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清
下课后,我正收拾着讲台上的教具,准备离开教室。
这时,静雯(化名)一边哭,一边走过来,委屈巴巴地说:“老师,李晔(化名)用铅笔敲我的脑袋……”“这熊孩子,尽闯祸。”我心里嘀咕着,拉过静雯,查看她的伤势。幸好额头上只是有点红,不仔细看的话是看不出来的,应该没什么大碍。于是,我打算让李晔道个歉,安抚一下静雯就行了。
没想到李晔从座位上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我才不给她道歉呢!是她说想要打开我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的。”我感到吃惊,平日里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静雯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静雯,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大家的脑袋不都一样吗?”我随口这么一说。
“怎么会一样呢?当然不一样啦。”静雯号啕大哭起来。
这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只好坐下来,安抚她:“先别急,你慢慢说。”
“聪明的‘聪字不会写,感动的‘感字也不会写!都是我告诉他的!我的脑袋就是和他的不一样……”静雯抽泣着说。
“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原来静雯在乎的不是李晔敲她的脑袋,而是自己的脑袋和李晔的不一样。
“她还说我的脑袋里就装着玩,我才敲她的。”李晔还觉得委屈。
我把他们带到教室外的长椅上坐下。“静雯,你为什么说李晔的脑袋里就只装着玩呢?”
“如果不是装着玩,为什么这么多字不会写?” 静雯说。
李晔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但还是小声为自己辩护道:“可是,我也没有整天想着玩啊……”
静雯擦了擦眼泪。“每次写作业你都有好些字不会写,总是问,总是问,我都烦了。”
李晔不说话了,有些难为情的样子。“那些字我真的不记得怎么写了。”
越来越有意思了。“静雯,你怎么记得那么多字呢?”我好奇地问。
“我很喜欢看课外书,老师教的字,我早就认得了。”静雯有些得意。
“李晔,你喜欢看书吗?”我反过来又问李晔。
李晔摇了摇头。
“我妈妈说,字就像朋友一样,天天见面就不会忘记,看书就是和朋友见面,见多了自然就会记得。”静雯一口气讲了许多。我很惊讶,这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居然懂得这么多,这是我之前未曾发现的。
“李晔,你觉得静雯说的有道理吗?”李晔迟疑了一会儿,点点头。“写作业总是问同学,这多不好呀!要是自己都会写的话,就用不着总问别人了。静雯说你的脑袋里只装着玩,虽然话不好听,可是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也有一些道理呢?你说,爱读书的人和不爱读书的人,脑袋里装的学问会一样吗?”
“好像不一样……”李晔若有所思。
“老师最近也有提笔忘字的现象,一定是书读少了。从现在起我们一起向静雯学习,多读书、多认字,好不好?”我提议。
“好!”李晔欣然同意,末了还真诚地给静雯道了歉。静雯原谅了李晔。两人握手言和,事情圆满解决。
这件事留给我很多后续的思考。以前,我只想着专心完成手头上的工作,缺乏聆听学生心声的耐心,现在想想,错过了多少精彩的故事。放下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肯定能發现更多“不一样的脑袋”。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