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骨科学博士的家国情怀

2018-02-26 00:20徐宜发
时代报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导师关节医学

徐宜发

我的根子在中国,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祖国的养育之恩。祖国的培养教育成就了我,我要用自己的医术和智慧回报家乡父老乡亲。

——许建中

在中原大地乃至全国骨外科医学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许建中大夫被誉为“关节外科第一人”,每天来自各地的患者登门求医不计其数。在这20多年里,他忙忙碌碌不知为多少病人解除了痛苦,真可谓“手到病除”,是“再现”的华佗“神医”。

说起许建中的从医之路,还真有些传奇。

1964年的中秋,许建中出生在漯河一个中医世家,全家人都希望他长大成才为建设中国效力,便取名“建中”,这是父辈对他的殷切期望。他的姥爷马子珍一生救死扶伤,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中医先生,并在地方志上留下了浓重一笔。母亲马桂荣从小耳濡目染受家庭熏陶,继承了马家的祖传,诊治民间疑难病症,也练就了一手绝活儿,找她来寻医治病的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然而,童年的许建中对学医并无兴趣,他的梦想是要成为很有建树的建筑师。1983年他高中毕业,志愿填报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立志要在建筑工程领域打造一片新天地。哪知在市教育局任职的父亲许体纯得知这一信息,不由分说找到有关部门将他的报考志愿改为河南医科大学。在老人家眼里,河医是国家创办的名牌大学,深信送儿子到这里读书肯定会学到真本事,成为栋梁之才。没错,家父看得很准,创建于1953年的河南医科大学,那时已经为新中国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分赴全国各地成为医疗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建中遗传了许家的优秀基因,聪颖伶俐,在漯河南大街小学就是全校好学生,初中毕业考入漯河第一高中,这是全省一所重点高中。他记忆力超群,读书是过目不忘,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否则他说啥也不敢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所名校。自信来源于他的实力!

1983年7月中旬,许建中收到了河南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理解长辈的良苦用心,自我调整培养学医兴趣改变初衷,高高兴兴走进了河南医科大学的校门,攻读医疗学专业。

有人说,许建中很有天分,这句话他在河医读书时得到了验证。原本对医学没有兴趣的他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子钻劲儿,《解剖学》《人体学》《病理学》那些专业书籍,他越学越有劲,越读越觉得这30多门学科的专业书汇聚成了知识的大海洋,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有无穷的乐趣。第一个学期下来,他入门了。何止是入门了,毫不夸张地说是他“入迷”了,期末考试门门功课都取得了良好成绩。老师,谁不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在班主任看来,许建中将来是挑大梁的人才,有意识地把他列入了重点培养对象,不仅仅是要在学习专业知识上成为拔尖人才,更重要的是在政治素质提升上也要从严要求,推选他在不同的学生干部岗位上历练,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在家里,父母的言传身教使他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使他明白真正的人生价值;生活中,他處处以雷锋、麦贤德、欧阳海等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当好人、做好事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他严格要求自己健康向上,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大学二年级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8年夏天,许建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本科学业。

人类医学博大精深。在浩瀚的医学知识海洋里,许建中深深感觉学到的知识远不够用,距胜任一个医生的神圣职责还有很大差距,继续学习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他没有犹豫,本科毕业工作两年考上研究生。1990年,建中门门功课顺利通过测试,取得了河南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他仍不满足,还在寻找求学之路。人们都说许建中学习有“瘾”,他研究生毕业很快又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博士。1994年夏天,建中如愿以偿获得骨科学博士学位,成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郑大一附院)一名普通的医生。

在知识猎取的道路上许建中从未满足,在医生岗位的实践中愈加感到知识的匮乏,他在寻找出国留学的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术。

