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人才职业情感态度培养实践探索

2018-02-26 15:29雷英杨清叶
科技视界 2017年36期
关键词:老年护理探索

雷英+杨清叶

【摘 要】在调研中发现,在老年护理服务领域工作的多为40-50岁未经过专门培训的家庭妇女,年轻学生少有愿意进入这个领域的,即使进入,也很快转入其他行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是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關键词】老年护理;情感态度培养;探索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巨大人口挑战,加快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护理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为出发点,2015年护理专业开始招收老年护理方向班。

为了解老年服务机构对从业人员的需求状况,确定我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在大同、朔州地区组织了一次调研,调查对象涉及4家医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家养老院。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健康康复服务、身心照料需求增加。但在医院老年病房或社会养老机构服务的年轻学生流失率很高。只有愿意服务于康养产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才有用武之地。所以说,在老年护理这一行业,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比知识技能更重要。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培养成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此,我们试图摸索出一条有效的培养路径。

1 确定培养目标

(1)了解老年护理人才的社会需求,认识老年护理工作的社会价值,具有为养老事业奉献的精神和情怀;

(2)熟悉老年人的心理和生活规律,具备与老年人有效沟通的能力,能够倾听、认同老年人的倾述,并给以老年人更多的情感慰籍;

(3)能够快速适应老年护理工作环境,并能为老年人提供富有爱心和耐心的优质服务;

(4)热爱老年护理工作,弘扬工匠精神,具有大局意识、合作精神;

(5)具有较为稳定的职业思想。

2 培养对象

在我校2015级2个、2016级2个老年护理方向班级中,各选取1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照班。在实验班施行新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在对照班施行原有人才培养方案。

3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为了能检验培养效果,同时对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感态度养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老年护理教学环节,分别制定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情感态度评价标准,详细指标及权重如下:

4 养老护理人才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培养实践

4.1 集中宣讲,激发热情

对老年护理方向的学生,每学期组织一次集中宣讲。通过向学生展示国家统计数据,传达国家文件精神,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现状,国家解决老龄化突出问题的方针、政策,以及养老服务业的蓬勃兴起,老年护理人才的严重不足,国家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支持等等内容。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养老服务业属于朝阳产业,有光明的就业前景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紧缺的康养技能型人才,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社会事业。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能养家糊口,而是能使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精彩。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养老服务业的热情。

4.2 德育教学,认识提高

充分发挥德育课堂主阵地作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建党建国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及今后我国的发展规划及前景,引今据典,引导学生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认识自己面临的时代和挑战,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这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遇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这将关系到人生的意义及价值。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职业的认识程度逐渐提高,对爱岗敬业的理解更加深刻,老年护理职业思想更加稳定。

表2 生产实践学生情感态度评价表

注:综合得分=学生评价分值×20%+教师评价分值×20%+机构评价分值×60%;在学校实训教学中进行评价时,由于没有机构参与,综合得分=学生评价分值×50%+教师评价分值×50%

4.3 课堂渗透,德技并进

4.3.1 理论教学,学习中认同

对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主要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互通看法,以组别进行竞答,取长补短,拓宽视野,加深理解和记忆。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激发学生自觉思考、自觉探索的兴趣,也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对老年护理这份职业的逐步认同。

4.3.2 实训教学,感知中提升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把教学内容整合为教学项目或模拟教学案例,在设计中融入情感态度培养环节。无论是项目教学还是模拟教学,按照任务安排学生分组训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虽然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但引导学生按真实的任务来完成,发扬工匠精神,反复训练,精益求精。任务完成自然衔接,动作轻稳娴熟,表情自然亲切,团队合作和谐默契。经过评价未达标者,延时训练,直至达标。

4.3.3 实践教学,领悟中升华

对于2015级实验班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分别把第四学期的第七周和第十四周确定为见习周。当学校教学进行到第七、十四周时,安排学生进入医院的老年病房或养老机构进行实践见习。学生的见习按组别分布在不同的岗位上,如接待、引导岗位,生活照料岗位,医疗护理岗位,临终关怀岗位等。每组岗位都指定有机构专门的带教老师,不仅从技术层面给予指导,从情感态度上也起到了感染和垂范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和老人们近距离的接触中,也深切地触碰到了老人们期盼的目光,感受到了老人们寂寞的心理,以及寻求关注及减轻痛苦的渴望。在这短暂的两周见习中,学生在养老服务的真实环境中逐渐体会到了老年护理工作的意义,自己肩负的重任,该有的精神。每次见习结束时都要以组为单位,由带教老师牵头组织座谈讨论会,畅谈各自的收获和遗憾。根据工作时的表现及对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等,对每位学生的情感态度做出评价。

对于2016级实验班学生,第二学期在校学习的内容属专业基础课,养老服务能力还没有完全具备,故只安排一天时间在养老机构进行参观和自愿者服务,主要以生活服务为主,如打扫卫生、换洗衣服和床单被套、洗头洗脚、喂饭等。一天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养老服务的内容、工作环境及老年人的主要需求,使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从理论的层面逐渐向责任和精神的层面过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校和机构各派四名工作人员对学生的自愿服务进行组织、引导、评价,从而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4.4 情感态度培养效果比较

实验班、对照班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不同教学环节中情感态度评价结果进行累加,求出平均值,即为学生情感态度得分。得分高于等于9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2015级还是2016级,实验班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都高于对照班,不合格率也低于对照班。实验班评价结果主要集中在優秀和良好上,对照班主要集中于良好和合格上。2015级的优秀率和合格率略高于2016级,这可能和2015级接触了大量的专业课有关。上述监察数据显示,新人才方案的实施有利于老年护理人才情感态度培养。

5 讨论

5.1 培养方法有效可行

本研究通过区域社会需求调研,确立了中职老年护理人才在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以实验班学生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集中宣讲、基础课和专业课堂渗透、活动或实践中体验等教育路径,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稳定老年护理职业思想,具备为康养事业贡献力量的职业情怀等教育目标初步实现,特别是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见习和自愿者服务,学生基本规范轻稳的操作,礼貌周到的服务,给机构和老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已有两家医院,三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家养老院主动到学校要求签订实习和就业协议。

5.2 存在的问题

(1)这一轮实验没有实验班学生自己对课程体系、评价指标与方法、教育教学方法等满意度的相关调查,只是从实验者的角度收集数据,缺乏对被试主观感受的关注。

(2)虽然学生的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明显提升,也有不少单位愿意接收学生就业,但由于课题研究周期短,两届学生均为毕业,毕业后是否能如约前去就业,或者就业后能否稳定在养老护理领域,还没有得到实践的验证。

猜你喜欢
老年护理探索
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高校护生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的探讨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高职护理专业老年人生活护理之“协助老人换乘轮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