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芳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089-01
摘 要:目的:观察虚拟实验在高职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虚拟和传统相结合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方法:选取长沙衛生职业学院2017级高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两个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实验教学,实验组学生进行传统加虚拟实验教学,全部实验完成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学生对虚拟实验应用效果的评价及期末成绩考核。结果:实验组认为结合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实验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职生理实验教学中,开展虚拟实验,通过将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更大地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理学;虚拟实验;传统实验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长沙卫生职业学院2017级高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选两个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研究方法
观察组采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传统实验进行生理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教学。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
实验组教师先进行一次生理虚拟实验教学,即先让学生在计算机的虚拟系统中观看和学习实验动物手术操作,再在动物身上操作。对照组由教师讲授,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每个班随机选取45人,发放问卷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100%。
3.统计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通过无记名自定义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设计分值为 5分、4分、3分、2分、1分、0分。满分值为5分,统计结果显示,对实验原理相关知识的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来看,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比较虚拟实验和传统实验学习哪个更有效。理论成绩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操作技能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均按100分计算,结果显示,理论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比较不同专业学生对虚拟实验的兴趣和态度。对临床班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展虚拟实验,对虚拟实验很感兴趣,虚拟实验很受学生欢迎。表明学生对虚拟实验高度认可(见表3)。
三、讨论
生理动物实验难度大,操作复杂,因此引入虚拟实验,提高效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虚拟实验的主观感受,结果显示,学生们对虚拟实验的教学模式接受程度高,直观印象深刻,虚拟实验有助于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习积极性、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教学效果,降低教学成本。但虚拟实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实验,如尚不能实现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胆量、思维严谨性,因此大多数时候建议虚实结合,引入虚拟实验,同时也开展传统实验,采用先虚拟教学、再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虚拟实验应不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而是与传统教学课堂同步,直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实验课上使用。因此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管茶香,罗自强,易露茜,等.开设学生独立生理学实验课的探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1):152-153.
[2]丛滨海,吴照堂,李潇寒,等.虚拟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6):5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