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教师与儿童学习生活之创想

2018-02-26 15:42王佳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儿童教师

【摘要】教育的进程无间歇可言,对儿童的教育亦无起始和终结之说。儿童教育是奠定一个人一生学习的根基,小学教师在儿童众多启蒙者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教师应该尽其所能地帮助儿童人格品性的成长和学业知识的积累。

【关键词】教师;儿童;学习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初出茅庐或者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收获尽可能多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知识,但是所有付出诚心、真意对待教育工作的老师,都可能会暴露在惨痛的挫折和失望心碎的风险下。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即使如此,徘徊、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中的教师们也不能忘记教育的本质。

一、温暖,呵护心灵

小学实践教育工作中,教室管理和教學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对儿童的教育渗透于每时每刻、贯穿在每个事件中。我们要相信,也有理由相信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的。

(一)温暖的“家”

1. 爱住心房

小学阶段来临时,儿童需要从心理上调节、适应学校的生活。通常状态下儿童们被动接受着这样的观念:要听老师的话,上课认真听讲,不可以不遵守规矩,等等。有些孩子一提到上学就会神经紧绷,不想去却又不得不去,对于学习自然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我们能使孩子们在入学第一天就感受到学校及教师温暖的关爱,就不会存在孩子们不愿意上学、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在这个方面,苏联的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给教师们树立了很好的示范。他在儿童入学前是这样做的:从儿童的人事档案中寻找他们的照片、了解他们的信息,给每个孩子写一封祝贺信,准备新生见面会,等等。他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教育者醉心于教育事业的美丽。正如他在书中所说:“要全心全意地爱儿童。为了这样地爱儿童,就需要向儿童学习应当如何表示这样的爱。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学日、每一堂课都看作是献给儿童的礼物。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次交往都应该使双方感到喜悦和快乐。”给予儿童充分的关爱,使孩子们爱上学校,是打开儿童通向知识的第一步。

2. 消除恐惧

想让儿童喜欢学校,爱上学习,有爱的温暖还不够。经验丰富的教师知道孩子们能安静地坐在教室中,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热爱学习,而真正的、很大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害怕。他们害怕挨骂、害怕被羞辱、怕丢脸、怕成绩不好、怕爸爸妈妈的愤怒,是不是只有儿童在教室里会恐惧?答案是否定的,不仅孩子们会害怕,就连教师也会害怕,教师害怕什么呢?他们害怕场面失控,害怕说话没人听,害怕不受爱戴,等等,所以大多数教室都被“恐惧”控制着,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下,无论教师还是儿童都无法爱上教室和学习,就如雷夫·艾斯奎斯所说:“不管是教导儿童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真正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氛围的建设离不开教室的管理,改善班风后各种寻常的挑战都能迎刃而解。消灭教室的恐惧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正是因为不简单才值得做。

3. 建立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而成的情感,我们要让儿童了解到信任是什么,更要让儿童知道“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建立信任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发生在生活中的小事可能有:儿童忘记带家庭作业,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勇敢地说实话,并且坚定地相信他;也许是儿童犯错误后的坦白,教师欣然的接受、肯定的鼓励等都是通往信任路上拾级而上的台阶。以信任取代恐惧,才会有益于儿童和教师的身心发展。

4. 言传身教

身为老师,一言一行都是儿童效仿的对象,时刻都不能忽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还需谨记:“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每天学习生活,老师们可以有成百上千个树立榜样的机会,遇到这样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好好把握。面对儿童,维持纪律时,老师可以严格但不能不公平,不公平的教师无法对儿童以身作则,遇到事情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比任何鼓励的话语都能温暖人心。教师这份难能可贵的工作在于教育孩子之前,自己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二)寻找真我

1. 明确认知

学校是儿童成长的平台,日常的学习生活不仅要引导儿童学业进步,还要促成他们的人格成长。人格的成长不能一蹴而就,首先要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

儿童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就是教室,教师和儿童是班级的主 体,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者普通,是班级的儿童。在小学,我们经常会看到班主任在教室时儿童静悄悄的,班主任不在教室时有些儿童便叽叽喳喳地说笑,更有甚者,看到老师回来后,会紧张地告诫大家“老师来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儿童害怕老师批评自己,害怕在同学面前丢脸,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师总是会说一些威胁他们的话语。很多教师认为这是使儿童安静下来的好方法,可这样教育和管理只会让儿童对教师一直恐惧,儿童的行为表现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正如雷夫·艾斯奎斯曾说:“我们要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有的教师时常以“奖赏”的方式管理儿童或以这种方式促进儿童学习。无论奖赏是什么,对儿童来说奖赏的确是良好行为的有力诱因。老师们都清楚要使儿童守规矩是全世界最难的事情之一,虽然奖赏的方式可以使儿童的表现令老师们满意,但这种满意只是一时的,当儿童获得一项奖赏后,就需要另外一项奖赏接替,否则,儿童达不到老师们的“期待”。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2. 坚持自己对事情有了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后,要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明白该如何做,坚持自己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管理中,儿童遵守规则是良好班风形成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儿童遵守规则,老师们会想出各种办法使儿童接受并严格执行,但有些班规似乎为了某种看似“和谐局面”而不那么地合乎逻辑,如果一味地强调儿童遵守这样的“规则”,可能导致儿童在以后人生路上一直坚守这样的“规则”。教会孩子守规则只是一小步,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如何处理行为界限和期待。通过教育,让孩子们知道了解规则的同时要把眼光放长远,人生有时没有规则可循,规则并不一定都是对的。

