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上海青年画家们的当代表达

2018-02-26 16:17尘羽
上海采风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海军上海创作

尘羽

“上海的青年画家很奇怪地和全国格局形成反差,虽有少数例外,但从总体而言,大都优哉游哉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画自己想画的画,并不追求速成,对‘垃圾当代敬而远之。”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劼音评价道。毛冬华、庞飞、张晨初、杜海军、廖扬就属于王劼音所说的青年画家。

这五位青年艺术家于2014年12月入选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此计划是为青年文艺骨干量身定制的发展计划,是上海培养青年艺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前一阵,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办公室、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青年·境界》2017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美术家作品展在上海文联文艺会堂开展。展览回顾、总结了五位青年美术家近三年来的创作成果。

网络时代也是一个读图时代,从不缺精美图片,却缺乏有当代表达和文化立场的好图,五位青年画家脱颖而出,作品个性鲜明、内涵丰富,让人耳目一新,必有其独特之处。此次笔者走近他们,去了解他们的创作经历、创作观点,也借此感受青年艺术家如何去实践“笔墨当随时代变”的艺术命题——

毛冬华:

开垦城市水墨表现程式的处女地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毛冬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是“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中唯一一位上海籍画家。画上海的艺术家大有人在,但能画出真正上海味道的并不多,而毛冬华被认为是其中一位,能获得这个评价并非易事。

在父亲毛国伦的影响下,毛冬华从小显露了对画画的兴趣,从临摹连环画到进行实物写生,再到后来进入专业的美术学院深造,练就了扎实的笔墨功夫。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上海也不断让她燃起创作的冲动。可是当她满怀激情地想要描绘时,却发现根本无从下笔。“摆在我面前的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么保持传统的笔墨程式和题材,谨守所谓中国画的‘底线;要么置笔墨标准于不顾,而以眼前的对象为主。这让我陷入了苦恼。”

城市题材与中国画笔墨如何兼容是一个难题,但换个角度看,又恰好为毛冬华提供了一个探索绘画根本问题的契机。

一次,偶然间毛冬华看到了玻璃幕墙中的建筑。“幕墙中的上海仿佛被压缩到了一个平面中,天空和建筑,截然分成黑白虚实两大块,颜色和景深,一切都被单纯化了。这不正是一幅水墨山水的图式么?虽然画面中的具体内容大相径庭,但这一形式传达出来的精神旨趣却是相通的。”

现代玻璃幕墙的折射,让毛冬华找到了城市历史镜像与现实图景的契合点,利用笔墨的特色,她重构了现实中的城市建筑,同时又重构了笔墨本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评价道:“毛冬华的成功意义不在于用水墨画形式表现了城市题材,而是她开垦了城市水墨表现程式的处女地,创作出了具有当代上海审美气质的城市水墨画。”

在中国传统笔墨画中,很少看到欧洲建筑,因为岩石的质感肌理与中国画笔墨的飘逸灵秀是违和的。毛冬华克服了这个矛盾,通过墨色渗化、离线破形以及没骨笔法的反复运笔,鲜活地体现了欧式建筑的美感,同时在氤氲的积墨效果下增添了灵动性。“ ‘没骨并不是不勾外轮廓线,而是一笔一笔上去,线穿在墨块里边,看上去好像没有边际性,但是这个气还是有的,我喜欢用没骨画法画人物、画动物、画建筑。”毛冬华解释道。

毛冬华的水墨作品,基本都是灰色的冷色调,却透着炽热情感交织的浓浓诗意。她的笔下,有外滩、一大会址等城市印象,也有外婆的故事系列作品。毛冬华深情地透露,她的外婆晚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症,认不出家人,但是外婆很喜欢看她画画,于是她就用自己的画笔来为外婆做一点事情。她用水墨线条表现了外白渡桥,那是她昔日去看望外婆的必经之桥,也是许多老上海人心目中的外婆桥。热情爽朗是毛冬华给人的第一印象,近距离接触后,会发现她骨子里还有一份特别的细腻。仔细观察她的作品会发现,她笔下的建筑都有些倾斜,她笑着以自己站姿为例,解释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身体会有些倾斜,我希望建筑也一样。”毛冬华还喜爱用水墨语言来描绘上海的日常生活,比如家里陪伴她成长的老物件,触动到她的非洲灰鹦鹉等,色彩虽淡,情感却浓郁。

