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域配电自动化工程的建设目标

2018-02-26 16:08高吉增刘媛媛
科技视界 2017年36期
关键词:馈线县域配电

高吉增+刘媛媛

【摘 要】本文针对县域供用电特点及发展情况,对县域配电自动化工程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目标。分别从主站系统、馈线自动化、配电终端、通信网络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可为今后县域配电自动化工程的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

Introduction to the county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y power supp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nstruction goals of county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engineering. The master station system, feeder automation and distribu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can upgrade of county powe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project in the futur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 words】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0 引言

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飞跃发展,大型商贸中心、大型居民生活社区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政府机构和学校等场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1-2]。为此,近年来不少县均启动了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改造、升级等工程,以期实现更加稳定、可靠、安全的供电服务[3-4]。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技术、智能终端、智能系统不断涌现,产品的质量、功能也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对县域配电自动化工程的建设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原则,使得县域配电自动化工程的建设更具合理性。

1 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规划目标

1.1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规划目标

县域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建设规模应参照小型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规划建设。建设目标着重面向两个方面,即配电调度与生产指挥。要对配电网的调度实现在线监控,使其能够满足各种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交互以及其他应用需求。系统的规模应能满足10年间城区配电网的发展速度和各种扩展信息量的增加。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建设规划可以分两步走,即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第一步应首先完成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建设,主要有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当第一步基本功能完成以后,第二步的重点即为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扩展功能实现,主要包括信息交互、配电仿真、智能化应用等。具体的建设目标可参考以下:

(1)针对“盲调”问题,首先建设小型配电自动化的主站系统,对县域配电网的核心区域实现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覆盖。

(2)完成第一步的基本功能,即整个县域配电网的配电SCADA和馈线自动化,实现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和各种终端的无缝对接,达到三个目标,分别是故障的实时检测、故障线路的迅速隔离与非故障线路的迅速恢复供电。

(3)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要预留好各种标准接口,方便以后通过交互总线实现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产管理系统(PMS)的互通互联。

1.2 馈线自动化规划目标

馈线自动化的建设可以从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兼容性、设备的可靠性及实用性作为出发点。针对故障停电建立快速复电响应机制,从而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减小故障停电的影响范围。最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馈线自动化的结构应采用“集中型”模式,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能够对供电故障实现快速响应和隔离。对于配电线路的主要干线、支线以及容易发生故障的负荷侧,要采取分界开关自隔离的模式。

1.3 配电终端规划目标

针对县域配电的特点,配电终端的规划目标可根据以下进行:

(1)对于柱上自动化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应实现“遥信”、“遥测”、“遥控”功能,而对于用户分界开关达到“遥信”、“遥测”功能即可。

(2)处于自动化分段、联络位置的环网柜采用站所终端(DTU),实现"三遥”功能。

(3)配电变压器通过现有智能采集终端,实现“二遥”功能。

(4)对于某些因位置、环境等因素影响不能安装终端的配电设备,可以安装支持标准通信规约的故障指示器来实现最基本的“二遥”功能。

1.4 配电通信网络规划目标

配电通信网络的建设目的是要建成覆盖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分段开关、联络和分界开关的整体GPRS通信网络结构。其通信技术应当经济实用、先进成熟,能够满足后期扩展的配电用电需求。建设思想以配用电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为目标。

1.5 配网调控一体化规划目标

在配网调控一体化的规划目标中,应考虑单独成立配网调度,通过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监控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梳理配网运行监控、配电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设备停电等操作的业务处理流程,优化配网运行、检修、抢修等环节的业务配合流程,形成配网调度、生产、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环节的业务闭环管理流程。同时制定和完善智能配网运行、管理的调控一体化规章制度,明确组织架构与岗位分工,做到技术手段支撑与管理模式创新相结合,应能初步构建满足智能配电网要求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管理体系。

2 结论

本文针对县级区域的供电、用电特点,对其配電自动化的建设、改造、升级等工程提出了符合地方特点的建设目标。根据此目标,可使得项目的建设更具针对性、合理性,在有效完成智能配电自动化的同时,避免铺张浪费、不切实际等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波.浅谈县域配电自动化技术及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4):178-178.

[2]周卫峰.刍议县域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 2016(10):151-151.

[3]窦忠德.浅析县域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与配电[J].电子制作, 2015(1):88-88.

[4]韦俊韬.探讨如何选择县域配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案[J].通讯世界,2015(23):168-169.

猜你喜欢
馈线县域配电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变电站10KV馈线开关与线路开关的保护配合应注意的要点
基于新型材料的短波馈线实践
配网馈线接地定位及环供支线接地选线判据探讨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馈线自动化终端设备智能接入的研究
IP网络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