权,把指标分配给企业,由企业觉得该人才是否可以享受子女就学、人才住房等政策,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区委人才办副主任金冠说。
选择人才时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时更要尊重人才、善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杭州市拱墅区委人才办主任高嵩告诉记者:“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千方百计引进的人才,却因为企业没有把他们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又或是其经营理念与出资人相悖,最终选择了离开。”
“最高50万元年薪补助、最高200万元企业人才发展专项基金、最高500万元的专利成果转化补助”……如今,拱墅区正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加强对人才的保障力度,让人才带着“获得感”干事业、谋发展。
“浙江的人才政策应该说是很全面了,但对我们创业者来说,期待政策更加兼容并包。”安吉云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千”人才斯康向记者坦露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像我们申请的很多人才项目、入选的计划都涉及到政府的资金扶持,可拿到几百万元的资金,所得税却交了不少,并且等待的周期特别长。希望相关部门今后在这些方面能实行免税措施,同时在人才创办企业初期也能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我觉得这是对创新创业类人才最大的激励手段。”
像斯康这样的引进人才,在创业过程中的确遇到不少问题:如所在地缺乏优化研发力量的环境和条件,还有的企业早已用完了政府引才时的扶持资金,项目落地后资金来源无门……这些都成为让人才继续留下的“拦路虎”。
而在记者采访中,更有不少从事人才工作的同志反映,在各地“抢人热”的背后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人才走穴”。意思是,人才刚到一个地方发挥能量,“屁股还没捂热”便转战他处,却让原地方的投资、培养和期待化为泡影。
“今天在浙江申报‘省千’,过段时间又跑到江苏去申请当地人才政策,随着各地的引才政策不断加码,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某市委人才办的同志对记者说,“我们固然可以责备个别‘走穴’者无信誉、不忠诚、没担当,但也要从自身反思问题的根源,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区域和地方若是单纯为了引才而引才,自身并不具备人才全面发力的平台或是不能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人才有力而无处使,又怎么拦得住人才的离开。”
还有同志建议道:“希望中央和省里能建立‘千人计划’等人才数据库,人才目前的创业创新重心在哪里,创办公司有多少,主管单位又是谁等一系列问题能有据可查,对各地用人单位、组织部门透明可见。”
诚然,适当的财政倾斜、政策优惠虽能吸引人才的注意,但若缺少长远的配套举措和观念更新,人才只会“飞过”却不会“筑巢”。要真正赢得“人心”,需要软实力和硬环境的同步提升,才能让人才留住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