2017年,毛冬华举办了个展,参与了很多艺术活动,其中包括:她的水墨作品《外滩心影》系列与德国著名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全新创作的民族音乐会《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跨界合作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次合作也与青年培养计划有关。毛冬华感慨,这三年里的成长,比原来五年、八年都要快得多,画展、研讨会、跨领域的青年艺术家们的交流讲座等各种活动,对她而言都是很好的激励。三年来,她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主题性创作,表达一种人文关怀,“用自己的方式讴歌时代,讴歌生我养我的城市”。

龐飞:

重返传统是为了转换为当代观照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策展人庞飞与山水画的缘分是冥冥中注定的。与多数画家从小拜师学习、然后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经历不同,庞飞在20岁左右时还是前路迷茫,辗转于厦门、广州、深圳、杭州等地,做过修路铲沙子的临时工、工艺品商店流水线的画工等各类工作。在江湖上闯荡了一番后,他决定去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接受最正宗的山水画教育。虽然起步晚,道路曲折,但庞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庞飞的老家是陕西的紫阳县,在大巴山和汉江之间。“小时候家在一个悬崖峭壁上,下面就是一座铁索桥,每到冬天听桥那边传来的嘎吱嘎吱的声音,我就能知道下没下雪。”庞飞笑着回忆道。父亲是工厂里的画家,耳濡目染之下,庞飞从小就喜欢画画。在大自然的滋养中,庞飞对山水产生了一种向往,试图通过绘画的形式去表达内心的感受。紫阳虽属贫困县,师资力量薄弱,但山清水秀,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陕西当地的画家过去采风。一到暑期,庞飞就会主动去找不同的画家,帮他们带路,顺便“偷师”。

大学毕业之后,庞飞在当地一个最贫穷的县里做过一年文盲教育督导员,这让他对当地山区老百姓的疾苦有了非常深的体会,也影响了他之后的山水画创作。2000年,庞飞以儿童美术专家的身份通过人才引进来到上海。2009年初,进入上海中国画院,创作打开了新的天地。endprint

骨子里庞飞是尚古的,家乡青山绿水的景象以及高山流水的格局早已流淌在他血脉里,他寄情于宋人山水的闲暇,同时又努力融入当代的视角。在庞飞看来,重返传统是为了将它们转换为当代观照。庞飞曾前往太行山采风。那次游历带给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自然山川的看法或者民族历史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最初,红旗渠代表了中国人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人认为红旗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且实用性渐渐减弱;如今人们普遍认识到,红旗渠代表了中华民族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身处山林,时常让人感叹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但是深入生活后,不由地会被现代人的作为而感动。“现在山区很多悬崖峭壁上都开凿出了公路,我见过有一条公路,是三代人耗费了30年才开通出来的。中国人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很宝贵的财富。”于是,庞飞的一些山水画里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初一看是一幅比较传统的山水画,古意盎然,但是仔细一瞧,居然有山路、还有小巴士,现代气息一下子破图而出。这也预示了庞飞从传统山水画中走了出来,开启了当代经验的新路。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指出,庞飞的山水画,既不是用水墨直接呈现视觉所见的写生性山水,也不是完全脱离对象纯以传统笔墨表现审美经验的笔墨性山水,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了一种新的切入点。

对于培养计划,庞飞坦言,最近三年,不光是专业有了提升,整个生活、工作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促进。“一位山水画家,最本源的还是对祖国山水的一份感情。我的创作态度是:传统的课要补,但是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同时要迈开自己的步伐,寻找自己的路,以自己视角去表现我们这一代人对祖国河山的感情。”

张晨初:

“互联网+艺术”实践中的“中国角色”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晨初笑称自己比较“宅”,每天,如果没有课,他就呆在画室,不是画画,就是上网看新闻、刷微博。奇妙的是,他的绘画过程则全然相反,是敞开式的,“如同在玻璃房里面画画,任何人只要路过,都可以过来围观、点评”。这样的创作状态起始于2010年底。

2010年,微博兴起。当时正想在肖像画上有所突破的张晨初忽然想到,何不把互联网包括微博上典型的、有价值的新闻人物和话题人物画出来。画了几幅在微博上展示后,不少网友觉得很新奇,就问他:能不能把画的过程也展示出来。张晨初欣然答应。

“我选人物是有标准的,能够体现变革中中国的某些重要方面。现在网络非常便利,几百张、上千张图片可以一下子下载下来,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有了大致了解,有了基本的想法。然后我会从中选出9张放到微博上征求意见,很多网友就会提出他们的看法,为什么选择第几张,大家七嘴八舌的,很有意思。”张晨初介绍道。

