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大学就提出办学宗旨是给大学生提供安全且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英国提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骨髓中充满未来思想和未来意识的人”和“世界一流创新人才”;日本提出教育是成为“打开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大门的钥匙”。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专门在《光明日报》撰文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刘蕾[1]以学科竞赛的作用阐述了创新能力培养;李青[2]浅析了校企合作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包艳[3]从工科的角度论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刘旭辉[4]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周建明等[5]从剑桥大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所有这些论述和研究,都强调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和外部动力。
诚然外部环境的推动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学生主观意愿的需要才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本文将基于学生的内动力探索和研究创新驱动的大学生培养模式。目前,大学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式”课堂为主,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快捷系统地接受相关专业知识。我们确实也需要给学生建立一个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快速通道,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大学课程划分越来越细化,在一门课程中接触的内容越来越专业,如不能建立相互间的联系,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系统越来越碎片化。再是课堂教学往往止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理论与实践、已有理论与前沿问题的结合,这些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易更主动地参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课程设置应遵循“总—分—总”的模式。首先要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专业发展的路径;然后是明了为实现专业规划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再就是要讲明白所学习的基础理论如何服务于专业目标,这就要注意破除各专业课程间的壁垒,去“碎片化”。其实,每个专业都会在导论中明确告诉学生本专业的概要,在培养计划中也指明了相应的专业课程,也就是说,各高校扎实完成了“总—分—总”中的前两步,但第三步往往不深入。其实,创新能力的培养落脚点恰恰在第三步。显然,这不能仅靠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来完成,需要一种有效的手段或一些合适的课程来糅合。
典型的一种探索是借用研究生培养经验,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研究项目。其实,这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学生的理论储备不一定适合老师的项目要求,二是现在高校师生比等方面的原因,充其量也只能一小部分学生有这样的机会。再就是高校里设立的针对学生的一些创新项目,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完成质量普遍不高,同时参与率也不高。因此,基于知识综合运用的一些创新型的竞赛受到大学生的追捧。比如,“挑战杯”、各种级别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等。这些竞赛契合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体系和能力层次,使他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创新潜能。为了迎合这些竞赛,对应的培训课程完美地架起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桥梁。因此,将这些培训课程融合到课程设置中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现在很多大学课程不接地气,理论性太强,而且知识碎片化。比如面向全校的公共课,如公共英语,学生学了这多么年的英语,专业文献还是看不懂,各个专业就又催生一门课——专业英语,其实这个完全可以融入平时英语课程,而不必单独形成一门课。再如数学,细化成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生学完后还是一脸茫然。其实各个专业里的专业课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进而形成创新能力。比如,线性代数里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内容联系着数学软件中的计算方法、矩阵论中Per⁃ron-Frobenius定理,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排序问题,如google搜索引擎、层次分析法、球赛中球队的排名等,平常教学中只是介绍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相关理论及计算,从不将该知识向应用拓展,向最新的工具延伸,这就导致了多门独立课程的开设,而且最终还不能将这些知识连成体系。如果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基本理论介绍完后,让学生去探寻这方面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就可以将上面的内容全部串起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线性方程组,如果与量纲分析的内容相联系,就能在很多物理问题中减少参数的个数,进而简化问题。如果教学多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延伸任务,就越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的作用。目前,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基本上是试卷考试,这种方式鼓励了记忆和对一些成熟方法的机械操作,起不到鼓励学生创新作用。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其积极作用。因此,在此基础上研究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鼓励创新能力的展示,显然是有益的。比如,学生的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对应的奖项也可以作为学业成绩的认定。
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动态的,如基本理论的介绍部分,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年代,刻意设障,让学生去摸索已有理论的形成过程显然是不可取的,此时,老师应该带领学生透彻领悟相应的专业理论。但随着学生知识储备、能力的增长,教师应该实时抛出问题,此时学生应该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从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中提取合适的工具,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在如此螺旋反复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此,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何将知识转换成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获得感和前进的动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积极探索。这要求老师不能仅仅教授课程的理论体系,还要将该课程置于专业体系之中,教会学生领悟对应课程与整个专业体系。老师要始终活跃在理论前沿、理论应用的第一线,及时把握该课程的理论前沿动态和最新的应用领域。