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马英英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江西 鹰潭 335000))
本区位于赣杭构造火山岩带西南段、抚州—永丰红盆断陷带东南侧的相山塌陷式火山盆地之东北部边缘。赣杭构造带是我国铜、铅、锌、银等矿床的重要产出地。此区域构造、岩性复杂,热液活动频繁。这些因素为多金属成矿有利条件。
马口地区位于相山北部,定位于本区东部的马口构造与东西向展布的次斑状花岗岩、震旦系变质岩接触带的F1和F2构造交汇部位(图1)。区内地层,岩石出露较复杂。发育火山断裂构造及侵入体等特点,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图1 马口地区多金属矿地质图
(1)地层。马口地区地层为震旦系变质岩。岩性常见为云母石英片岩,石英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主要由较多量片状矿物及不等量微细粒石英(含量大于50%)组成。片状矿物为绢云母及黑云母,黑云母含量一般较少些,呈斑状变晶结构。石英角闪片岩主要由较多量黑色普遍角闪石组成,但其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多数为60%~80%。次为不等量微-细粒石英及斜长石,其总量一般介于10%~30%,多数以石英为主,少部分以斜长石为主。矿物成分以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为主,次为较少量黑云母5%~6%。付矿物常见锆石、磷灰石、磁铁矿及褐帘石。
(2)断裂构造。F1、F2构造—分别位于斑状花岗岩与震旦系变质岩之北、南接触带,其总体延伸方向与接触带基本一致。构造总体产状为80°~90°NW∠55°~80°,幅度1m~5m。两构造均呈碎裂岩或构造角砾岩带,主要表现出压性构造特征,构造角砾岩部分无明显位移,多细小且具一定磨圆度,胶结物多为原岩碾碎的碎粉状物质,部分地段伴有多期次热液活动,形成蚀变矿化构造角砾岩。马口构造呈北北东20°左右延伸,倾向南东,明显将两侧的震旦系变质岩、次斑状花岗岩及分布其两侧的F1、F2断裂错断,错距约600m,显然为较晚期构造,且多次活动。硅质胶结物又为后期构造裂隙交错切割,有时并形成角砾,沿破碎裂隙多为碾碎的碎粉状物质充填。该构造主要属张扭性断裂。
由此说明,F1、F2断裂构造不仅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
(1)矿体特征。矿脉赋存于碎裂云母石英片岩,石英角闪片岩中,在F1、F2断裂与碎裂云母石英片岩,石英角闪片岩接触面附近复合部位分布较富集。矿体总体产状大致与近东西向F1、F2断裂平行,走向80°~90°,北西倾,倾角55°~80°。矿脉受裂隙控制,形态为脉状或细脉浸染状。
(2)矿石特征。根据矿物共生组合,近矿围岩蚀变与银、铅锌矿化的关系,可划为脉状硫化物型矿石和细脉浸染型矿石[2]。矿石在显微镜下未见银矿物,根据多个样品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多种金属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均可称为载银矿物,其银含量较全样中银含量高出数倍,而方铅矿、闪锌矿两种矿物在部分矿石中数量较多,故此方铅矿和闪锌矿两种矿物为主要载银矿物。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构造。
(3)围岩蚀变。评价区矿化围岩有强烈的蚀变,主要为较强硅化、绢云母化及一定程度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部分矿化段较强电气石化。
(1)构造控矿。马口雷壁石矿床主要受位于次斑状花岗岩体北、南接触带的F1、F2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体赋存于其中,此两构造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这些发育的断裂为导矿和容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条件为多金属的提供了理想的富集储存空间。
(2)岩体外接触带控矿。位于次斑状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震旦系变质岩,特别是位于石英角闪片岩旁侧的云母石英片岩破碎蚀变带含矿性较好,内接触带及岩体内部破碎蚀变带也可见银铅锌矿化,但含矿性一般要差些,可能有部分成矿物质来自岩体周围的震旦系变质岩,特别是其中的石英角闪片岩。
马口雷壁石矿床定位于马口构造与东西向展布的次斑状花岗岩、震旦系变质岩接触带的F1和F2构造交汇部位。矿体受次斑状花岗岩北、南接触带的F1、F2断裂构造控制。显然矿化不仅受构造控制,而且在空间上、成因上均与次斑状花岗岩关系密切[3]。
结合区内矿石物质成分、围岩蚀变类型及主要载银矿物某些标型特征的成因意义分析,区内矿床成因应属火山热液成因,其形成温度约200℃~300℃。其形成时期显然晚于次花岗斑岩,应为燕山晚期。
矿物共生组合类型为银多金属硫化物类型。多种金属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均可为载银矿物,其中方铅矿及闪锌矿为主要载银矿物。这些金属硫化物的相对富集是银矿化的直接找矿标志。
总之,马口雷壁石矿床发现的多金属矿脉带,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远景,应进一步加强工作和研究,有发展成为相当规模的多金属矿化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