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儿 杨华山
[摘 要]浈江区靖村历史遗迹是韶关古建筑的代表,对其进行活态性保护与创意性开发的研究是我们的责任。其中,需要解决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村落“空心化”、村民对古村落保护价值的认识不足、过度的商业化严重破坏村落原貌以及缺乏村落“活化”升级的指引问题,并找到切实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靖村;历史遗迹;保护与开发
靖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形成于唐朝以前,宋朝时形成了多姓杂居,号称“千家村”,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韶州地区遭遇饥荒,百姓纷纷外迁。原“千家村”有“迁”意,当地村民认为不吉利,遂取“嘉靖”年号的“靖”字为村名,喻平安吉祥,故称靖村。该村是广东省最具有代表性的古驿道沿线自然村之一,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宗祠与历史匾额。但因市场经济冲击,靖村的传统文化保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故亟须深入探讨靖村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之策。
一、靖村历史遗迹的概况与现状
靖村共有16座历史遗迹,包括传统民居与宗祠。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十一座已经破败。现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共有五座,即侯家祠、郑氏宗祠、欧氏宗祠、陈家祠道、陈氏门楼。
(一)靖村的历史遗迹
侯家祠:始建于清代,重修于2000年。占地面积78.4平方米。坐北向南,悬山顶、砖木结构,为一开间一进,总面阔8.99米,内深10.46米,面积78.4平方米。正门采用石质门墩。第一进前部设天井,开在正面墙后壁下。有圆形前檐柱一对,石柱础上圆下八边。后部设神龛,具有祭祀祖先,团结族人的作用。
郑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宣统年,重修于2003年。占地面积13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硬山顶,砖木结构。正面匾额阴刻“郑氏宗祠”,有款“宣统三年孟夏吉旦立”“文忠书”。第一进有门匾“荥阳堂”;第二进抬梁穿斗式九架梁。东约30米有拱门一座,门额“荣桂坊”。
欧式宗祠: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硬山顶,砖木结构,一开间四进布局,面阔4.3米,内深33.7米,面积约173平方米。墙体采用外红砖内泥砖的建筑形式。正门月梁雕刻双龙戏珠。第一进屋顶倒塌,有雕花门,顶雕刻有“欧氏宗祠”四字。第二进、第三进仅余墙体及屋顶,第四进有香案、神龛,神龛上雕刻有“平阳堂”字样,其两侧雕刻上下联“万代荐馨香”“一堂敦孝敬”,除文字外,还雕刻龙、凤图案。
陈家祠道: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08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硬山顶,砖木结构。正门前阶梯两侧有石狮子一对,石狮子蹲于基座上。正门屋檐瓦当雕刻“寿”纹,门额雕刻“陈家祠道”四字,门框、门槛皆为青石材质,内部建筑均已倒塌。此外,陈家祠道内还挂有启贤堂、贡元、亚元等牌匾,均属国家认证过的地区级保护文物,对研究该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陈氏门楼: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42平方米。坐北向南,硬山顶,砖木结构,一开间一进布局,总面阔11.75米,内深8.1米,面积142平方米。正门梁已朽,门额悬挂木匾,隐约可见为“亚元”,年款已不详。村门后约5米为原陈氏书院所在,现已倒塌,残存门和山墙。
五座遗迹均体现了典型的粤北古宗祠建筑风格,都是韶关现存的早期祠堂和民居之一,具有一定历史和艺术价值,于2006年被公布为韶关市浈江区不可移动保护文物,现已作为研究粤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供开放参观。
(二)靖村历史遗迹现状
靖村主要有八座清代建造的祠堂、八座清代建造的传统民居、一条唐朝时期纪念张九龄的古驿道、中国第一座乡村天主教堂的遗址、三座匾额。
为了响应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号召,韶关市政府探索推进具有粤北特色的城市带动乡村升级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务求保证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得到延续,经济得以发展,致力于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全面掌握自然村落的历史人文信息,2016年7月韶关市浈江区政府委托韶關学院设立了“韶关市浈江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小组,对该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情况进行普查,普查资料和数据正在后期整理之中。从保护投入来看,韶关市对具有典型代表的传统村落保护都有一定的保护规划。在道路建设和古建筑修葺方面,保留村落古韵,提升村落魅力,村落环境得到改善,吸引不少学者游客慕名而来进行调研参观。