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2008年郑大一附医院争取到一个公派到美国留学的名额,经过筛选建中完全符合条件。一天,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是否能去?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哪能错过!这时的许建中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他没想那么多,家里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倘若失去这次留学深造的机会则是后悔莫及。他没有更多的考虑,春节过后接到入学通知毅然飞往大洋彼岸,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后。许建中博士毕业在医生岗位上历练多年,他把学到的专业理论与诊断治疗相结合,创新发展了骨科诊疗科学理论,化作一篇篇论文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奠定了非同一般的理论功底,尤其在骨关节病因、发展、治疗、康复等方面的见解有独到之处,深得合作导师崔全军(quan jun cui)的赏识,为发现这样一个好苗子暗暗喜在心里,在日常的指导学习中关心有加,重点培养,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许建中。当然,导师有自己的打算,他想把建中留在美国发展。临近完成学业的一个周末,崔导师来到建中身边郑重动员他留在美国发展,而且具体的工作均已确定,与导师一道从事医学基础研究。这是医学界的尖端科学,没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导师不可能拉着他一起搞这项研究的。许建中明白,导师看中的是他的实力,能够挑起这副重担。他心里更明白,如果留在美国发展,医术上提升的空间会更大,物质生活上会得到更优裕的享受,有很大的诱惑力。同他当初来美国深造一样,丝毫没有犹豫,他婉言谢绝了导师的挽留。面对导师他恳切地说:“我的根子在中国,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祖国的养育之恩。祖国的培养教育成就了我,我要用自己的医术和智慧回报家乡父老乡亲。”毕业典礼结束了,许建中告别了弗吉尼亚大学的导师、同学和朋友们,又回到了中原大地他日夜思念的郑大一附院。

从美国归来的许建中很快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郑大一附院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创建起来的一所现代化医院,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建中深知,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探索研究的路子还很漫长,不能一蹴而就。科学研究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回到郑州一刻都没有停歇,很快把在美国学到的新理论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推动了我国骨科学的向前发展。在长期的摸索中他结合实际,一次次地改进骨关节手术方法,从手指小关节到人体中的各种大关节都能进行修复,填补了我国关节治疗的空白。

建中是个有心人。我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亿人还多,占比高达17%,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有一天休息日,他陪年迈的父亲户外活动,发现老人家走路上坡十分吃力,引起了他的注意。回到家里他仔细检查了老父亲的双腿,询问走路爬坡时的感觉,发现老人家已经患上老年性关节疾病,很快安排手术恢复其正常功能。通过这件事许建中悟出许多道理,深入研究为老年运动学增添了新的理论,丰富了人类运动学知识的宝库。

科学技术无国界,医学研究更需要改革开放。许建中留学美国的又一大收获,就是登上了国际医学交流的大平台。这些年来,他在骨科病理研究上颇有建树,应用在临床实践创新了一个又一个疾病治疗新方法,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朋友的赞许,赢得了医学交流的话语权,树立了良好的学者、权威形象。他经常到全国各地讲学传授医学理论新知识,他经常应邀举办电视讲座普及医学知识教育,他经常带着自己饱含辛勤汗水的研究成果走出国门,与西方的学者、专家共同探讨医学领域的尖端科学……近年来,常有国外留学生、学者、专家来郑州与建中交流切磋,共同探索医学领域里的新发现。他出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专业组和关节镜专业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关节专业委员会和膝关节专业组委员。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建中把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率先在省内创新的关节置换不输血技术、膝单髁置换技术、关节置换感染控制技术、膝关节感染一期修复技术、膝关节置换后慢性疼痛病因诊断治疗等8种手术,有效地缩短了病患治愈周期,许多患者慕名而来,进一步提升了郑大一附院的知名度,许建中这个响亮的名字也漂洋过海载入名人史册。

