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 欧阳燚
摘要
医院高值耗材管理中存在如效期过期、产品不可追溯等问题,利用信息系统对高值耗材进行管理,从生产商到医院再到病人能做到全过程监控,规避安全隐患,实现成本控制。
【关键词】高值耗材 条码管理
医用高值耗材的分类通常是相对普通低值耗材而言的,目前医疗界内尚无统一标准,各家医院不尽相同,大致有3种界定标准:
(1)单价500元以上的医用材料;
(2)单价2000元以上的医用材料;
(3)指种植、埋藏和固定于机体受损或病变部位,支持、修复和替代其功能的一类特殊医用消耗材料。
而使用第三种标准的医院较多,正是由于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特殊性及其高额的费用,高值耗材对安全性和流通过程有严格的要求。对于高值耗材从生产商到医院再到使用病人这一过程,严格的监控管理模式才能保障每一环节的安全可靠。利用信息系统对高值耗材进行管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安全隐患、实现成本的控制具有很大意义。
1 传统管理模式分析
很多医院使用的管理模式是“零库存”模式和二级库管理模式。二级库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级库管理模式下耗材效期、批号管理易失控的状况,但是在人员安排上会消耗大量人力,同时对于优秀库管人员的专业培训也需要很大投入。而“零库存”模式虽然在降低材料库存,减少浪费等方面确实起到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
(1)管理流程繁杂易出错;
(2)耗材“三证”效期无法保证;
(3)耗材条码不规范导致不可追溯;
(4)高值耗材的收支不同步等。
2 条码管理,全过程监控
高值耗材从采购到进入医院再到病人使用后的情况登记,每一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既要实现医院的严格管理,也要保障病人的切身利益,避免医疗纠纷。
2.1 严格控制采购以及供应商管理
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系统提供供应商登录端,对中标的供应商授权,由供应商录入产品的“三证”信息,产品码等,医院只需进行信息的核对,减轻了医院维护耗材基本信息的工作量。同时系统也能向供应商及时反馈“三证”效期预警。除此之外,对于未授权的供應商,在招标过程中,可要求有投标意向的供应商预先登录供应商端,登记基本信息,自动筛选不合格的供应商,并能进行后台综合分析,择优选择进行招标工作。对于在系统内授权过的供应商,采购处才能对其产品进行采购。
2.2 医院库存管理
高值耗材从使用的特殊性可以分成两类,即通用类和跟台类,这两类耗材需要区分管理。
(1)对于如介入类导管、吻合器等不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挑选的耗材(通用类耗材),可以建立基库房存放少量耗材,根据各科室消耗耗材的情况设置库存上限和下限,手术前,由科室通过信息系统向库房提出领用申请,出库即使用,避免耗材在科室中留存。库存低于下限,则由采购处通知供应商将耗材直接送到库房。
(2)对于心脏介入类、人工关节等需要在使用过程中确定品种规格的高值耗材(跟台类耗材),则在手术日期确定前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并通知供应商将各种品种规格的耗材带到手术室,由手术医生验收后挑选相应的耗材,术后,供应商连同手术室护士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共同登记耗材使用信息。
2.3 高值耗材条码管理,实现可追溯
由于高值耗材的种类多、规格不一、供应商不同等情况,进入医院的高值耗材没有统一条码,并不利于医院对于耗材使用状况的追溯。所以在管理中可以使用医院自己设定的条码,此条码与生产商提供的产品码要对应,并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病人信息对应,实现可追溯。
(1)对于提前进入库存的通用类耗材,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一个耗材进行编码,条形码序列号的设置由主码和副码组成,主码为高值耗材类型码,副码则是入库日期和流水号。而在条形码信息中需要记录该高值耗材的规范名称、规格型号、“三证”、“三证”效期等基本信息。在手术室申领中,病人与耗材就能形成对应关系,病人手术前,再次进行扫条码,确保对应关系不出错。同时,在库存中,对于“三证”效期能进行查询和提醒。
(2)对于跟台类耗材,使用前扫描产品码,确定供应商提供的高值耗材在系统中己录入基本信息,同时“三证”有效。在手术结束后,对于实际使用的耗材,通过扫描相应产品码,提取耗材的基本信息,并自动生成当日入库的医院条形码,以此匹配当日病人。病人划价后,库房内系统自动形成当日入库入账、出库出账信息。
2.4 形成预成本,做到收支及时统计
目前医院内对于高值耗材采用的是“先产生收入,后支出”的模式,病人在划价之后,医院对应科室产生了相应的收入,但是,由于财务处的对于供应商的付款计划少则一两个结算一次,多则七八个月才结算,支出对应收入出现了大的延迟,采用“预成本”的模式,在病人划价之后根据物价部门对于耗材的加价规则自动计提成本,形成预成本,便于统一耗材的收支情况,利于阶段性统计分析和控制成本。在财务处与供应商进行核对结账时,则由财务处进行核对,将“预成本”变成实际支出。
2.5 不良事件统计与反馈
对于患者在使用高值耗材产生不良反应之后,通过对应条码追溯到相应的供应商,并及时记录,做出统计。对于手术室申领耗材时,选择不同的供应商,若有不良事件记录,能做出及时提醒,便于医生进行高值耗材的更好的选用。同时,也利用供应商平台对供应商提出预警,设定不良事件出现的比例,若高于该比例,则停止对其产品的采购,重新采购需要通过医院招标组的再一次审核。
3 小结
医院对于高值耗材严格的管理模式配合信息系统与条码追踪,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了由于流程繁杂带来的信息错漏问题,规避耗材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了成本控制,使高值耗材管理更趋于精细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张晓琦,李春,张静.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再造:信息化视角下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03):77-79.
[2]尹翔.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0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