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三座宗祠和两座民居依然屹立在古村当中,并成为村落的一处景点。五处古迹都得到相对的保留和保护,记录着靖村七大家族的兴盛与辉煌,维系着家族团结,历代村民尽忠职守,不忘根本,承担着传承忠孝文化的责任。
二、靖村历史遗迹保护问题
在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下,靖村的“活化”升级初见成效,村中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得到改善。但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村民和政府一同解决。
(一)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
靖村位于韶关市浈江区十里亭镇,距离城区相对较远,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大多数青年乃至中年男子为了生计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在外奔波劳碌,这就造成一个家庭中往往留在村落的只有老人、孩子、妇女,如果孩子到了读中学的年龄,那么家中通常只有妇女与老人长期留守。而城市相对舒适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年轻一代农民的自主选择。许多在城市长期务工的年轻一代农民,已在城市安居和定居,村落的消解势所必然,直至走上了由“空巢”到“弃巢”的发展道路。村中有六成年轻人会选择外出谋生、居住,实际上住本村的人很少,可以说是“空巢老人”较多。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村民会选择南下广州、深圳务工,安顿后只有节假日回村探亲。因此,更需要改善村落居住环境、完善村中公共措施,留住更多村民建设美好家园。这种“空心化”现象的出现也是因为村民乡愁不浓,走进村中访问村民会发现一个问题,村民历史意识不强,甚至不清楚建村由来、宗祠由来,难为游客指明方向做出介绍。村民甚少主动了解本村历史,乡愁观念难以深入脑海。政府亦缺乏对村民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关于本地古建筑历史、人文习俗等方面的更多知识,村民无法得知,造成村民对待外来游客引导比较模糊不定[1]。
(二)村民对古村落保护价值的认识不足
村民对传统村落能够刺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认识还很不够,往往片面地追求短期效益和价值最大[2]。村民往往通过卖地、出租房屋、出租车位的手段而获得股利。再者,村民缺乏正确的历史遗迹保护观念,村中民居祠堂文化丰富,有8座祠堂,代表性祠堂3座,但均已破败,鲜有人关注;8座民居建筑结构奇特,壁画雕刻精良,但均已杂草丛生,无人管辖;还有众多的明清时期匾额,均为国家审批为地区级不可移动文物,然而当地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任由这些匾额暴露在风霜日晒之下,有的壁画字迹已变模糊,有的已现龟裂。长此以往,本村的文化环境优势、核心竞争力将丧失。认识不足的较大原因是由于村民只顾追逐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目光。其中村落管理人需负起较大的责任,由于宣讲普及村落历史不足,村民难以产生认同感,进而无法产生保护意识,渐渐地忠孝观念淡薄。另外村委干部缺失长远规划的概念,往往牺牲环境来换高效的经济。村民自身的素质也需提高,要认识历史遗迹的重要意义,提高对文物保护的保护意识。
(三)经济的发展破坏村落原貌
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最近10年,土地成为地方政府发展GDP的重要资源,土地集约化导致对民居宅基地的侵蚀[3]。虽农家乐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靖村经济的上升,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古村落的利益,忽略了其不可再生性。村口比较好的地块,均建设起酒楼餐馆;村民重建楼房,大量使用钢筋水泥,破坏古屋的木架青砖结构。过度的商业开发对村落原貌造成严重的破坏,主要还是由于利益先行的观念导致。
(四)缺乏村落“活化”升级的指引
政府推出村落活化升级政策后,对村落进行新建设,有不少村民提出反对意见,不支持不配合政府工作,认为破坏村落原貌、风水格局。其中看出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两者无法协调成功。原因还是政府没有做好沟通工作,应把文件、计划张贴,让村民学习并认识古村落的升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激励更多村民投身到建设当中,而不是妨碍、刁难。
古村落必须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以开发促进古村落保护的理念已得到世人的公认。但目前以集中于开发研究为主,对保护关注很少,所以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需要大家提出实际性、可行性的建议并作出有效措施。
三、推动靖村历史遗迹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靖村是粤北名村,典型的岭南客家聚居地,有悠久祠堂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底蕴,是当时四乡有名的经济文化中心。后因种种原因,靖村文化逐渐走向了衰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富裕村民纷纷重建家园,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传统的古建筑被拆得支离破碎,仅存的古建筑也岌岌可危。因此,抢救靖村古村落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加强文化建设,增加文化认同感
