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武力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记载了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与1999年初版相比,增订版在内容编排、经验总结乃至资料运用等方面都颇具新颖之处。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内容编排;经验总结;资料运用
[作者简介]朱金祥(1985—),男,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史。(江西南昌 3300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是经济学与国史的交叉学科,又是与时俱进的前沿学科。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也在续写新篇章。武力研究员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翔实记载了新中国一个甲子的经济发展历程,堪称当前时间跨度最长(1949年10月—2009年8月)、涵盖地区最广(包括两岸四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专著。与1999年初版(以下简称旧版)相比,增订版(以下简称新版)在内容编排、经验总结乃至资料运用等方面都颇具新颖之处。[1]
一、增订新内容
旧版除绪论(共4个子目)与附录外,正文共4编、23章、103节及328个子目。新版导论增加到7个子目,正文共5编、24章、124节及420个子目,当然不是简单的增加章节,而是花费了大量的增删与调整功夫。旧版前3编缕述内地经济的演变,时间跨度依次为1949-1957年、1958-1978年与1979-1999年,第4编介绍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发展。新版用了4编梳理内地60年的经济发展史,前2编的时间断限一仍其旧,但第3编截止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另辟第4编叙述1997-2009年的经济状况。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变迁则顺延至第5编。仔细比对后可以发现,新版增设了1章(即第21章,含6节,共24个子目)、13节(共41个子目)与16个子目,删除了2个子目,修改了旧版中2编、13章、40节及79个子目的标题。如将第2编标题“探索自己的道路和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删改为“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既与第3编“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对应,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误解。有的地方虽是个别字词的修改,但足见作者一丝不苟的态度与严谨求实的文风。如旧版中不时混用“制定”与“制订”,新版中统一使用“制订”。旧版中内地的“国营企业”、“国营经济”在新版中一律改为“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台湾的“公营经济”则改称“公营企业”,于细微处显现出作者的细心。
新版主要增添了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容,如内地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九五”与“十五”计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香港与澳门“一国两制”下的经济发展历程,台湾近10年的经济发展境况,尤其是2007年以来的产业再造计划。新版还添设4节分别叙述台湾的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与邮电业、旅游业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使读者对台湾相关产业现状有所了解,还可以与港澳及内地的支柱产业进行观照。
二、总结新经验
迈入新世纪,内地经济飞速发展,“一国两制”下的港澳地区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作者站在时代前沿,审视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新的理论分析,形成了新的经验总结。
(一)深入剖析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
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情况复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显得颇为关键。作者没有落入就经济论经济的窠臼,而是追溯历史,钩沉文化,探究政治,指出“多元一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此为基础方能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作者将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2年,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保留市场机制下的集权,权力的集中主要体现在财政与金融方面,结果是好的;1953-1978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集权和分权,权力的集中和下放都表现为行政性的、全面的,结果陷入“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境地,始终未能建立起理想的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1979-1991年,从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恢复市場机制过渡,历经中央集权到分权再到部分集权的过程,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虽然没有摆脱“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但并未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危害,市场机制初步显现出了活力;1992年至今,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向良性方向发展。纵观60年来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经济关系的经验,作者得出重要启示:中国只能实行“多元一体”的政治经济制度,必须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经济职能,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权限。[1]
(二)科学总结“三农”问题与城乡关系
作者认为城乡关系是新中国经济史中带有决定性和基础性的重大关系,“三农”问题实质是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过程中的“二元结构”问题与“城市化”问题,因此必须置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去考量。从1953年大规模工业建设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的50年间,城乡关系主要表现为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2002年“十六大”以来,我党逐步确立以“反哺”为特征的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堪称探索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大突破。[1]
(三)特别关注两岸四地的经济联系
作者及时总结了港澳回归后的经济状况及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的新形势。众所周知,港澳已经回归,海峡两岸互动日趋频密,但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专著通常只是叙述内地的经济状况。该书旧版首次弥补了这一缺憾,在经济史学术领域“实现了祖国的统一”。新版中作者除了增补港澳回归以来的伟大成就外,还充分肯定了“新香港”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冷静分析了澳门经济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挑战,着力描绘了建立港澳粤联动机制的美好前景。作者还从岛内因素、两岸因素及国际因素三方面入手,详细剖析了两岸经济整合的现实基础,展望了两岸经济整合的发展趋势,即合作形式由间接、单向和局部向直接、双向和全面过渡,合作范围由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转化,合作层次由制造生产向产业科技提升,合作主体由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转变,合作区域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扩张,合作机制将由松散、局部的联系,逐步走向全面、紧密的一体化安排。两岸经济更深入紧密的交互融合,必将有力地推动两岸共生共荣,促进两岸繁荣稳定,最终为和平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1]
(四)辩证评价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
作者不仅完整地再现两岸四地的经济发展全貌,而且放眼世界,将中国经济置于全球经济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如计划经济体制与前苏联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与世界和平发展潮流及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等。至于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者着墨尤多,既承认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肯定了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既看到入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意识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坚信中国将因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还将通过改变自己而影响世界。
三、运用新材料
新版不仅增补了近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情况,而且充分利用了最新披露的历史文献,其中弥足珍贵的是新出的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重要领导人的传记、年谱、文选或回忆录等。作者还广泛借鉴了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以博采各家之长,构筑独特的研究体系。旧版列出了136种参考书目,没有分门别类。新版将参考文献分为重要图书文献资料,人物传记、年谱和回忆录图书,综合性图书,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图书,“三农”图书,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图书,商业、交通等第三产业图书,人口、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图书,财政、金融图书,对外经济关系图书,科技图书,区域经济(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图书等12类,凡400多种,可以说基本囊括了该领域的重要文献。
新版附录一“部分统计资料”中,统计的时间相应后延,大多由旧版的1997年延至2008年。统计的项目也有所增加,涵括13个方面,新增了科技与文化方面的统计数据。此外还收录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这就使本书兼有较高的工具书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附录二是1949年9月29日到2009年9月30日的经济大事记,总共近80页的篇幅,堪称微型的中国经济年鉴。
当然,新版也存在一些不足,对于这样一部集12人之力,近1700页,凡2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白璧现微瑕也在情理之中。譬如分期问题,学界对1978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分水岭已无异议,而对1949-1978年中国经济史的分期也基本达成共识,但由于下限的不断后延,如何划分1978年以来的经济史,至今见仁见智。从目录编排看,作者以1997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但在导论中,作者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时,又以1992年与2002年为界划分为三个阶段,两种分期法相去甚远。另外就是校对方面散见错讹之处,如目录中第20章第6节第4个子目的标题是“‘十五計划的提出”,而正文相应部分叙述的则是党的十五大的内容。参考文献中重复列出了《陈云文集》与《薛暮桥回忆录》。作者也表达了一些遗憾,并且用“意犹未尽”倾吐继续研究力臻完美的心曲。[2]我们也期待作者能不断谱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华彩乐章。
[参考文献]
[1]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10.
[2]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10,(5).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