我国有13亿多人口,现有的医护人员远不能满足病人医疗的需求,大力培养优秀的医护人才和有专长的医务工作者,是摆在我们面前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009年许建中完成学业从美国归来,郑大一附院就把带医学研究生的任务交给了他。这既是荣誉,也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许建中一方面努力学习更新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科学安排教学时间,把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讲解,手把手地教,关键环节做示范、讲要领,让学生们入脑入耳牢牢掌握当今医学前沿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我在采访中亲眼目睹一幕:来自基层单位一个年近“古稀”的乒乓球运动的爱好者,双腿膝关节疼痛已有4个多月,跑了不少地方求治效果不明显,只好求助许建中解决这个难题。经过许建中检查,结论是半月板损伤伴有炎症所致,需要做玻璃酸钠膝关节间隙注射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看似简单却并非那么容易,关键是注射针头触及的位置要找准,否则患者会疼痛难忍,影响治疗效果。建中边做示范边给研究生刘冠磊讲解要点,重点是把握好进针的位置和进针的深度,双腿注射完毕患者毫无不适之感。许建中讲得仔细,刘冠磊听得认真,这是一堂实实在在的实践课。

许建中带研究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拘形式注重实效。在郑大一附院骨科,每周都有对外交流活动,建中就把研究生集中起来共同参与,解惑答疑,扩大知识面,了解新发展。医生查房是科研教学的最好课堂,面对不同人群纷繁复杂的病症,如同是一部活靈活现的“百科全书”。在5号女病房,杨彩英患有骨科疾病并且血糖指数居高不下、蒋书霞左腿膝盖积水韧带损伤、刘英出现药物反应……许建中一一进行剖析,针对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还给研究生留下课题,让大家在思考中加以提高,养成勤于思索、善于思索的好习惯。许建中从美国回来近10年,已培养出45名研究生奔赴全国各地挑起了医学上的大梁。现在手下正在学习的9名研究生,也崭露头角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坐落在省会郑州郑大一附院接纳的病人大多是农民兄弟。许建中十分清楚,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整体水平与城镇居民还有差距,还有数千万农民兄弟生活在贫困地区,况且因病致贫的家庭为数还不少,导致他们生活水平下降。许建中有颗善良的心,他知道来自农村的病患家里都不会宽裕,有的甚至还更困难。他接收病人总是替患者打算,千方百计减少他们的治疗费用。1号病房的刘永是来自豫东夏邑县的庄稼汉,50来岁是一把干活的好手,常年四处奔波在外打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可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他的左腿膝关节突然发生韧带裂断,无法外出打工只好求医治病。刘永这一躺倒,家里像塌了天似的,生活雪崩一样一落千丈。他不舍得多花钱到大医院诊治,想着在县医院做一下处理就行了。没想到这个病竟一下子拖了6年,不仅没有好转反而病情加重,经受的痛苦可想而知,无奈之下今年麦收过后来到省城郑州,在一家大医院挂号治疗,当天交了5万元押金心里轻松多了。刘永把希望寄托在这次治疗上,信心满满地要彻底治好困扰自己6年的病痛。经过各种检查主治医生为难了,病人病情严重无从下手,不得不实话告知患者,本医院无能为力,刘永的希望像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了。他四处打听得知郑大一附院许建中是有名的骨科专家,立冬前夕他慕名而来办理住院。许建中经过细致而又全面的检查,确诊刘永患的是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局部感染,长期流脓淌水不能控制,手术很有难度。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全部到位,建中亲自动手操刀,彻底切除了他的关节病变部位。临别许建中对刘永说:“这下彻底铲除了你的病根,放心吧,3天过后下床就可以走动了,不用再为治这病跑路了。”我在医院采访见到刘永,说到许建中他发自肺腑地说:“许大夫神了,一周的时间解除了缠身我6年的病痛之苦,只花了3万元就治好了我的病。今天就出院了,不知道怎么感谢他才好。”看着他满意的笑脸,我心里也为许建中高兴。

许建中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医学博士,被医学界同仁们推举为中华医学会医师学会委员、美国关节外科杂志中文版编委会委员、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中文版编委会委员等学术权威,令人羡慕不已。他知恩感恩,永远不会忘记是祖国的培养教育给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用掌握的医术和智慧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猜你喜欢
导师关节医学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关节才是关键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