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
摘要: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他是人格分析心理学派的创立者。其创作的《心理学与文学》一书,1987年经三联书店翻译出版在中国流行,可是此书甚少引起读者关注,其中有关心理学与文学的内容更是甚少引起学者的关注。笔者之所以选中这样一部被大家“遗忘”的著作,就是因为其中有关心理学与文学的内容很有价值,无论是对于心理学家还是文学家,都是可以拓深其研究视野的一部力作。笔者就书中的一些观点做简单的个性化解读,并援引较多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作为例证,希望文章能够深入浅出方便阅读,也希望通过笔者的解析让更多的研究人员关注此书。
关键词:心理小说;心理的模式;幻觉的模式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同时又是人格分析心理学派的创立者。荣格以科学的态度,直面复杂而隐蔽的人性。荣格把人格结构划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其中,集体潜意识理论是荣格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心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人文社科领域。
荣格的一生是著述颇丰的一生,其流传后世的作品主要有《PsychiatricStudies》(1902-1905)、《Studiesin Word Association》(1904-1907)、《CollectedPaper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1917)、《心理类型》(1917)、《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ThePsychology of Kundalini Yoga: notes of a seminar》(1932)、《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心理学与炼金术》(1944)、《心理学与文学》(1987)、《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1988)、《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2011)等。在荣格的著述中,很多论文和著作曾引起学者的极大兴趣,尤其是致力于人格分析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但也有一些著作未曾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心理学与文学》就是其中一部。
在荣格所著的《心理学与文学》中,曾集中探讨了心理学和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三者的关系。荣格从心理学出发,就艺术创作过程、艺术的本质及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等问题做出论述。“荣格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自发活动;创作冲动和创作激情来源于无意识中的自主情结;艺术家本人不过是它的工具和俘虏。”
虽然荣格曾一再申明,他只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而不是艺术本质。但事实并非如此。荣格的理论发展仍涉及到有关艺术意义的探讨。荣格融合了心理学和文学的相关内容,曾就艺术本质有过独特的阐发。荣格认为:“艺术是一种有生命的、自身中包含着自身的东西。孕育在艺术家心中的艺术作品,仿佛是由人类祖先预先埋藏在艺术家心中的一粒‘种子。”
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交叉理论为20世纪和21世纪的心理学者及文学理论研究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我们仍不认同,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中仍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深思。
一、心理学与文学的研究分歧
《心理学与文学》中,荣格曾提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心理学既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还可以用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因为人的心理是一切科学和艺术赖以产生的基礎。在荣格看来,心理学与文学既有相交叉的一面,也有十分显著的分歧。就同一文学作品而言,心理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两者之间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根本区别。文学理论家认为作品中有决定性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可能与心理学理论毫不相干;而不被文学理论家看好的作品情节,却又常常引起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
如就有关“心理小说”的探讨。心理小说是指小说在行文间有意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学样式。心理小说不满足于记述所发生的事件,而意在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心理小说一方面展开篇幅深究内里,一方面通过人物对话、行动、心理描写促使人物剖露自己的心理意识,并通过作品情感的多方面展示描写社会人生。心理小说的开创者为法国作家司汤达。20世纪西方著名的心理小说主要有司汤达的《红与黑》、奥斯丁的《爱玛》、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施蛰存是较有代表性的善于撰写心理小说的作家之一。施蛰存的心理小说在20世纪30年代堪称独步。他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运用精神分析理论重新解释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梅雨之夕》《狮子座流星》《春阳》等,他有效运用心理分析从尘封的故纸堆里直深入到现代都市。施蛰存曾对性欲心理、怪诞心理、女性心理等多种复杂多元的心理世界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挖掘,既拓宽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又展示了多层次、多侧面的精神空间。施蜇存自己评价自己给中国小说带来什么新的东西时说,他是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
依据文学家的想法,心理小说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样式,甚至不久的将来还将开创一个全新的创作流派,心理小说的出现不仅对心理学研究有重大价值,在文学界也引起轩然大波,对读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心理学家最多只在心理小说作品基础上就部分观点加以批评或扩充,但没有文学理论家的那种重视程度。即使有些文学作品也曾被心理学家广为关注,但关注的重点和文学家全然不同。
以麦尔维尔的《白鲸》为例,许多文学评论家都认为《白鲸》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而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却是这部作品中缺乏心理旁白的精彩叙述。“这种故事建立在各种微妙的心理假定之上,它们在作者本人并不知道的情形下,以纯粹和直接的方式把自己显示出来,诉诸批判的剖析。”
在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研究过程中,文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从各自所需出发,就自我设置的问题在文学作品中寻求“答案”,虽部分内容可能趋同,但大部分观点仍带有各自的派系思想。以上如此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理论,在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中都能寻到。
二、艺术创作的两种模式
荣格说:“我想把艺术创作的一种模式叫做‘心理的,而把另一种模式称为‘幻觉的。”
文学史中的很多爱情小说、家庭小说、社会小说和抒情诗都曾采用了荣格的“心理的模式”。
爱情是永不过时的主题,与爱情相关的一切都有人愿意买单。《霍乱时期的爱情》被誉为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该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驿站长》是普希金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在作品中,作者抛弃自己的阶级限制,勇于站在百姓立场思考问题,是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小说的结构严整、简洁、紧凑,主题通过个人命运获得鲜明体现。抒情诗不具体刻画人物,不具体展开故事情节。从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的《诗经》《楚辞》到唐代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诗人的绝大多数诗歌都以表现主观感情、抒怀咏志为主,通过抒发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如果仔细研读这些文学作品,都能从中发掘荣格所说的“心理的模式”的映现。心理模式的加工素材来自于人们的意识领域,例如人生的教训、情感的震惊、激情的体验,这一切构成了人的意识生活,尤其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模式。
在世界文学长廊里,但丁曾为艺术创作的幻觉模式铺平了道路。但丁是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他以长诗《神曲》而闻名。他被认为是中古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最伟大的诗人,是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在但丁的作品中最感人的力量和最深刻的意味被容纳在幻觉的经验中。幻觉使我们回忆起人类生活的常态,使我们回忆起噩梦和恐惧。我们对爱情经验的回声也是由艺术创作的“幻觉的模式”完成的。
荣格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心理学的核心领域,对于一些交叉学科他也有过自己独到的见解,只不过这些理论掩藏于最为耀眼的光环下不被人们重视而已。荣格所著的《心理学与文学》只是其一生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很不起眼,历史地位远逊于其他著作,此书1987年由三联书店翻译出版,虽在中国大陆流行已久,但至今仍未引起广泛关注。这部作品是为数不多的把心理学与文学放在一起做交叉研究的著作,对于学界来讲有重要意义,这部作品中的很多观点至今仍有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译林出版社:2014.
[2](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8.
[3](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二十世纪文库——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M].华夏出版社:1989.
[4](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 三联书店:1991.
[5](瑞士)卡爾·古斯塔夫·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译林出版社:2011.
[6](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文集[M].国际文化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