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与亮点
针对一年级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较为薄弱,但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本学习工具以PowerPoint 2013软件为平台,兼容图片、文字、音频、视频、Flash生字动画,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乏味的识字写字教学模式。本学习工具紧扣识字写字与阅读理解两大教学重点,牵引、拉连、推进课堂的节奏和内容,从而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文本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本学习工具营造了一张有条不紊、充满情趣的共学共享的“网”,能比较理想地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制作背景
本学习工具的制作,缘于我参加县里组织的赛课活动。抽到课题后,我深入研析了教材,感受到《火车的故事》是一篇介绍火车常识性知识和我国铁路发展成就的课文,一定会引发孩子们对火车的发展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因为火车的发展过程、青藏铁路修筑环境等知识,都与孩子们当前实际生活有着较大的时空距离。如何浓缩火车近二百年的发展历程,拉近孩子们与青藏高原的空间距离,进而激发一年级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上丰富的资源无疑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依据文本特点、学生特点和学段学情,精心制作了本学习工具。其中,我插入了各类火车及青藏铁路的图片、文字资料和相关音频、视频,还有大量关于课文生字音、形、义的Flash动画,以此作为学生识字写字和指导朗读、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本学习工具采用简单明了的学习导航来提示教学环节和进程,如“初读感知”“字词乐园”“朗读感悟”“诊断测试”“拓展阅读”等,以此链接到各个相应的页面,交互性较强。整个学习工具操作简单,共享方便,便于交流使用。本学习工具的文图与背景设计,非常富有童趣,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习工具的流程结构如图1所示。
1.初读感知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火车来了》,交流对火车的印象和生活中了解的关于火车的知识,从而充分唤起学生读文学文的情趣,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进入本页面后,播放课文的动漫视频(如下页图2),这在帮助学生趣味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使学生通过视频中的插图初步认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和磁悬浮火车,为下一步课文的学习铺垫基础。
2.字词乐园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立刻借助学习工具进入“字词乐园”模块,引导学生集中认读识记本课的部分生字和新词。利用学习工具强大的直观、易切换的特点,学生先进行词语的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再用“加一加”“换一换”“编儿歌”的方法,识记“列、界、郊、梦、查、名”等较容易识记的生字。接着,借助生字的Flash动画,通过“数笔画”“猜谜语”“找朋友”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较难识记的生字“世、修、建”。最后,依然借助Flash动画生字,学生学习“新、晚”等生字的笔顺和写法,培养观察、分析、书写和比较、鉴赏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字词乐园”模块页面的背景均是“果树”和“稻草人”的组合图(如图3),生字即一个个的“果子”,而需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时,单个的生字则在“稻草人的肚皮”上呈现,非常富有童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
3.朗读感悟
使用学习工具进入“朗读感悟”页面后,出现了三个提示教学内容的关键词链接:(火车的)“发展历程”“不断提速”“了不起的创举”。分别点击这三个关键词链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高效认识火车发展的大致过程和青藏铁路的修建,感受祖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滋生自豪之情。
(1)点击(火车)“发展历程”超链接
教师先引导学生读文看图了解什么是机车,然后在介绍火车发展过程的页面上,又做了一个以四种火车名字为关键词的分链接。通过点击四个关键词链接,便可分类展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和磁悬浮火车的图文信息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具体感知四种火车的基本特点,进而形象地感受火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补充的关于世界各国高铁十大排名和磁悬浮火车变轨的两段视频,更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2)点击(火车)“不断提速”超链接
页面显示的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给学生对比展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和磁悬浮火车的时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不断提速”和“夕发朝至”两个词语的意思,使学生了解新时代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然后,教师借势引导学生随文识记、书写生字“发”,第三方制作的生字动画“发”直观形象地呈现出了这个字的笔画、笔顺和关键笔画的位置,可以高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3)点击“了不起的创举”超链接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引出本段中心句“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先借助字理图片(如图4)认识“创”字的由来,使学生感受祖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汉字的浓厚情感。
然后,教師分三个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创举”的意思,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第一,引导学生交流对“创举”的感性理解后,用学习工具呈现它的词典注释,使学生从字面上得以理解词义;第二,呈现有关青藏高原(日照、风雪、高原)和我国铁路工人修筑青藏铁路的文字和视频信息,使学生感受“世界屋脊”环境的恶劣和复杂,帮助学生感受修建青藏铁路的艰辛和伟大,从而帮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创举”的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第三,教师借助学习工具,从不同角度对本段“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这一中心句进行内化理解,并引导学生进行一咏三叹式的品读,升华学生的情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并没有这样止于引导学生对“创举”一词的理解,而是又借助学习工具使用“滚动电影屏幕”的技巧,播放火车发明前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使学生懂得在200多年前,火车的发明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最后,我又给学生提供了两段视频,一段展示的是我国重庆市一列轻轨列车穿楼而过,另一段展示的是未来火车发展的趋势,使学生懂得火车作为人类的交通工具,在今后还会有新的“创举”,以此帮助学生真正深度理解“创举”的含义,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欲望。endprint
4.诊断测试
