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发源地无锡,如何打造升级版?

2018-02-27 09:11华烨
中国生态文明 2018年6期
关键词:河长制河湖河长

□ 华烨

作为河长制的发源地,近年来,无锡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抓住治水这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积极打造河长制管理升级版,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河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连续十多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确保不发生大面积蓝藻源泛),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的河湖水问题治理新路。

一、河长制的制度内核是什么?

无锡,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辖区内有规模河流5635条,全市水域面积达32.4%。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禀赋,造就了无锡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山水文化特质。

传统发展方式创造了“苏南模式”的奇迹,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环境问题,其中水环境问题尤其突出。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后,无锡开始推进河长制管理,开启了水环境治理的新起点。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

1.河长制的核心,是党政领导负责制

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湖治理与保护工作,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组织建设为着力点,以部门联动为关键点,系统治理、有序发力,坚持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全面打好新时期治水攻坚战。

200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治水摆在全市工作的核心位置,形成了市委“一把手”亲自抓、党政“一班人”共同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单位部门层层抓的良好局面。

进入“十三五”,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全局性会议,就是太湖治理和河道综合整治会议,先后制定出台深化太湖水污染防治等“1+4”配套文件。2018年市委、市政府又召开全市河长大会、全市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及市河长办月度工作例会,对河长制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全面压紧压实河长“四项主体责任”,即主持制定整治方案、主抓方案组织实施、主动协调解决问题、主导督查考核工作。

2.河长制的重点,在于通过组织建设,理顺全市河长制管理的运行体制

至2010年,全市5635条村级以上河道,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全部落实,各级河长分工履职,责权明确。其中13条主要入湖河道实行“省、市双河长”管理,由省、市主要领导共同担任河长;25条无锡市主要河道由各市(县)区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市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明确由水利部门牵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涵盖涉水各职能部门,水利、发改、规划、环保、市政、住建、交通、农林、城管等部门各司其职,在政策导向、立项审批、工程建设、综合整治、安全保障等方面配合、指导和督查,联管效率进一步提升。

至2012年,市、县(区)、镇(街道)三级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部实现挂牌办公,落实了河长办机构职能,夯实了河长制管理的工作基础。

3.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展开切实有效的行动

无锡近年先后开展了“清河行动”、城区河道黑臭河道综合治理、“十三五”新一轮河道综合整治等工作。

一是独创机械化打捞蓝藻新模式。十年来,全市累计打捞蓝藻1179万吨,占江苏全省蓝藻打捞量的90%以上。大力实施太湖生态清淤,“十二五”期间完成清淤2300万方,占全省总量的72%。

二是开展水美乡镇、水美村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城乡河道水质、水生态明显改善。

三是全面开展自然湿地抢救性保护工作,湿地建设总投资达到28.5亿元,有效保护了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目前共有湿地面积10.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22.5%;已建成梁鸿、蠡湖、长广溪等3个国家湿地公园,宜兴云湖、江阴芙蓉湖、太湖大溪港等3个省级湿地公园,十八湾等16个湿地保护小区;恢复湿地3400多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从2011年的16.6%提升到2016年的50%。

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

二、河长制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1.出台地方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2007年起,无锡先后出台《无锡市河(湖、库、荡、氿)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及考核办法(试行)》《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河(湖、库、荡、氿)长制”全面加强河(湖、库、荡、氿)综合整治和管理的决定》,明确由地方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作为所挂钩河道的第一责任人,对水生态环境、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断面水质达标负领导责任,负责牵头组织河道综合治理,抓工作推进和横向协调,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2009年,《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又将河长职责和相关工作要求,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全市河长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支撑。

目前全市7个市(县)区、82个镇(街道)都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共落实市(县)、区级河长165名,镇(街道)级河长767名,村(社区)级河长1739名。其中纳入161条环境综合整治和38条黑臭水体治理的河道均明确了市(县)、区级河长。

2.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2007年以来,各级财政平均每年增加近4亿元直接用于河长制管理专项工作,投入河湖治理资金累计超470亿元;新建管网超过4000公里,全市污水主管网总长度超过8000公里,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覆盖所有城镇的73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日处理能力达到218.4万吨;广泛开展“排水达标区”创建活动,累计建成5081个“排水达标区”,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其中主城区达95%,建成国内一流的污水收集和处理体系,为河道水质稳定提升奠定基础。

3.落实一河一策,实现治理差异化

全市河道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对河道水系规划进行修编,提出水系优化、综合治理、控源优先、长效管理等理念,注重河道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建立“一河一档”,落实河道整治“一河一策”,并且实现动态更新。

按照《江苏省河长制一河一策行动计划编制指南》的要求,无锡市主要河湖“一河一策”的编制工作在已有基础上,正按照省定技术标准进行全面协调对接。目前全市镇(街道)级以上河湖、市级河长河湖一河一策已全部完成。重点围绕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形成系统协调的河湖综合整治方案。

4.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治水路径

滨湖区十几条河流在河道综合整治中,采用具有国家专利的高科技技术——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比如,位于滨湖区胡埭镇富安村的小胡山浜投入了数亿只经驯化改良的食藻虫,短短3个月内水质就从原本的Ⅲ类、Ⅳ类水质,升级为Ⅱ类水。

