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强
水稻赤枯病又名缺钾症,俗称红苗病、锈稻、坐棵等,是水稻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是黑龙江省水稻近年来逐渐流行的生理性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和机插稻面积的扩大有加重趋势,严重影响水稻生产,流行年份一般减产5~10%,严重的达20%。赤枯病在水稻分蘖期容易发生,分蘖盛期达到发病高峰,会造成稻苗出叶慢、分蘖迟缓或不分蘖、根系发育不良等,引起僵苗不发,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阻碍。了解水稻赤枯病的发病症状、發生原因与防治方法,对促进水稻增产增收意义重大。
1发病症状
赤枯病多发生在连年绿肥施用过多和有机肥料施用过多的水田禾苗,因秧苗素质差或稻株体内钾含量不足,水稻分蘖初期时始发,受害植株发僵,分蘖少而小,叶片初期色浓绿带黑,叶尖色红,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逐渐发展成大小不等的赤褐色铁锈状斑点,严重时聚合成条状或斑块,稻株下部老叶尖端最先产生斑点,向下逐渐变成赤褐色,最后全叶枯死,下部老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5-7天不能生长片叶,严重者全株只有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望似火烧状。观察稻株根部黑根多、白根少甚至无白根。
2发生原因
2.1磷、钾、锌等营养元素缺少或不能被吸收利用。
2.1.1土壤缺钾。多发生在沙土田、漏水田,土壤本身有效钾含量低,无法满足水稻正常生长的需要,常在水稻栽后十几天开始发病,初期植株矮小,稻株叶片狭而软,叶色略绿,基部叶片自叶尖沿叶缘两侧向下逐渐变黄色或黄褐色,最后枯死,稻根呈暗褐色或黄褐色且短而细,根毛少且易脱落,根表皮层呈水浸状透明,并混有黑根、烂根。
2.1.2土壤缺锌。多数发生在秧田、砂田、冷浸田等,稻株新生叶和中下部叶都出现症状。新叶从中脉开始向外退绿,逐渐变黄变白,呈现两条白色条纹,且叶尖内卷;叶片中、下部出现密集褐色斑点,远看稻苗呈锈色。缺锌严重的稻苗明显矮化丛生,参差不齐,甚至成片枯萎死亡,根系呈裼色。
2.1.3土壤缺磷。多发生在红、黄壤冷水田。缺磷型稻株下部叶叶色变暗绿色,叶片细瘦且直立不披,呈卷曲折合状,缺磷严重的叶尖带紫色,远看稻苗暗绿中带灰紫色;根系呈灰白色,短而细。
2.2根系中毒。多发于通透性差、土质粘重或碱性大的“烂泥地”;长期积水的“深灌田”;根茬聚集多的地段;泥层厚、通气不良和施用过量未腐熟有机肥的田块,这些都易导致土壤中产生大量有毒还原性化学物质,如二价铁、硫化氢等毒害稻根,造成稻根窒息中毒。这类田稻株型矮小、分蘖少,茎节上生有气生根,叶尖先向下褪绿,叶片、叶鞘黄化,并长出红褐色黑斑,甚至腐烂。中毒型赤枯病症状主要从根系和土壤来判断,闻根系有一股臭味,特别是在高温干旱的天气,中午常见田里水中冒气泡;土壤踩下去冒泡,有一股臭味;拔秧苗时带土少,洗去泥土后黑根多,新白根少甚至没有。稻苗栽后难返青。
2.3低温诱发。多发生在水稻生长前期低温时间长或多阴雨天气,影响水稻根系发育,导致吸肥能力下降而发病,稻根弹性较差、软绵、白根少而细,稻株发育不良。山区冷浸田、深泥田或长期深灌,使土温偏低,土壤中缺氧,也易诱发赤枯病。低温条件下,植株上部嫩叶变成淡黄色,叶片上出现褐色针尖状病斑,下部老叶起初呈淡褐色或黄绿色,随后出现典型症状。
3防治措施
3.1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垡,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对常发病的地块,要因地制宜改良土壤,通过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通气性。
3.2合理施肥,平衡营养。忌单施氮肥,否则加重赤枯病发病。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宜结合翻耕,早施钾、磷、锌肥,提高基肥质量,亩施10~15kg氯化钾和1~2kg硫酸锌做基肥;秸秆还田的田块,最迟在插秧前10天耕翻,亩撒施生石灰50kg,促进秸秆腐烂分解。缺钾的地块,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0.5%—1%硫酸钾水溶液;缺锌的地块,可喷施0.2%—0.3%硫酸锌水溶液;缺磷地块,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一般每亩喷施40—50 kg。锌肥最好不要与磷肥同时施用。
3.3加强水浆管理,科学灌溉。实行浅水勤灌,减少水、肥渗漏,适时晒田,利于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促进根系生长。抽穗结实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高峰,不可缺水,以免影响颖花分化发育,应深水抽穗,浅水灌浆,湿润养籽。对施用有机质过多的发酵田块,应立即排水,亩施石膏2--3kg,及时露田、晒田;及时排掉低温阴雨期间温度较低的雨水,换灌温度较高的河水;已经发生赤枯病的田块,应立即搁田2—3天,然后再灌水正常管理,应浅灌勤灌,改善土壤通透性,并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硫酸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以利新根早发,加快病苗康复。
3.4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及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多复合发生,尤其是水稻生长中后期,采用农药混配技术进行复合防治效果不错。
(作者单位:155800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七作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