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多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1-224-01
0
要描述一个年纪在五十五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现代人的行为,加上这么一句,总是没错的:“然后他掏出手机。”
秋风起了,站台等车的人纷纷竖起衣领,他朝入站口望望,车还没来,然后他掏出手机。
他进了门,脱下外衣挂在玄关,倒了一杯咖啡,然后他掏出手机。
他对着同事点头致意,回到自己工位,打开电脑,然后他掏出手机。
妈妈还在做饭,他看着盯着电视陷入沙发的父亲,然后他掏出手机。
领导在台上念稿子,空中的字符像烟雾一样在飘荡、消散,然后他掏出手机。
有位摄影师曾经拍摄了上千张人们在各种场合使用手机的照片,然后将图片中的手机PS掉,把这些照片组合在一起,画面呈现出被集体催眠的宛如疯人院的震撼效果。
不可脱离、沉迷、失去便痛苦、茫然,明知永恒又不能解脱。在农业社会,这些特征属于爱情;在工业社会,它从属于毒品;在信息社会,它从属于手机。它是目前最便利的数码化、网络化的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建立与世界的联系并塑造自我,。而这个数码化的自我不再是所谓客观真实的反映,而是自我选择、调整的结果,其中隐瞒、美化、凸显成了最重要的手段。数码化,意味着可以方便地几乎无成本地改变自我形象,意味着美颜与生活的碎片化。人以精心挑选的一个个片段被反映出来,缺乏一贯性与深度,不期待被理解的展示,如同橱窗。这已经是相当普遍的现实,更新朋友圈、说说、发送图片、推文、点赞、回复短信、直播等等,我们使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资源、情感来创造、维系自己的数码形象与数码生活。?我们的旅行、娱乐是不是已经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自己朋友圈好看些呢?朋友圈是不是已经成为自我构建、自我形象的重要的一部分呢?我们对着镜子看,同时点开朋友圈的头像,内心会认同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呢?手段再一次代替了目的,就像婚姻与爱情,生存与生活。而在数码化的世界中,假作真时真亦假。
在数码化的网络人际交往中,很明显地是,人们变得低龄化、弱智化、扁平化,或者说我们更年轻了。我们更多使用通用的没有个性特征的语言,一些使用意义不明确的感性十足的流行用语,我们无法顺畅用文字表达思想与情绪,而是大量借助于图像符号,比如表情包、照片之类。由此,我们如何能达成全面深入地互相理解,如我们面对面地交流。嗯嗯,呵呵,哦,然后是一连串的表情符号。在这种交流中,个体如何保持自己的丰富特征,如何全面地表达自己呢?靠一套独一无二的表情包吗?便利的互相沟通是以损耗大量微妙的信息为代价的。人与人之间越方便联系,人际关系越疏远,生物性肉体接触被数字化代替后,原始的神经系统并不能产生亲密感。即使是高清的视频与语音,人们还是无法触碰到对方的思想与灵魂。要確定一种重要的关系,甚至仅仅是做成一笔重要的交易,我们还是觉得网络不靠谱,缺点什么,必须要会面才放心下来。
高度的技术理性造就的网络信息洪流却反映着高度的非理性特征,这实在是深刻的反讽。即时性、碎片化、无比巨大的数量,古典世界中的统一的价值、意义,在这洪流中哀嚎,理解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年轻人满脸的无谓、不屑、疏离,他们高度个性,又高度同一,这种后现代性来自于他们沉浸的网络世界,他们被网络吹胀如气球,一旦断网,便沮丧迷茫如同僵尸。他们的后现代性,他们貌似的高傲与反抗,并不是自我解放与选择的结果,而是这个网络化数码化信息化碎片化世界强加给他们的面貌。他们压根不具备革命性,比任何一代更依附于社会。
然而,数字化生存,碎片化阅读,也许是人类面对信息洪流做出的正确反映,因为要适应剧变的技术环境,人类很难在达成通透的理解之后再做出应对,重要的是快速地了解情况,吸收信息,做出判断。在常识基础上的本能反应,是应对洪水、雪崩、地震等等突发情况的最佳方式,也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的最好方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快,就不能不化繁为简,观其大略,容不得细嚼慢咽。除非你愿意放弃信息社会的便利,克制自己对于资讯的无比贪婪,不然也只好如此。但是,人类个体为什么要本能地阅读一切资讯,由此才能获得完全不靠谱的安全感,这本身不也是人类进化缓慢,妄图控制环境的一个标志吗?在社会分工精细的今天,难道不应该由一部分专业人士对资讯进行分拣、加工、打包,然后发送到每个个体吗?如此,控制资讯的源头,也就控制了社会信息的输入,当然很大程度也就控制了社会。
手机业已成为人的另一个器官,下一步,是手机与人体的深度融合,手机进化为脑机,芯片与大脑,大脑与云端,融合,人开始机器化与数码化,人与人工智能融合。也许,马云,就是一台由朝鲜裔日本人孙正义(多么诡异的组合!)初步组装成的人机融合体。因为他快速了解环境,快速消化资讯,快速整合碎片的能力实在是兼具人与人工智能两者的优点:不深刻,然而快而且新。当然,我能发现这一点,也许我也是外星人组装的人工智能也不一定。由不乏痛苦的反思到愉快的科幻小说,这也是合乎时代趋势的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