参考了各种意见后,最终张晨初会选择其中一张作为创作的参照图,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夸张、强化等艺术化处理,包括把前后一些事情、有关联的人物凑在一起,进行新的解读。比如画姚明时,画面上出现了三个姚明形象,代表他的三个不同时期、身份。“创作时,相对比较难的是对人物的判断。虽然我的画面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一个节点,但为了使人物的刻画更加精准,还要考虑到以前的经历以及以后可能的发展,这样开放度更大一点,解读空间更多一点。”

迄今张晨初已经创作了数百幅人物肖像画,称之为“中国角色”系列,包括学者、作家、商界精英、科学家、画家、体育明星等。在创作中,他会把过程中的九个不同步骤发到微博上。“我很喜欢与网友互动,他们会提自己的建议,比如之前‘大头贴事件出来时,不少网友会@我,可以去画范冰冰了。很多网友的评价会给我一些灵感启发。他们看到我把他们的一些想法放进画中后,也很开心。”作为坐拥70多万粉丝的微博大V,张晨初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不仅结合网络进行创作,还在网上拍卖画作、进行系列宣传推广。他的艺术实践也被认为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艺术”的系统工程。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评价道:“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张晨初是与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结合的最紧密的艺术家;他也是创作题材和社会新闻话题结合的最深入的艺术家;他还是用绘画艺术的形式记录历史最特别的艺术家。”

张晨初感言,近些年,前辈艺术家的指导,不同领域青年艺术家间的讲座交流,让他收获良多。“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督促入选艺术家做一个有针对性的计划表,也促使他不断探索,不敢松懈。更让他高兴的是,肖像绘画的认识层面也有了大的提升,力图站在新闻历史、站在民族精神的高度做进一步思考。“以后我可能会逐步把精力放在中国历史人物上,希望通过肖像表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杜海军:

日常“窗口”中的社会百态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画家杜海军曾在江苏江阴当了三年老师,只是小地方承载不了他想当职业画家的大梦想。于是,带着一点简单行李,杜海军只身来到上海。“当时钱带的不多,每次快到交房租时,正好遇到别人介绍来的顾客买了些画,才勉强生活下去。我画了一段时间风景写生,比较容易卖出,但是我觉得没有啥意义,我来上海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卖点画赚点钱。”杜海军告诉笔者。

虽然如同陷入四周漆黑的迷網,茫无头绪,但杜海军还是坚持在奔往理想的道路上。终于有一天上帝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迫于经济的压力,他在长宁区租了一间很小的房间,在一栋老公房五楼的阁楼。有一天,杜海军打开阁楼的窗,一眼望见对面楼房的白墙以及一排排打开的窗,“那时前一阵刚下过雨,那一天刚好天晴了,很多人就把衣服、被子拿出来晾晒,那一扇扇窗户、延伸出来的晾衣架,各种鲜艳的衣物和老公房的斑驳的墙面,很有上海味道,也让我想到了中国画里的点线面。”杜海军回忆道。当时他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了个念头: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于是,他画了出来,很快被人收藏了。找到了创作方向后,杜海军开始积累素材,他几乎徒步走遍了上海市区内的大街小巷。endprint

2008年,杜海军的油画《N个窗》获得了“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优秀奖。此届美展是相隔28年后再次启动,含金量很高,这对杜海军而言也是一个重要转折。2009年,他的油画《都市印象》又获“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大奖”优秀奖,同年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画家能一下子斩获那么多荣誉,不仅在于城市题材,还在于绘画语言和内容的独特性。

杜海军一直在关注城市的变迁,他并没有去寻找标志性的建筑,入他画面的往往是非常普通的楼房。“我想表达的是整个社会中建筑的某些共性。正是这种共性的特征让我脑海中常常不断涌现出那种历史与现代,真实与模糊之间的迷茫体验。透过那一扇扇窗户,让我们窥视到了社会生活状态下普通人的生活。这些正是我们对城市记忆的一些碎片,也是对工业化社会生存环境的体验。”