江阴市利港南段河采用石墨烯光催化网处理黑臭水体,取得明显成效。这一水体净化技术,不仅可对水体中的有毒有机物进行分解、除臭,还能增加水体含氧量,在较短时间内消除水体黑臭,并且绿色环保、循环使用。

宜兴市开发运行河长APP,不仅能在地图上实时记录河长的巡河路线和时间、及时上传和交办问题、每月更新水质,还能接受群众举报,畅通各级河长、职能部门及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全民治水。

此外,环保绞吸式生态清淤、蓝藻打捞-藻水分离-无害化处理利用技术、模块化陈藻处理设备等均已投入应用,为河湖治理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5.拓宽参与力量,实现全民治水

实行河长制并不意味着将河道管理全部交给河长,还需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形成合力。既要河长制,更要全民治。无锡还探索实践企业河长民间河长家庭河长等新模式。

锡山区聘请沿河规模企业、重点用水企业、达标排放企业的负责人作为企业河长。相比普通民众的志愿参与,他们的眼力更精准、手段更专业,与行政河长相得益彰,可以为后者的决策提供支持。

新吴区聘任热心公益又富有专业知识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民间河长,请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做好河长管理的参谋员、监督员,并带动周边居民形成爱水、护水的良好风尚。

目前全市有超5000人的多级河道志愿服务者,有百余个公益组织参与河湖公益巡察监督。社会大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监督者,政府独唱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干部与群众的大合唱,公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6.加强督查督办,考核奖惩分明

一是加强明查暗访。自2018年10月起,每月组织开展市级河长制工作明查暗访,对发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报。

二是严格考核标准。考核采取分组形式,由市水利局和成员单位领导带队,听取汇报,查看现场,检查台账,对各市(县)、区河长制工作的组织体系建设、河长履职、重点工作推进及水质达标等情况,逐项进行量化打分。

三是是强化格考核通报。本着敢于较真、实事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通报将各地河长制工作情况。对河长制工作扎实推进、工作成绩突出的市(县)、区予以通报表扬,对河长制工作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河长履职不到位、河道整治进度缓慢等问题的市(县)、区予以通报批评。由市河长办牵头,每月召集市河长办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各市(县)区政府分管领导、河长办负责人,了解当前全市河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分析河道水质年度达标形势及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

三、河长制取得了哪些成效?

自2007年无锡实行河长制以来,河湖水质逐年改善,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达到Ⅳ类,特别是2017年以来,改善幅度好于全太湖,连续十多年实现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

2018年全年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超60%,超额完成省定、市定年度水质目标;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超95%,较2016年的67%,2012年的43.6%大幅提升;全市161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优Ⅲ比例34.8%,较2017年的23.6%,2016年的18%明显提高;市区38条黑臭水体中,除黑比例超90%,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治,在2018年10月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组织的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巡查期间,滨湖区秦巷浜、朱祥巷浜作为治水先进典型,被列入光荣榜进行全国推介。

无锡的治水实绩得到了各级的高度认可。2017年无锡高分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验收,被评为内地宜居城市第一名,并且先后荣膺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中国最具国际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四、河长制积累了哪些经验?

总结十年来的创新实践,我们认为,要落实好河长制,必须做到 “五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特别强调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深刻阐释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因此,要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来落实,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环节来谋划,坚持把河湖治理与保护作为无锡的生命工程来推动。

二是始终坚持党政领导、河长主导。河长制的核心是党政领导负责制,离开了党政领导这个前提,就会直接影响河湖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有机结合,影响河长权威的有效树立,影响各级责任体系的有力落实。离开河长这个关键岗位,牵头抓总、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就确立不起来,会直接影响能不能集中精力办大事、集中资源办实事。

三是始终坚持系统治理、机制创新。河长制的实质是系统治理,靠的是机制创新。推行河长制就是要改变“九龙治水”群龙无首、各行其道的状况,变为一个河长来综合包干、整体协调、全面治理,从而有效调动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统筹下好治水“一盘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大力推进机制创新,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的机制来为河湖治理系统工程添加润滑剂和助燃剂。

四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一河一策。河长制的目的是化解水环境、水资源等问题。一方面,治水工作面临着各种新老水问题交织的复杂形势,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河湖存在面积缩减、功能退化、水质不良、水体黑臭等不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因河制宜、科学把脉、对症下药,坚持一河一策,扎扎实实做好补短、补缺、补弱的各项工作,为系统推进河湖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始终坚持依法监管、铁腕治污。河长制的执行必须有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必须推动河湖依法管理,严格河湖水域保护,确保治水工作始终在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上运行。同时必须切实加强考核监督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创新考核督查方式,拓展公众参与渠道,保持高压态势不松劲,从严追究责任不手软,力求河湖治理见常态、见实绩、见长效。

无锡治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水质根本性好转的拐点尚未到来,河湖治理任务仍非常艰巨,更应牢固树立“在路上”和“再出发”的理念,特别是要结合国家长江大保护重要战略,河湖“三乱”专项整治,以河长制升级版建设环境美新家园,争取始终走在前列。

猜你喜欢
河长制河湖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我国“河长制”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