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体贴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是一种高尚的品行,帮助孩子们拥有这样的品行,可以让孩子们和谐、愉快地生活。要想让儿童形成这样的品行并非易事,口头传授的方式不能使儿童理解和接受,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率先垂范,或是从名著或电影中帮助他们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怀,在班级生活中让儿童感受这种情怀带来的美好。

在不断地学习中,教师要让儿童懂得行为准则的意义。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且奉行不悖才能更好地生活。行为准则包括在健全人格之内,它并不好教,因为它本身就无法讲述。教师可以以身边的榜样、新闻人物或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向孩子们一一介绍,让孩子们感悟行为准则的内涵。

二、知识,启迪智慧

课程设置是针对全体儿童,培养目标也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教师只遵照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那他所教的儿童大体会如出一辙,试想教师如果在学校教学标准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向孩子们传授更多的知识,挖掘儿童的潜能,那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对儿童来说也是很难能可贵的。

(一)引导式学习

所谓“引导式学习”,指的是教师在很多必要的教育教学方面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儿童获得更多的知识。

1. 阅读学习

“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让儿童了解和掌握丰富的知识是所有教师的心声,而教师传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阅读对儿童来说是一种行而有效的学习手段。如何使儿童对阅读产生兴趣,喜欢并爱上阅读?一是拜访“图书三馆”。所谓“图书三馆”,是指教室内的图书角、学校的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教室的图书角不用太大地方,但要保证书籍时常更新,儿童的书籍养料不会中断;校图书馆可以由老师带领孩子们查资料、阅读感兴趣的作品等;地方图书馆的藏书远超于班级和校图书馆,是引领孩子进入图书世界的最佳场所;去图书馆学习时可以在节假日采取各种方案执行。二是挑选合适的读物。教师为儿童挑选合适的阅读作品是有必要的,我们鼓励儿童热爱阅读,但在最初指导儿童阅讀学习时,出现不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反而会令儿童产生厌恶的情绪,久而久之,只会让儿童对阅读越来越抵触。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为儿童列一个书目名单,儿童可以从中任意挑选他们喜欢的读物。三是开办读书会。定期举办读书会,儿童可以就自己读过的任意书籍和大家分享,分享的内容由儿童自己决定。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予指导,儿童在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讨论交流。

2. 写作学习

写作是语言和心声的书面表达,教师想和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写作可以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尽管写作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好处,但写作对于儿童来说并不是一件感兴趣的事。想要孩子们热爱写作,一是保证句子的正确表达。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儿童的语言表达,让他们意识到语言正确流利的重要性。二是每周写循环日记。循环日记由班级所有学生共同完成。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轮流写循环日记,老师安排时间让儿童课后完成,每完成一篇教师要进行批改和点评,然后发回每个小组,再由下个学生接着写循环日记。三是每月写读书心得。儿童可以从老师给他们挑选的书单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四是“小小作家”。“小小作家”并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作家,而是一项培养儿童写作的教学计划,旨在调动儿童对写作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小小作家”计划只在学校实行,创作地点是教室,每周抽取固定的几节课给孩子们创作,而老师利用这几节课的时间轮流和几个儿童讨论他们的作品。同时在“小小作家”实行之初,将儿童分成学习小组,儿童利用课下或其他时间分享小组成员的故事并且互相改正错误。当儿童们的故事创作完结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儿童把作品存成电子稿,并在自己心仪的地方留出空白,他们可以自由创作各种图案作为插画使用。而书籍的装订可以由厂家执行或者由儿童在课堂上来装订。所有的步骤都完成之后,“小小作家”计划便圆满完成。

(二)联结式学习

所谓“联结式学习”,就是把所学的知识或自身的经验和周围世界产生联系,最后具有超越目前所拥有的思考能力。通过“联结式学习”,儿童可以在角色、情境和自我之间建立联系,并且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电影在现代生活中是休闲娱乐的象征,只有少部分教师偶尔在课堂中借用电影的片段辅助教学。但优秀的电影也可以作为良好的教学资源,“好的电影能建立孩子的品格,了解正确或错误决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并且启发他们,让他们就算是身处困境也能为信念挺身而出。”电影学习虽然可以对孩子们有深远的影响,但却不能占用学校的教学时间,所以利用课后时间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周末时间相对比较充足,这是电影学习的最佳时间段。对于电影学习,教师可以用班费购买优秀的电影光盘存放在班级图书馆,针对每部电影设计十几个问题,儿童想要借阅电影的同时也需要回答问题。每到周末之前,儿童就可以自由选择电影,向管理员登记后,领到光盘和问题。儿童观赏之后需要在新的一周的第一天把光盘和问题交上来。当然也要奖惩分明,要让孩子知道借光盘回家是一种资格,而不是理所当然的权利。不过,作为老师也要注意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道德观,所以执行电影辅助教学一定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

三、结语

儿童成长是一个永恒的、发展的、变化的论题,教师与儿童更是永远不可能分割的教育活动要素。每当看到“教师”“儿童”“学校”这样的字样就会让人联想到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在少数,教师们应为孩子们开辟另外一片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们要正视品格、注重勤勉、推崇谦逊,而且要无条件地相互扶持。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不断地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缘何如此呢?只因我们是——教师。

参考文献

[1](苏)阿莫纳什维利. 孩子们,你们好!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美)雷夫·艾斯奎斯. 第56 号教室的奇迹[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佳,女,1992 年生,辽宁大连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儿童教师
最美教师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留守儿童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