画老建筑,杜海军并没有去刻画历史沧桑,而是去反映老建筑里面的现代人。画办公楼,则是关注白领这个阶层。描绘楼宇时,杜海军运用了西方油画里的一些技法,比较写实,而窗里的人物则运用了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画面上,建筑是静态的,而人物是动态的,一个个方格子式的窗口仿佛述说着戏剧般的日常秘密,令人充满好奇。这份好奇背后其实也是杜海军作为新上海人对于这座城市的新奇。平时出行经常坐的地铁,去外地时多次坐过的高铁和谐号,这些触动到他的事物,都进入了他的画面。

中国特色的事物以及人们的生活共性也会引起国外的关注。2014年,杜海军凭借《大玻璃》夺得法国美术家协会沙龙展金奖,并且获得2014法国美协特邀评委会绘画类金奖。前一阵,ASIA NOW巴黎亚洲艺术博览会开幕,杜海军受邀参展,得到了当地不少艺术家、收藏家以及前法国文化部长Fleur Pellerin的关注。

对于杜海军来说,这几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却意义重大。三年前,他觉得自己是一朵浮萍,漂泊在茫茫的大都市里,而加入培养计划后,他有了久违的归属感。得益于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杜海军终于解决了困扰自己已久的户口问题,这更加强了他内心深处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归属、认同感。

廖扬:

生活小侧面折射大内涵

周日下午,廖扬还在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绘制游戏原画,加班之余,休息时他会画一会儿版画草稿。对此,同事和老板很理解他,他们觉得当下像廖扬这样有个“砸钱爱好”的已经少见。

廖扬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深造时,他被版画的偶然不确定性所吸引,然而临近毕业,却发现大众对版画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市场不容乐观,很难靠版画来生存。无奈之下廖扬只能选择游戏行业来养活自己,并养活自己的版画爱好。廖扬擅长做丝网版画,尺幅很大,这就需要感光机、印刷台等设备,还得雇工人。平时廖扬会去外面的版画工坊租用设备。他告诉笔者,一幅一米开外的作品,成本在数万左右。每年,廖扬只创作一到两幅大作品,产量低,源于时间、成本等多种因素,也源于下笔的谨慎,廖扬只画深深触动自己的题材。

几年前冬日里的一天,下班已是晚上11点,廖扬骑车回家途中,路过一家旧家电回收站,通过敞开的门看到一个孩子在看电视,并没有大人的身影。廖扬很疑惑,停下车问他:“你爸爸妈妈呢?”男孩回答道:“他们在旁边屋里打麻将。”廖扬关照了几句后骑车离去了,脑海里却开始思绪万千,他反思自己是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对于女儿平时的关心和交流不够。触动心扉后,廖扬开始了创作,艺术化地描绘出他所见外,又加入了自己女儿的背影,彰显版画特色的同时又融入了动漫的痕迹,呈现“类卡通式”的风格。作品名为《爸爸妈妈去哪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留守儿童这个社会话题,也能让很多父母产生共鸣。2014年《爸爸妈妈去哪了》入选2014上海美术大展,随后又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进京优秀作品奖。

“我会关注生活中经常触及的一些事物,包括马上可能会消失的状态。比如作品《11月11日》展现了快递员大哥辛苦地骑着超载小车的‘奇观,虽然他们的生活,我们并不熟悉,但是他们的状态其实是我们直接导致的。我希望通过作品让大家去关注生活中一些被忽视的点。”廖扬一脸认真地对笔者说道。

这两年,麻雀是廖扬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符号性图像,通过麻雀的视角去反映一些生活中的状态。童年时他曾养过一只受伤的麻雀,几天下来,麻雀在笼子里撞得头破血流,为它准备的小米却丝毫未动。后来他才知道,麻雀是“不自由,毋宁死”的性格。成人后,现实的压力和社会中的种种诱惑经常使廖扬回想起麻雀,“时刻提醒自己坚守住尊严和天性”。麻雀系列作品的幽默诙谐以及丰富的寓意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美术史论家朱国荣评价道:“麻雀虽小,以小见大。虽然是现代社會场景中很小的一个侧面,但是能反映出一些比较广、比较深的东西。”

在“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中, 82年的廖扬是五位入选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廖扬表示,除了三年间每年的创作经费外,培养计划还提供了更多的平台,让他受益匪浅。接下来在坚持创作的同时,他还计划做一些版画艺术的推广普及。

这五位画家是上海优秀青年艺术家群体的一个缩影。这些青年艺术家的艺术路径中,有着摒弃商业、噱头的朴素,却又分外亮眼。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文化立场,并满怀激情地进行着有独立思考的当代表达。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军上海创作
Jazz
欢乐上海迪士尼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海军协议1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创作失败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