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文化建设。首先,不能忘记传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政府需要发挥作用,协助社区、村落设立古村落保育资金管理处,利用国家性拨款、企业社会赞助、村民筹款等用于修复和建设“非遗”建筑,定期开展研究交流活动,设立研究基金。其次听取村民意见,指定属于靖村的管理办法。再者要鼓励新一代的年轻人投入到保护当中,大力发展乡土文化教育。课外活动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本地的历史遗迹,通过倾听历史、口述历史,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地文化,增加文化认同感。
(二)发掘本土资源,唤起历史记忆
宗祠从前作为从事宗族活动使用,供奉祖先,如今也可以举办一些宗族活动,活化宗祠。可利用传统佳节,例如清明节需要祭拜先辈,可自发组织村民到祠堂拜祭,鼓励外出的子弟回乡,并宣传建村历史,先辈的光辉事迹。
当地居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会进行祭祖、游神、求雨、祈福等祭祀活动与礼仪活动,各姓氏家族也会在每年春分时节进行拜山祭祖等的宗族活动,可以团结每家每户,一起参与活动当中。鼓励本村外出青年人齐齐参与,增加本村的凝聚力。
(三)古村落文化建设和文化教育相结合
靖村在“活化”升级中,必定需要投入资金,建设生活和生产设施,扩大宣传,打出品牌名气。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用地,提供法律和政策指引,把古村落建设和旅游设施建设相结合,节约成本,从而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首先要注重村落保护。政府需要做好村落排污水管、强弱电线路、消防管线的铺排,分区域投放公共厕所、停车场、商铺等公共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方便游客游玩;引进名花草木,美化街道,保持整洁卫生,提供村民便利生活。村民立下村规,遵守村规。保持清洁,严禁乱扔垃圾,规划车辆摆放。提高爱护意识,爱护公共设施。村中环境、设施得到改善,房屋建设有一定的规劃和建设,美丽有序的居住环境自然吸引更多人回村居住。
其次打造历史文化村落。注重历史遗迹保护,采取保护修复措施。根据村落地形地势,建设旅游设施。靖村祠堂众多,可以建设参观步道,修建展馆,使游客感受粤北古村落的历史底蕴。
最后,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当地人民的开发保护意识。相关组织在对文化遗产的景点进行考察时,都要把有没有保护措施、是否具备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放在首位。针对靖村的发展状况,加强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搞好宣传推广,向外延伸靖村在韶关乃至更多地区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比如:在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依托现有的韶关旅游网站或者广东旅游网站,积极认购韶关广大广告平台,扩大靖村历史文化古村落的形象宣传,使得靖村的风景和历史底蕴让更多人知晓[4]。
结 语
历史遗迹因地域、气候、风俗、历史背景的不同,其形制必然由于差异,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承载着独特的民俗民风,具有强大的魅力[5],其是维系家族情缘、传承孝德文化的载体。在日益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既要做好对古村落的保护,也要留得住乡愁,让村落融入现代文明的风景。传统村落浓缩了农耕文明的精华,是不可再生的无价之宝。保护传统村落事关乡村振兴的大计,唯有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融会贯通,传统村落才能焕发出昂然的生机[6]。在日益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既要做好对古村落的保护,也要留得住乡愁,让村落融入现代文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黎明辉,杨名刚.岭南特色古村落文化保育与活化研究——以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古村落为例.南方论刊,2017(01):P55-59;
[2]2016年第一期中青一班第四课题组,李俊霞,李怡青,林湘,李文辉.传统村落的“活化”保护对珠海城市发展的价值与路径研究.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6(04):P37-45;
[3]庄伟光,林平凡.古村落保护、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广东为例.企业经济,2014(07):P119-123;
[4][6]吴佳珅.保护好传统村落才能留得住乡愁.浙江日报,2018(05):P10-17;
[5]关宏.佛山地区祠堂的建筑特色与伦理文化体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P37-42。
作者简介:李祖儿(1996—),女,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杨华山,男,研究方向:中国历史及地方历史文化,现为韶关学院政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