在本学习工具中,我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字词检测形式,既有检测学生是否会读生字词语的“小小降落伞”、“小青蛙跳一跳”(如图5)、“我们来开火车啦”,也有检测学生是否理解词语意思的“读一读、选一选”,还有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是否理解的“想一想、选一选”。多样的题型,再加上有趣的音效,寓学于乐,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检测,同时也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理解课文内容的成效。
5.总结深化,课外延展
叶圣陶先生讲过:“课文只是个例子。”如何在课文学完后,继续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呢?根据文本实际,我在该学习工具的最后设置了“拓展阅读”板块,其中既有《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火车为什么在铁轨上行驶》等阅读材料,又有丰富的文字资料和相关的图片信息,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还能够深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艺术设计
本学习工具采用草绿色边框和淡黄色页面的“台历”作为基础模板,所用插图大都采用一年级孩子特别喜欢的卡通画作为背景或配饰,非常富有童真童趣。本学习工具在设计上非常有新意。每一个模块的页面都用不同的背景图片来展示内容,清晰易辨。其中几处小的细节更是独具匠心,如插入的几段视频以及“发”字的Flash动画,都是由一台悬挂在果树上的“液晶平面电视”来播放。总体而言,引导孩子们在趣味中识字学文、丰富感知,是我设计本学习工具的艺术立足点。
评价与反思
总体而言,我对本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制作还是非常满意的。本学习工具立足于一年级孩子的生理心理和学段特点,用多种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识字写字、读词学词,牢牢地把握了孩子们的学习重点。本学习工具借助大量图文和视频信息,浓缩了近200年的火车发展过程,将其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唤起学生对未来火车的憧憬和期待,既可以高效突破教学难点,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趣,能够高质量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当然,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因为制作时间的匆忙和自己信息技术素养尤其是艺术素养的欠缺,本学习工具在内容上稍显庞杂,不够精当,尤其是在引导学生了解火车的“现在”时,停留在了文本故事的2006年(课文所描述故事的时间),而没有联系到近几年我国铁路事业的最新发展势头,如我国高铁事业的迅猛发展、“一带一路”的世界格局等,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幕前幕后
2017年7月11日,我参加了在青岛大学举办的全国第十五届NOC大赛中的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优赛项。赛前,我精心备课,深入研读大赛标准,阅读、筛选、下载大量有关火车和青藏高原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向年轻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请教。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制作、修改、补充、完善,记不清改了多少遍,直到最后自己满意为止。
终于到了比赛的时刻,我振作精神,自信从容地走上讲台。在台上,我时而点指学习工具侃侃而谈,时而面对评委沉着叙述,时而热情洋溢进入课堂特定的情境中。台下的两个评委教师不时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台下的教师们也都全神贯注地听着,有几个教师还进行了拍照。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成功的滋味,不为大赛一等奖的成绩,只为自己精心的制作,无悔的付出,终有回报。
回首这次大赛,我收获颇多。
增强了自信。作为一名老教师,自己的信息化技术、普通话水平与年轻人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精当处理,弥补了自身的不足,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增强了自信。由此,我也深切地感受到,看似寻常的PPT课件也可以在信息化的舞台中大放异彩,因为评委们不仅关注“技术”,更看重它的实效。
提高了信息化水平。通过这次参赛,我学会了PowerPoint程序中的许多新功能,如在PowerPoint课件中插入Flash动画生字、图片的滚动电影屏幕效果、制作生字的动画效果等新功能,学会了如何下载音频、视频,并会运用格式工厂、录屏软件等技术工具对视频进行格式转换、剪辑等。毫不客气地说,我现在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亚于学校里任何一位年轻教师。
教育理念发生了转变。在参赛过程中,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那些优秀教师制作的一件件精彩绝妙的作品,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这次参赛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自己的教育理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高科技时代,没有信息化技术支撑的课堂是黯淡无光的,有了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撑、架构与融合,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评委印象
焦红景老师能够在大赛答辩环节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打动评委的不仅是作品、陈述和她的年龄,还有她的一颗奋发图强、追求进步的心。
先说学习工具本身,从内容来看,本学习工具导航清晰,环节紧凑,重点突出,交互性强,类属侧重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的课件。从技术上讲,作品以PowerPoint软件为载体,整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SWF等多种媒体资源,在众多参赛作品中属中上水平。难能可贵的是焦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工具中加入大量引发学生兴趣的互动环节,并使用PowerPoint有限的交互功能制作了多個趣味性较强的小游戏,将课堂测试变得生动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偏远地区,学习资源的获取相对困难,焦老师能够以近50岁的年龄独立完成作品已属难得。其实,单就学习工具的制作而言,完成作品《火车的故事》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已经接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准。
学科融合的实施使得各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均得到极大提升,也使得各种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成为常态。当今,多种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有着先天的优势:人工智能、开源硬件和机器人等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将事物量化、结构化的能力;3D打印技术的使用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创造力;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技术能够为师生提供沉浸式体验和增强的互动方式,为学生快速进入深度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若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合最新科技并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进行拓展,不仅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能为师生创造更多开阔视野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还能创新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点评人:NOC活动评委/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小学 杨晓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